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变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手段与教育教学逐渐融合。信息化教学颠覆传统,翻转课堂,增加知识的感官体验,易于实现课堂整合,并使教学效果评价面向过程。这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 一言堂 协作学习 课程整合 教学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47-02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布,传统课堂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信息化教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又会带来怎样的课堂变革?下面我们简单的来谈一谈。
一、信息化教学的概念
通俗来说,信息化教学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借助现代媒体、网络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等来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信息化教学强调利用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各种技术,来增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等,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信息化教学不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着传统教学无法取代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学引发的课堂变革
1.颠覆传统,翻转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课,课后布置作业,使学生通过完成家庭作业来巩固所学内容。然而,由于一节课通常只有45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这样的课堂往往气氛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缺乏,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学生在完成课后学习任务时,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与同学的帮助,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通常会有很大的挫败感,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消化吸收。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而课堂上的任务则是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彼此间的交流互动来完成对知识的消化与运用[2]。比如,教师提前把课堂上要讲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在课前通过学习平台或其他交流软件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自行观看视频来学习相关知识。到了课堂上,教师统计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辅导。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使学习的过程变得更简单,更有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因此,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它不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增加感官体验,让学习看得见、摸得着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板书为主,教师只需要一只粉笔、一本教科书,就能讲好一堂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感官体验十分有限,僅仅通过文字的描述、书本上的图片、以及教师的语言去联想知识,而难以获得直观的体验。更别说亲身实践和感受,学生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用生动的图片、动画或者视频来代替枯燥的文字。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图片、视频和动画获得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举个简单的例子:当讲解孕妇羊水穿刺检查时,仅仅通过文字的介绍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可能无法很好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个羊水穿刺过程的小动画,并在播放的同时辅以讲解。学生通过“看+听”,就能很好的理解并记住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另外,VR技术的应用又解决了学生实战机会少的难题。通过这种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置身于虚拟环境当中,如同身临其境般,在虚拟空间里进行可视化操作。让学生不仅看得见,而且摸得着。这种虚拟仿真技术对学生尤其是那些实践存在一定危险性学生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相比抽象、空洞的说教,亲身的体验更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3.摒弃“一言堂”,让学生“动”起来
当前,很多学校仍然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只是被强制灌输知识的对象,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首先,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热情缺乏,因而学习效率不高;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再次,也是最严重的,即便学生在课堂上硬生生记住了大量的知识,却难以有效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变成了所谓的“书呆子”。
信息化教学强调的是合作学习,以“问题解决”作为课堂的主要任务[3]。在相关的情境中教授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技能。因此,信息化课堂应当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互教互学的平台。比如: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向学生发布任务,学生通过讨论,并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攻坚克难。又比如,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上台进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以后更好的进入工作岗位做准备。而其他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表演过程,吸取经验并找出不足,不断完善自己。课堂由“知识课堂”转变成“活动课堂”。在这样的新型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能力,真正体现做中学、玩中学,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4.突破单一,实现课程整合
目前学校各专业课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且专业课之间的知识点也是相互联系的。然而,多年以来,我国实行的分科式教学,把完整的知识分割成了不同的知识领域。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只重视自己的学科,甚至是只注重学科中的某一个章节,对书本上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知识或认为“不重要”的知识草草带过。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碎片,难以进行知识的融汇贯通。即便教师注重学科间的联系,由于专业不同,知识面相对局限,也只能是浅尝辄止,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课堂整合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比如,在实践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连线企业专家,让专家给学生示范操作或通过观看学生的操作过程给予指导和改正。又比如,当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与另外一门专业课联系密切,而授课教师能够讲解的有限时,可以把专业课教师请进课堂,为学生释疑解惑。通过教师讲解和师生问答,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使本门课程的学习更加的轻松、高效。
5.打破常规,教学效果评价面向过程
在过去,一堂课上完的效果如何,往往只能通过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者阶段性的考试成绩来体现。当然,考试成绩是评价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它能直接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但这种基于结果的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缺陷。考试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在某一个知识点上掌握的较好,同样,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可能存在短板。而由于考试题目涉及到的范围有限,教师很难判断出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教学效果评价是“总体”的,而非“具体”的,侧重的是评价学习结果。
革新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带来了一种基于全面、面向过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首先,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成绩,而是学生的综合、整体的表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光发亮。其次,教学效果评价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任务中的表现,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能力上是否有所提高等等。比如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平台设置抢答活动、让学生上台演练、操作等。 这样的评价是镶嵌在每一个课堂任务之中,自然形成并且贯穿始终的。评价方式与整个学习过程密切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有利于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之,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它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不等于传统课堂要被完全摒弃,就像我们选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但仍然不能忽视板书的重要性。我们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仍然要承认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变革,首先是对传统课堂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后才是融入新的技术和理念。而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完善教学,推进教育信息化,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应是所有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邱媛媛.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运用,知识窗:教师版2017(12):84
[2]徐晓晓.以“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为例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医药,2017(2):58
[3]秦亚兰.分层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85-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