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跨领域比较教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跨领域比较教学法既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发现事物的本质,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文章主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跨领域;比较教学法;写作能力
  作家在作品中都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写作主题,教师也会运用比较的方法为教学服务。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愈会比较,就愈有益处。传统的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将不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纵横、正反等对比,找出比较对象相似或不同之处,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掌握的教学方法。但是,笔者所运用的跨领域比较教学法,是将语文知识与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比较,这样既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把各学科知识有机融人课堂,超越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将多领域的知识在一起比较,最终为语文教学服务。这也更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即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通过比较教学法,学会甄别
  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能发展。例如,在教学“名著推荐——《西游记》”时,笔者调查了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情况:大部分学生只看过电视剧,只有少数学生看过原著,更少数的学生既看过电视剧,又看过原著。因此,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比较电视剧和阅读原著的优、缺点,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调查详情如下表所示。
  通过比较,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虽然电视剧与原著都有故事情节、人物语言等,但是各方面差别都很大。虽然阅读原著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它既能了解更多情节,又能深入揣摩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点,吸收作品中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更能培養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有更多的提升。阅读与影视的比较,让学生更能明辨是非,鉴别优劣,发现阅读的益处。
  二、通过比较教学法,激发兴趣
  卢梭在《爱弥尔》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例如,在教学《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时,作者写道: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这句话言简意赅,但是学生却不容易理解。为此,笔者特意查了“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即使这样,学生也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文学。为了让学生明白语言文字与文学的差异,笔者启发学生思考:普通事物和艺术照片之间有什么差异?艺术照片是被照事物通过摄影师的独特眼光拍下,让普通景物更形象、更有美感。这样的照片是艺术。艺术的原体——语言文字、普通事物都是客观现实。通过比较,学生懂得语言文字与文学的不同,文学比语言文字更生动、更优美,文学是艺术。
  语文知识的教学与摄影艺术的比较,既让教学浅显易懂,又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作品的鉴赏,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
  三、通过比较教学法,发现主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通过白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例如,在教学《核舟记》这篇课文时,课前笔者让学生先自学课文,然后根据内容画出核舟、人和物。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出示自己的画作,并说说自己作画时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核舟的窗户上写那么多的字有些困难;有的学生说:核舟船头要画三个人物有点拥挤……接着,笔者让学生找出核舟的原材料——“长曾不盈寸”的桃核,又让学生找出桃核上刻的内容:五个人、八扇窗户;竹篷、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的篆字,刻的字共三十四个。最后,笔者让学生将纸上的画与“长曾不盈寸”的桃核比较,学生无不惊叹我国古代微雕技艺的高超。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欣赏出核舟上的人和物都雕刻得细致逼真、栩栩如生,核舟确实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惊叹雕刻者“技亦灵怪矣哉”!比较让学生理解了文章主旨,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
  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比较,既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传神,又让学生更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为华夏文化魅力而感到自豪。
  四、通过比较教学法,提升能力
  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笔者经常和学生说,写议论文就如同做几何证明题。观点就是证明题的结论,论证的过程就是将几何题给的已知条件合理地运用到证明的过程中,已知条件就是举例论证,公理就是道理论证。论证的过程要合理严谨,步步为证明观点服务。写作教学与数学知识的比较,让语文教学更简单,让偏爱理科的学生也能写出议论文。
  语文教学中跨领域比较法的运用,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课文,学会分析鉴赏,更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拓展知识面,相信学生在比较教学中会开出“别样的红花”。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