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神废墟上的诗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66-01
  安塞姆·基弗一个伟大的艺术家,1945年出身在德国,他在这个国家最绝望、萧条的气氛中出生与成长。他的作品正是他借以传达“我所感受到的人类世界”的媒介,沧桑、灰暗、坎坷、荒凉,因此被誉为“德国精神废墟上的诗人”。他作品最大的特征就是质地粗糙的材质感与粗野随性的笔触,作品义涵上有强烈的存在的原始性,更提及国家的历史、传统与定位,在充满象征性的符号中,常被认为是在提及和纳粹时期有关的事物,然而却无法从中判断他对纳粹的看法和态度,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无论如何,我认为这都是观者在定位一位艺术家的历史意义而加诸于他的看法,纯粹就画面中的表现方法,他掌控材质与个人情感间的节奏是绝对动人的。
  基弗在作品的创作中利用各种材料的形式语言来表现主题,包括使用油彩、泥土、铅、石头、模型、照片、版画、沙子、稻草、虫胶和各种有机材料。在和这些作品对视时观者完全会被他的作品吞噬会感到压迫和威胁,甚至你全身的血液会随之沸腾,也许这就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征服观众的最有力的感受。在我们的全国美展和学院大多数作品展中能感受到的就是每个艺术家都在炫耀画技,绘画人物让人感受到的是粉脂气,风景就是些摄影的糖水片;缺乏精神思想支撑的艺术品就好像美颜相机拍出来的图片,当面对真人的时候相去甚远。艺术家的作品是受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决定什么样的作品。基弗的作品为什么会有史诗般的震撼,因为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成长环境不同,在我看来这就是艺术家的底气。
  基弗他出生在国家战败、分裂的时期,他的作品带着一股引领人们去思考“为何而战?”的企图,同时也殷切地期盼着能够藉此唤起大众的民族性。他的创作不受限制,媒材融合油彩、泥土、石头、铁与各种自然物或有机材料,甚至曾将一艘直升机的螺旋桨拆卸后作为作品的一部份。他搜集因战争而留下的废弃残物(如:钢铁废材、铅等金属物)作为作品的基底材。那些复杂而又充满故事性的材料,不只构成一件作品丰富的肌理,而是材料本身也具有它独特的语汇,创作者因感悟到材质本身承载的意义,透过创作形式来达成双向的沟通。他暗灰的金属色,也许乍看之下会感到压迫和威胁,却也是一个艺术家面对过历史伤痛后的真实产物。安塞姆·基弗以其正视历史的精神力量,填补了在这段时间中受伤的心灵。基弗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之称谓,其画无论创作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得当,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
  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用绘画来表述和定义德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是艺术家基弗进行创作的初衷,这使基弗被视作“德国罪行的考古学家”。但他是一位没有政治野心的艺术家,他善于观察和思考,从不用艺术去哗众取宠,在创作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基弗的工作方式私密、缓慢,难以言喻地艰深。他说:“我读很多、写很多,我画画……没有病假,不会罢工。我不是明星,我待在家中创作。废墟是二战后德国人司空见惯的真实场景,废墟成为战争给社会造成破坏的最有冲击力的视觉体验。战后的文学界出现“废墟文学”,成为德国文化中与反省并置的另一个重要的精神背景。这也是解读基弗作品的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线索。基弗虽未经历二战,但他成长于“废墟文化”。在谈话录中,基弗提及了他童年在炸弹坑里玩耍的经历:“在我长大的地方有许多弹坑。孩子们看待它们,觉得和别的东西一样真实。”诸如此类的经历,无疑对他日后创作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一方面,在基弗作品中出现的风景大多都是废墟和荒芜之地;另一方面,古代文明废墟是基弗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基弗作品的外观沧桑灰暗,肌理斑驳艰涩,里面暗藏了伤痛的回忆与战后的德国文化。
  废墟式表现语言,在1974年“土地系列”之后,基弗的作品风格趋向成熟。“土地系列”是基弗艺术中“废墟语言”形成的母体。1980年初,基弗开始尝试以建筑为母题的创作。他上世纪80年代作品中的建筑原型,多为纳粹建筑师设计的建筑模型或是已经被毁灭的建筑图片。古代文明的废墟与现代工业废墟相重叠。基弗于1991-1993年到墨西哥、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地旅行。1996年以后,基弗创作了一系列关于描绘文明遗迹的作品,和那些被毁灭的纳粹建筑相比,这些建筑是真正的废墟,它们本身烙有时间流逝的痕迹。这一刻,永恒和瞬间、高贵和卑微、经典和平庸之间的界限在基弗作品废墟似的表面被模糊,观者获得了更广阔的思考。
  在材料的运用语言上基弗毋庸置疑是个绝对的高手,对绘画及装置艺术的本体语言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他的作品大量的运用油彩、钢铁、灰烬、感光乳胶剂、石头、照片、稻草、柏油等综合材料来作画。但他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是一位尊重艺术本体语言的艺术家。基弗在创作中已经不拘于艺术家的个体经验,他所关注的视野非常广博,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命运是他思考的核心,这在以消解宏大叙事性为特征的后现代艺术的大潮中显得弥足珍贵。
  在精神性上基弗就是个虔诚的信徒,在大学时代学习法律期间,去法国里昂近郊拉图斯特参观了拉图雷特修道院——它是由法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设计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基弗深受感动并评价道:“我发现了混凝土的精神性——用泥土去塑造一個象征,一个关于想像和精神性世界的象征。他试图在地上建造天堂——这是一个古老的悖论。”基弗对铅这种材料非常喜爱,为此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买下了科隆大教堂的屋顶。他说自己使用铅还有一个观念上的原因:铅是液态的元素。与此相反,混凝土则暗喻了坚固脆弱的东西。他研究后发现,铅的内部是流动的,它的分子趋于不稳定,这和他的观念相符。早年的经历奠定了他在创作中无视材料本身的卑微与高贵,他擅长赋予平凡的事物以精神性。以这样的创作方式造就的作品,给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又饱含了诗意。这也许就是我们东方精神所讲的化腐朽为神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