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就是主人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阅读占据白话文阅读的半壁江山,在高考中也成为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小说阅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不少老师在现在仍然采取传统的硬性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不能帮助同学们理解曲折生动的小说情节,反而容易使学生对老师的课程产生厌倦心理。而如果选择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幻想自己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从而进行情景代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其产生的小说学习的浓厚兴趣,还能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关键词】中学;小说教学;换位思考;情景代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11-02
随着高考语文的改革,可以看得出国家对国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小说是我国众多文化瑰宝的重要一部分,也是非常深入难懂的文章载体形式。
主人公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寻找主人公?
主人公是小说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着力刻画的在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的矛盾突出和主要情节都是围绕主人公展开的,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和活动,也是围绕着主人公和其活动展开,对主人公起到一定的映衬作用,能更好的突出其形象和性格特征。
一、换位思考自己就是主人公的初步尝试
既然要将自己想象成主人公。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要结合当时小说所处的环境,这又有时代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分。不仅要关注文章中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环境,更要注意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其次,要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想要做到这一点,自然就需要熟读文章内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指这个道理。作为老师,要在这方面对学生实施一定的帮助和引导作用,具体的做法可以通过播放视屏,音频等方法助学生快速进入背景状态,从而达到我们本身的教学目的。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多次引导,理清小说层次之后,才能更全面的理解小说,对学生进行接下来的人物代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老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让学生成为整个活动进行的主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小说是一门艺术,小说的功能和语言同时也具有艺术性的特点,品味小说则需要学生自己去领悟,这个过程老师是无法代替的。要注意的是,必须紧抓对文章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培养对词句的敏感度,小说不同于严谨的科技文,论述文,它的用词是非常有讲究的,有时候一个词语,它包含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并不仅仅局限于你现在所理解的表面意思,而是会有更深刻的比喻义,象征意,指代意,必须深刻挖掘出这个词语背后的含义,才能准确的抓住作者的思想。
二、关于阅读过程中主人公心理世界的探索
对于人物形象的解读,仅仅依靠表面故事远远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深度,想要顺利完成自己就是主人公的人物替代,就必须进行源于文章又高于文章的深刻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性格特点的分析,找出主人公与次要人物的明显性格矛盾点,从中捕获,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对话: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門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从这一段对话,有心人都能体会的到在当时那个黑暗,颠倒黑白的社会背景之下,作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小人物,祥林嫂内心的忧郁和自卑跃然纸上,尽管如此,她卑微的活着,仍然屡遭不幸,走投无路,最终在一个人人欢聚的团圆之夜悲惨凄凉的死去。这是这个环境对人物的刻画所产生的影响,但结合文章全局来看,祥林嫂本身是一个善良,勤劳,朴实的积极的人物形象,只是利用她这一形象与最终的结果产生鲜明的对比,从而达到传递作者内心的感情倾向的效果,让整篇文章的语言透漏着情感,使主人公成为作者的载体,领悟了主人公,就等于领悟了作者。
三、教学过程中实用的传授方法
作为教师,教授课业也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支持,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三尺讲堂和一方黑板。多媒体早已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学生的阅读,老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采用音频,视频,ppt等方式,将普通的文字转换成画面和音乐,用另一种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抛却传统的课本教育,引入崭新的方式方法,能达到使人耳目一新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和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小说又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小小说之分,在对部分小说进行阅读的时候,由于课本收入的小说大部分都是长篇小说的截取部分,单单阅读这孤立的一段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在有机会有条件的情况下,读取该小说部分的上下文,这样有助于我们理清整个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也即小说的六要素,在一切工作做完之后,带领学生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归纳小说的主旨大意,由此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参悟透其中的深刻含义,课堂的教学是否真正达到我们本来的预想。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由此调动学生的亲身体会,帮助他们在想象自己就是文章的主人公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作者塑造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是从知,情,意,行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或善恶,或美丑的直接刻画,至于学生是否能从字里行间里参悟透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在于老师的引导能力了。而在文学作品对人物性格的描写过程中,不得不为人物赋予一定的思想感情,才能使其在纸面上活跃出来,而主人公则是作者倾入心血的灵魂凝聚所在,在某些方面极大的代表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就是作者本人的原型所幻化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拿捏住小说的主人公,就等于拿捏住作者的头脑,对这一篇文章的阅读,基本上也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鲁迅作品《祝福》.
[2]王荣生.《小说阅读教什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