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向课改说“NO”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作为一项连续的、艰巨的、永恒的心灵工程,它的成败决定着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不断改革是教育永不腿色的源泉。新的教育理念富于了新世纪的教育于新的活力。课改脱胎换骨,由课内辐射到课外,由学校走向生活,情境化的氛围更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激起他们油然而生的挑战欲望。
  关键词:课改 说“NO”
  一直以来,在课改中摸索前行,倍感困惑。在有幸亲临课改典范学校的课堂之后,堆积已久的困惑变得洋洋洒洒……沐浴着课改的阳光,怀揣着满心的期待,我整装上路了。在“如饥似渴的看,迫不及待地听,滔滔不绝的追问,自我又现实地反思”后,我情不自禁地领悟到了“教师在课改中做到 ‘NO’尤为重要”。说到“NO”,人们更多牵绊的是 “否定”、“推委”、“拒绝”,甚至“逃避”……其实不然,如果你自信大胆地赋予“NO”于奇迹般的活力,那课改将大放异彩!
  一、不“忘恩于传统精髓”
  无论是“绿树成荫,文化底蕴丰厚”的扬州中学,还是践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典范洋思中学,或是力挺“自主学习 ”的杜郎口中学,撑起他们独具魅力特色的都是学校全方位营造着的浓厚传统育人氛围。步入他们洁净的校园,最先领略到的莫过于那“ 一墙一壁,一角一落,一草一木,一字一句”中闪烁着的“养好习惯、端正做人品质、抓实书写”等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光芒。可见,“咬定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精髓不放”必定是课改成败的关键。
  二、不“复制照搬”
  翻开教育史的经典篇章,没有哪一种“教育教学模式”适合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孩子。就因为如此,扬州中学才会因“文化底蕴的丰厚”而扬名;洋思中学才会在践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发展壮大;杜郎口中学才会乘着 “自主学习 ”的翅膀越飞越高……一句话,复制照搬只是死路一条,在因材施教中创造性地借鉴才是课改之花常开不败的源泉。
  三、不“把课改模式化”
  课改必须有模可行,却又不能被模式化,否则师生终将成为笼中之鸟,被规范在狭隘的空间里,收缩在不变的主题中。所以教师要“在课改中课改,要在每一个40分钟里创造‘不一样’的奇迹,要不断在自我肯定中自我否定,在自我粉碎中自我重整”,这样课改才能常改常新,孩子们才能在发展中拥抱自信,收获希望。
  四、不“吝啬情感投资”
  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每一间教室,在“尊重、民主、平等、温馨、和谐、自主”的氛圍中,师生们你中有我,我只有你,孩子们阳光快乐,在自信中独立探究、合作突围、展示互动,真正做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 的确,如今的课改脱胎换骨,由课内辐射到课外,由学校走向生活,由知识的需要迈向了心灵的净化,要走好这条极富艰辛的课改之路还得依赖于教师永不腿色的感情投资。因为只有感情投资才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激起他们油然而生的挑战欲望。
  五、不“急于求成”
  追寻国内外犹如“哈佛”、“清华”等名校的发展史,他们经历课改风雨的时间并非三年五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更何况课改是实现长远而宏大的教育目标的永恒主题,它的成败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决定着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它作为一项长期的、连续的、艰巨的心灵工程,需要教师的全心付出、倾心蕴育、耐心等待。它不象股市,见好就收,而是要乘热打铁,乘风破浪,超凡脱俗。正如“冰动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样,要使课改卓有成效,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把课改释解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把握时机,着眼实处,点点滴滴地积累、再积累,升华、再升华,坚持、再坚持,才能实现课改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成就每个孩子的终生发展。
  六、不“忘怀反思”
  昨天,杜郎口中学火了;今天,杜郎口中学还在因与昨天不一样火着;明天,杜郎口中学将因与今天不一样而火着……杜郎口中学之所以天天改,天天变,天天火,那是因为他们从实践中得到确认:只有不断提高对过去课改的回头率,才能在自我蜕变中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课改天地。显然,反思无疑是在课改中进行课改的一面明镜。
  七、不“怕投机取巧”
  亲临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每一个40分钟里都洋溢着教师不失时机的“见缝插针,投机取巧”。的确,由于孩子间存在着性格、认知水平、发展变化等差异,又由于一件刻骨铭心的教育生成之事足以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又由于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不径相同,又由于孩子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时期……所以,教师必须在客观、及时、全面、持续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心理需求,知识状况等基础上因人、因事、因时、因情境而“面不改色、胸有成竹” 地 “见缝插针,投机取巧” ,以让孩子们在“自主·自信”的发展阵地中有声有色地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而“课改”则是教育发展的不败的源泉。这条路虽然荆棘丛生,困难重重,却不断赢得教育人的挑战之心,因为它犹如一杯红酒,将在品酒人的情感滋润中越陈越醇。我们要坚定课改的信念,真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和发展,这才是为师的责任。其实,为师的只要坦然做到“NO”,就无愧于每个在灵动中蜕变的孩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7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