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俱乐部教学模式愈发适应高校羽毛球教学,但是依旧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本文基于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希望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 羽毛球俱乐部 教学模式
  羽毛球是非常受高校学生青睐的一种体育项目,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然而,当下许多高校羽毛球教学中依旧会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训练”的授课模式,影响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而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提升他们自主学习效果,强化该种教学模式应用的专项教学意义重大。[1]
  一、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
  在开展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的,但是他们的身体素质、羽毛球基础素质等个体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有些学生的羽毛球基础能力扎实,有些学生的基础能力则为刚刚入门。此时如果开展俱乐部教学的过程中不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采取,所以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完全按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和指导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势必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可以提升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必须要注意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地开展分层教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之前需要结合高校学生的羽毛球学习基础情况,尽可能将羽毛球学习基础相近的学生划归到一组中,之后可以针对不同组的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内容和方法,逐步提升他们学习的有效性。[2]
  例如,在开展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羽毛球学习基础功底情况,划分成高层次、中层次和低层次三个学习层次,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内容以及指导。针对高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羽毛球基础知识与技能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准,此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侧重指导学生一些高难度的羽毛球技能,且可以适当地加快一下教学的进度;对于中层次学生的学习,可以保持正常的教学速度,按照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来开展教学;对于低层次学生的学习,由于他们的羽毛球基础技能水准偏低,此时教师可以侧重多次重复开展,力求使深化他们对于羽毛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认识,期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合理调整,力求更好地确保学生教学需求。
  二、以生为本,更新教学内容
  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当下的羽毛球教学中,因为存在教学内容陈旧不足等问题,不满足高校学生学习需求。比如,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面的内容安排来开展授课,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动性或者没有结合俱乐部教学的内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同样会对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又或者在高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应用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如果一成不变,就势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为了提升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效果,就必须要顺应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用需求等,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变革,确保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学内容和技巧等更加符合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羽毛球俱乐部教学目标。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高抛接球”这部分知识时,体育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先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多打少或者二打一的对抗性练习,借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体育教师可以继续和那些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之间开展一对一对打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继续采取组与组之间的对抗赛,由各组学生自主选择人数以及制定规则,期间教师自身可以充当裁判,适时加以指导。在开展一段时间对抗训练且保持高昂学习兴趣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为学生讲解高抛接球部分的知识,这时候由于他们已经经历过系统训练,所以继续接受训练后可以显著提升自身的训练效果。
  三、夯实基础,完善教学条件
  完善的教学条件是确保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顺利应用的重要保障,但是如果存在教学基础设施或教师力量不足,这些基础教学条件如果不满足俱乐部教学需求,那么同样会影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而同样会对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或者说,除了强化教学方法训练和教学内容变革外,同样要注意在开展授课中完善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用所學的各种条件,具体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和羽毛球设施与场地建设等。[3]
  例如,在开展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期间,要注意从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入手,加强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师资力量建设。比如,可以不断改进现有的高校羽毛球兼职教师的教学现状,大力扶持高校内部的羽毛球教师积极参与专业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技术水平,同时还要不断补充他们的羽毛球专业教学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整体教学素质。此外,要注意强化羽毛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避免因为教学条件不足而影响整体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比如,要注意结合高校参与羽毛球课程教学的学生人数来完善教学场地的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有效性。
  总之,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非常符合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效果方面的应用优势非常突出。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注意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展分层教学的同时,创新教学内容,强化羽毛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可以有效利用俱乐部教学模式提升羽毛球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利华.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俪人,2016,(10):135-136.
  [2]姚英春.新时期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解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34):442-443.
  [3]梁海燕,翁慧健.关于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模式探讨[J].拳击与格斗,2017,(22):69-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7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