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环境监测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学情特点,环境监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保证学生更快的掌握环境监测的基础知识和必要技能。中职学校常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阐述了环境监测专业的校企合作现状,并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 中职学校 环境监测 实践课程
  引言
  校企结合模式在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和利益的基础上,以人才、技术为主,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学习环境和实践环境,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职学校常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对于环境监测专业,学校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资源适配困难。因此,为了不断提升环境监测专业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技能水平,积极探索适合学校校情、专业发展和学生学情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具有很重要的意義。[1]
  一、中职学校环境监测专业校企结合现状
  1.现状
  校企结合的基础模式包括引进企业模式、企业办学模式、股份合作和工余时间学习模式。多种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对于学校来说,适合中职学校和企业的结合模式,才能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环境监测专业的实践课程包含专业综合实验基础、监测实验、质量评价和实习等,像一些理论知识较多的课程,如水文学、微生物学、环境工程等,学生很难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结。[2]
  2.问题
  环境监测是环保类专业的核心,其课程内容应更加靠近实践性,课程设计也应贴近岗位要求。面临校企合作的新形势,中职学校在环境监测方向的校企合作模式还不够成熟,出现以下两点问题。一是课程模式固化,阻碍校企合作深度。环境监测实践课程的规划,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学生因为课程结构的不灵活性,很难跟随监测站或第三方检测公司等进行实地采样和实际监测项目的跟踪学习,学校往往是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下,通过顶岗实习的模式开展校企合作。二是课程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开展工作内容存在脱节。现在大多学校都会将专业教师下到企业跟岗学习,但很多学校由于受设备稀缺、实验经费及维护困难等方面的限制,实训设备和场地与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况相差甚远,造成教师难以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实践课程的开发,大多都停留在书本的框架中,多为教师一方的单方面理论输出,学生难以通过实践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3]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环境监测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依据当前中职环境监测专业校企结合现状,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依托相关环境监测教材、企业和机构,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下适合环境监测专业发展的具体实践课程教学策略任重道远。
  1.注重企业与专业系合作深度,保障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适宜性
  为了保障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企业与学校要保持“引进来,走出去”的融合战略,加深校企合作。一是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院校可以通过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进入校园开展讲座、对学生的实践课程进行指导和考核、聘请企业人员作为代课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工作等方式,加深企业文化的课堂融入。企业技术人员进入课堂,不仅加深学生对企业或机构环境监测岗位要求和标准的了解,还能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二是专业系教师脱产下企业研修。教师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环境监测的技术,分析环境监测专业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向,以此进行环境监测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调整。三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专业系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能使学生在校学习课程呢绒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也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只有制定出适应社会就业现状、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监测专业发展趋势的技能人才。
  2.注重实训教学环节,有机融入校企合作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结合自身所学,将实践监测项目所学与课程内容体系结合,两者相互影响,促进学生的综合实力发展。实训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联动的影响学生最终实训的质量和效率。中职学校开设的环境监测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分为水体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两方面。首先,在监测过程中,企业和专业教师要规划项目的监测方向,其余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善监测方案。其次,教师和技术人员起到引导作用,对学生实训过程进行指导和评定。例如将常规玻璃仪器或者电子仪器引入课堂,用企业环境监测项目实施的考核标准要求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环境监测专业的工作方向和相关标准。最后,学生走出校园,可以辅助环境监测员进行实地采样分析工作。例如在河流水体环境质量监测中,包括采样、布点、保存运输、样品分析等环节,学生在设计性的环境监测实践中将知识整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3.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实践环境
  校企资源共享主要在于双方的利益互补,实现长久利益的稳健发展。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先进设备、实训基地及师资力量的建设,都需要与企业合作,进而加强实践课程的实用性。一是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研讨、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也可以共建环境分析与检验中心,拓宽校企的发展空间。二是学校在购入设备时,可以咨询企业技术人员的建议,购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得学生在校学习内容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双方的有效沟通,不仅是知识技术的沟通,更是双方合作模式的优化。三是企业与教师共同申请省级或国家级科研项目,以此提升专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校企资源共享是校企深入合作的体现,如何应用现有资源,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以此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校企方面需要进一步共同探讨和研究的。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是中职学校环境监测专业进行实践课程的考究之一。企业对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急迫需求,反映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这种需求不仅是社会所需,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了使中职学生更快适应社会,实践课程应当以社会实际为基础,不断地优化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孟会峰.校企合作与中职学生就业[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06):76-78+83.
  [2]张文睿,薛建良,高宇,胡术刚.浅谈“实践—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8,(11):67-69.
  [3]王开勇,杨乐,张凤华,潘旭东.环境监测实验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3):277-2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79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