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默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由此可见,默读既是教学目标,也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根据教学经验,谈谈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默读;朗读;阅读
  教科书从二年级起,就开始安排默读的训练。新课程也在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为了顺应这一理念,倡导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就重视唧唧喳喳地合作交流、琅琅不息地读书背诵、面红耳赤地对话争论。但细细思索这样的课堂,发现缺少了默读的课堂显得情趣十足而理趣不够。反思时下的语文课堂,为了书声琅琅,为了气氛活跃,我们竭尽全力地采用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对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赛读、表演读等形式。读的花样很多,读了一遍又一遍,可读来读去仍停留在理清情节、模仿人物语气的层面上,学生并没有多少“心”得。教师很少肯花时间让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去思考问题,没有真正地将默读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
  默读即无声阅读,是用大脑直接感受文字的意思,而无需将文字转化为声音,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由于在读的时候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许多人一起读的时候不会互相影响,可以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我在教学低年级的时候,经常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觉得学生到了中高年级自己就会默读,认为默读就是学生不动嘴唇,不点头,不指读,对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也没有对学生做过具体的指导。教到五年级时,我发现许多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学目标会要求学生默读并思考问题,于是,我開始重视默读教学。在平时的阅读中,对学生的默读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一个学期以后,学生的默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对默读都有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学生默读的能力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低年级学生一般注意力不太集中,开始学习默读时可以让学生先用手指着小声读,接着可以提出读的时候可以动嘴唇,但不能出声,最后要求不用手指、不动嘴唇,不出声地读。但不能搞一刀切,要鼓励默读能力弱的学生,慢慢进步,学会默读。低年级学生,不要提出速度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和想,待学生具备初步默读能力后,再提出快速阅读的要求。
  学生在掌握默读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在默读的同时质疑思考,也可以动笔批注,并注意养成坐姿端正等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默读中分析思考、质疑问难、欣赏评价,要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如在学习人教版第十册《梦想的力量》一课时,学生在默读的时候,就想到了“帮助瑞恩实现梦想的仅仅是钱吗?”这种有价值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学习文章。初学默读时,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到了中年级学生就会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想,适当的时候可以提出速度的要求。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边读书边动手,学生默读时要动笔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提高阅读的质量。教师应提倡学生在书上做记号或标注,训练学生一边读一边想问题,只有眼、脑、手结合,才能提高默读效果。学生默读时,如果只看不想、不动笔,单凭视觉器官运动,即使读书万卷,也会茫然无所得。
  学生学习默读要保证充足的时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默读,速度比较慢,教师要有耐心,安排足够的时间,学生才能学会准确捕捉信息。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才会静下心来阅读文章,才会有所思考、才会进行批注,才能保证默读的扎实有效进行。学生在默读中要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才能提高阅读质量。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我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学生边默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思考问题,由于学生默读的时间不够,有的学生还没有把课文默读完,有的学生刚刚把课文浏览完,还没有思索,教师怕时间不够,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开始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中大部分学生不知怎样说,只有少数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但理解不够深入。如果学生默读思考的时间充足,课堂上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会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带给教师惊喜,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学习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的特殊任务,要想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养成正确的默读习惯,需要教师长期训练,严格要求,反复提醒,使之习惯成自然。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2]朱翠霞,袁熙惠.语文教学要重视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4).
  编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