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物理开放性作业设计应重视的几点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育中,由于学校、学生及家长对高考成绩的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布置时,基本采用“拿来主义”,即一本练习册,由于没有精心挑选,导致好学生重复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较难的试题不会做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抄袭的现象,从而也影响这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这就失去了作业应该具有的功能。鉴于此,对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和布置进行了摸索和探究。
  关键词:物理;开放性作业;设计;问题
  高中物理作业的布置,特别是校内作业的布置,都是物理教学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物理知识和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基本的一项实践活动。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和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成绩的要求,大多数高中物理教师不顾及学生对物理学科本质的了解和认识过程,企图通过增加物理作业题的数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其实这样不但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延长了学习的时间,还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心理逆反。大多数学生每天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根本没有做到认真读题、审题和做题,更谈不上对每道题做到小结和举一反三,抄袭作业现象特别普遍。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布置学生的作业,是一个很值得高中物理教师探讨的实际问题。
  一、高中物理教师在布置和设计物理作业时,应该重视作业内容的拓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是讲解每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由于课时的原因,课本中很多知识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在下课以后,教师就要自己精心设计作业,通过学生的具体实践,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延伸、拓宽和提高。比如,在上完“自由落体运动”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道这样的作业:如何比较精确地让学生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并说出每种方法的测量步骤和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等。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有完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既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又减少了作业的数量。在学完“静电场”一章后,由于本章涉及的电学概念较多,学生往往混淆不清,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型作业:“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标量性和矢量性”等,让学生通过做这些问题作业,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二、高中物理教师在布置和设计作业时,应该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每一节教学内容完成后,除了布置一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作业外,还要设计一些能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作业。比如,在学完“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内容后,我曾经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结合所学知识,粗略解释卫星的发射、变轨和返回地面是如何实现的?”通过这个有趣而具有發散性思维的作业,学生就会真正思考,只有真思考,才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变成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师在布置和设计作业时,应该重视作业的趣味性
  在每节课或每个单元学习完后,教师应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趣味性作业题目,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比如,在学习完“弹簧的弹力与型变量成正比”后,让所有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弹簧秤,然后在班级进行展示,比较谁的弹簧秤测量更精确,然后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做,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高中物理教师在布置和设计作业时,应该重视作业的探究性
  对高中物理的部分章节,教师可布置适当的探究性实验作业,并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相应的参考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或者查阅,最后寻找问题的答案。首先由学生提出许多假设,然后由单个学生或学生小组来完成对假设的验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经过实验的探究过程或资料的查阅梳理,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比如,在学完“摩擦力”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作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虽然学生可能会得出:与物体的接触材料、物体的速度、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等有关,但只要他们能阐明其依据和原理,即使结论是不正确的,但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还是很有意义的。
  五、高中物理教师在布置和设计作业时,应该重视作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物理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物理,物理学科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教师可设计一些和学生生活有关联的作业。教师通过这样的作业,可以把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际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其及早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学完“圆周运动”后,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些不同形状的桥梁,如平面桥、拱形桥和凹面桥,然后让学生解释为何大型的承重桥一般都是拱形的?而且要求学生既要有理论的推导,还要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物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但高于生产和生活。
  六、高中物理教师在布置和设计作业时,要重视作业的层次性
  所以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必须要避免“一刀切”的作业,要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班级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具有分层效果的作业。分层性的作业是将来作业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比如,我在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把学生练习册的题进行重新编组,优秀的学生只做综合性较强的一组试题,放弃最基础的题目;而普通的学生只做比较基础且有适度综合的另一组试题,这样既让优秀学生可以吃饱吃好,也让普通学生看到希望,从而也有成就感。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业,当然作业的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作业的重点和出发点放到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上,让学生根据本人的水平和爱好需求自主选。同时作业的设计应留给学生适当的空间和时间,让作业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的作业才是学生喜欢的作业,也是有效的作业。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0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