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对美术欣赏的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美术欣赏课也就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品过程中去感受认识美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欣赏课是为什么而进行。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欣赏;审美力
  美术欣赏课是培养锻炼学生审美、观察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如何利用好欣赏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思想品质、艺术感受能力,让学生在感受美术作品美中达到美育的目的呢?就要求教师利用欣赏课来把握、实现了。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就必须把握认识、了解、学习三个关键环节。
  一、认识——开启审美的钥匙
  美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个世界,开拓文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人的精神素养,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世界和精神文明世界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客观上必须认识到审美是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
  美术欣赏课也就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品过程中去感受认识美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欣赏课是为什么而进行的。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于美术作品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欣赏不是简单的看,而是通过看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形式和方法。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自身审美的需求和追求已不断提高。如:衣着打扮、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等。对于美的要求也是学生随年龄的成长而自觉认识美,需求美的过程,利用欣赏课去把握学生欣赏美、审美的方向,了解欣赏目的,也是客观上学生发展成长的需求和要求。
  (二)主观上教师必须认识到审美要帖近学生生活
  审美教育帖近学生生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现,是重视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兴趣、动机、经验是展开有效教育的根基,是学生获取新知的出发点,理解其他知识的基础。缺少应有的生活经验是阻碍学生学习艺术的重要因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运用生活来教育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最能出成效的教育,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艺术回归生活是学生们的呼声,也是由于教育的本质来决定的。 美术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分辨事物,使学生有发现美捕捉美的眼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
  二、了解——把握赏析力度的尺子
  (一)了解学生美育的情感、基础与能力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的参与,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欣赏。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美术欣赏是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更加需要个人的审美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光有情感也不行,要想使美术欣赏课,成为美育的重要课堂,達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欣赏方面的基础与能力,不能不和实际的设计而设计欣赏内容,而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设计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从中感悟生活,感受美所带来的喻悦与力量,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从而提高素质。
  (二)让学生了解欣赏的目的与作用
  在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应该清楚的认识美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其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生活。美术欣赏应该看重其学习的过程,把握好学生欣赏内容的目的,不要太过于追求结果,也很少有一致性,告诉学生们这些,会有利于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学会钻研问题的方法,锻炼独立创新思维能力,增强美术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审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围绕以人为本教育核心,开展了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大胆的创新,要注重学生
  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重点转化到全方位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成长。
  三、学习——提高审美的桥梁
  (一)理解作品审美所在
  为了增加理解作品审美所在,充实课堂内容,对于美术欣赏作品一定要先选好的学习内容,因为每一件美术作品中最突出的美都会各不相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的美点要偏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偏重于艺术家奇特的构思;有的应偏重于形象的空间之间的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偏重于造型与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偏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有的应偏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相互的关照;有的应偏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二)审美在于创新观念
  在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理解美的内容与本质,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与精神思维。美术作品的创新在于:1.内容表现方面的创新,作品内容体现对人生的感悟。2.作品表现形式的创新,寻找最能表现作品内容的艺术手段,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之所以不同与一般赏心悦目的花鸟画,是因为它的喻意性手法寄托了画家对民族存亡的关心,期待民族觉醒的激情,抒发了作者热心爱祖国的情怀,这种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使作品独具新意。
  总之,作为教师应用心去感受和体验作品的内涵,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美术作品,把握好创作者作品的深意。以美术欣赏教学为媒介而达到对学生美育教育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翡斐.浅议美术欣赏的认识[J].才智,2019(02):126.
  [2]毛洪伟.美术“欣赏·评述”课型教学略谈[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01):53-56.
  [3]秦黎明.美术欣赏课教学浅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9.
  [4]尤雪. 浅谈美术欣赏教学[N]. 发展导报,2018-10-30(020).
  [5]梁剑.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价值分析[J].大众文艺,2018(10):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5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