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也相应得到了提升,在广泛应用于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应强化农作物的关键技术,提升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文章首先阐述了作物选择的方法,通过适期播种、合理栽培、田间管理等方式提升农作物栽培的整体效果,希望对提升农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关键要素
  前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这国家安全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常态化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关键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农作物生产水平,进而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鉴于此,要想促进我国农业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需要对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笔者根据实际工作和学习经验,对农作物栽培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物的选择
  1.1从光热条件考虑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在温度、光照、土壤、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不同的区域在农作物选择上差别较大。从光照影响来看,南方和北方在光照时间上差异较大,对农作物的成熟时间造成直接影响。一些对热量要求较高的农作物适宜在南方生长,比如芒果、甘蔗、香蕉等,如果这些作物生长在北方,往往会产量低,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农作物栽培时品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地理条件的优势,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最大化。
  1.2从降水量考虑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东部和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多,北方和西部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在农作物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降水量的影响。比如水稻对水量要求较高,一般种植在东部和南方地区;而哈密瓜、坚果类农作物对雨水要求较低,在西部地区种植更为适宜。而小麦、高粱、苹果等耐旱作物往往在北方。在进行农作物栽培时要充分考虑降水量的特点,从而确保农作物栽培的合理性。
  2 适期播种
  每种农作物都有生长周期和最佳播种期,只有适时播种,才能确保农作物在适宜的养分、水分和温度的条件下出苗,出苗后的农作物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抗虫的能力,实现稳产、高产的目标。我国农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每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最佳播种期已经被人们充分掌握。比如说,适宜冬季播种的农作物包括荞麦、油菜、冬小麦等;适宜夏天播种的农作物有水稻、芹菜、黄瓜、西红柿等。因此,农作物的播种要不违农时、适期播种,从而为农作物的丰收提供保障。
  3 合理栽培
  3.1 幼苗的培育
  农作物幼苗栽培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播种前,栽培人员要根据自然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品种,确保农作物符合当地种植的基本要求。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作物对土壤类型的基本要求,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进行施肥、浇水和管理等,为幼苗的正常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种植间隙的控制
  为了使农作物对于养分的需求得到合理的保证,同时也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要对幼苗的种植间隙进行合理控制,使其紧密程度适中。要利用农作物对于养分的需求和生长差异,对其进行搭配种植。例如将玫瑰与葡萄进行搭配种植,由于玫瑰对疫病的抵抗力很低,所以,玫瑰对植物间的疫病传播或对虫害的敏感度高于葡萄,可以利用玫瑰这一特点,合理安排葡萄的种植。这样不仅可以使土地得到合理利用,还可以促进农作物较好地生长。
  3.3 合理嫁接
  在农作物栽培技术中,嫁接作为重要的人工營养繁殖方法,通过将一种作物的枝芽转移到另一种作物上,两者共同形成一个新的植株体,继承两种作物的优势,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在实际情况下,嫁接之后的农作物往往能提升口感,有利于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顺利发展。
  4 田间管理
  在对农作物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包含着比较多的内容,例如,作物播种之后的镇压与耙地、中耕除草、培土施肥与防治病虫害等。以下主要对中耕除草、施肥以及去除虫害这三大方面对农作物田间管理中的关键要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4.1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就是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按照种植作物的行列,对其进行的耕作作业。中耕除草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意义重大,其不仅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使土壤具备更好的通气性,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土壤内微生物的活动,对于土壤内养分的增加十分有利;同时,中耕除草还能够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一定的调节,在比较干旱的情况下,能够改善土壤板结的问题,使得毛管空隙得以切断,这对于水分蒸发的减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水分过多的情况下,中耕除草能够使土壤水分蒸发的速度得以加快。除此之外,中耕除草对于除掉田间的杂草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早铲趟,多铲趟,这也是广大农民总结出的农田除草经验。
  4.2 施肥
  对农作物进行培土施肥,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促使其产量与质量的提高。而肥料的效果不仅仅是与肥料的质量有关,而且施肥的方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以不同的土壤为依据,并且结合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氮、磷、钾、微量元素和细菌肥料进行合理的施用,从而使不同的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养分的需求得以满足,并且实现高产高质的农作物生产目标。除此之外,在施用肥料的过程中,还需要选择合理的施肥方法,从而使农作物能够有效且及时地对养料进行吸收,使肥料增产的效果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4.3 消除虫害
  农作物在生长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一定的虫害现象出现,而在对农作物的虫害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农作物虫害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去除虫害,从而防止对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产生不良的影响,进而保证农作物的健康成长,这同样也是农作物栽培技术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技术之一。
  4.4 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现阶段的工作当中,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确表现出多元化特点,针对各项工作的应对也在积极地采用合理手段来完成。可是,任何一项技术的操作,如果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表现不足,那么最终的技术应用成果并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状态。为此,有必要在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日后应用上,充分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农作物栽培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可以满足作物栽培和管理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指导上,要强化实践操作,深入到田间管理、移栽管理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农作物的增产、提升品质提供保障。不仅如此,技术人员要注重农作物日常管理,比如应对病虫害、恶劣天气等,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需求,实现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农作物栽培技术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要掌握农作物栽培种的关键因素,采用合理的栽培方法,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避免农作物价格变化过大带来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实现农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秀东,林玉娟,王海云.农作物高产及常见栽培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
  [2]张立彬,王春香.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4(12):125
  [3]李春梅,张建国.浅谈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J].农业与技术,2014(1):108.
  [4]马艳红.探析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J].种子科技,2016,(12):45,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4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