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的技术领域出现了不同的革新。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技术的创新也很重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对提升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而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小麦和玉米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创新
  当前,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多给农作物的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作物的高产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课题。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农作物种植技术和种植观念较为落后,这不仅影响农业的发展,同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应该重视创新农作物栽培技术,不断促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的健康发展。
  1   农作物栽培技术创新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比较大,对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视。虽然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粮食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国在农业栽种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积极寻找农作物高产栽种技术[1]。在保证农产品高产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质量,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栽种技术的创新,实现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2   我国传统栽培技术与引进创新
  2.1   农作物施肥环节的传统技术与创新
  在传统的小麦种植中,施肥所采用的是化肥原料,这种方式对施肥的用量和次数掌握不到位,因而在施肥环节对小麦的生长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小麦需要的养分不充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正常生长。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已经用天然肥料取代化肥原料。
  2.2   农作物灌溉环节的传统技术与创新
  在传统的农业灌溉中,主要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这样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不利于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更加不利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先后引进使用了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同时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在地膜技术的配合下,实现节约水资源、提升种植效果的良好目标。
  3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
  3.1   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
  在传统的农业种植过程中,由于土壤肥力的不足和有机质的缺失常常影响作物的质量,同时不利于农作物高产。因此,可以采取人工制造肥沃土壤的方式,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在传统的玉米种植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在种植之前对种子的选择、对土壤肥力的分析、对灌溉技术的应用、除草工作、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理等。如果使用无土栽培技术,将实现一些环节的节省。无土栽培技术中的环境能够为玉米的种植提供必要的水资源、养分等,同时日常对农作物的管理和维护也与传统的种植有一定区别,不仅实现人力、物力和成本的节约,同时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2]。
  3.2   优化种子遗传因素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比较重要的创新点是优化种子的遗传因素。通过对种子的遗传因素进行优化,能够提高种子的质量,从而实现产量的提高。种子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进行种子的优化和筛选,那么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将很难进行。例如,在进行小麦种子株型改良的过程中,可以对影响种子株型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影响株型的因素,实现种植质量的提高。
  3.3   先进的栽培技术观念
  当前,“绿色”的理念在社会的许多行业中都有所体现。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发展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栽培技术;在肥料的使用上,逐渐用天然肥料替代化肥原料,从而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绿色生长。此外,绿色理念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
  3.4   实现栽培技术标准化
  栽培技术的标准化对提升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栽培技术的标准化,应该结合不同地区农作物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分析不同地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情況,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创新农作物栽培技术,保证技术的各个环节都向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栽培技术。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促进农村收入的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促进农产品栽种向着产业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此外,为了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应该积极推进农产品栽种技术的创新,使农产品栽种技术和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促进农业向着健康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郭新军.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途径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2):44.
  [ 2 ] 王健.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04):86,2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4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