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关键要素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了小学生群体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这一身心特征,并且符合小学数学创造性强、学习强度较小、学习内容相对较少的特点。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背景、应用的必要性、应用程序、实际开展过程中的内容把握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为小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应用程序 内容把握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针对同一个教学目标或者教学任务,将班级同学分成成员数目接近的若干个小组,对教材内容的搜集、讨论、制作或组内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采用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团队合作,还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培养。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背景
  小组合作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于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它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小组内,成员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碰撞,能够真正发现自己在数学内容学习中的误区所在。加之小学生往往还处于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转换期,难以适应呆板严肃、固化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小学生各抒己见,自主讨论的过程,能够营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将对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二)刺激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小组合作中讨论交流的过程,也是成员个人的能力逐渐展现的过程。出于自尊和上进心理,学生在小组任务完成过程中,也会总结出自己和他人存在的差距,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弥补,这一心理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探索欲望。
  (三)新課程标准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老师教,学生学,甚至将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教学模式会对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造成压迫,不利于学生个人人格完善和学习能力的养成。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程序
  (一)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小组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置身事外,减轻自身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压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效果、成果展示方式等有详尽可行的认识和把握,并在小组合作开始前向学生明确说明,以督促学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防止拖沓推诿。
  (二)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相对来讲,小学生还没有足够完善的纪律意识和自主分配能力。因此,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将小组划分范围以及依据某种方式进行划分,小组人数等进行说明,防止出现拉帮结派、孤立个别的现象出现。例如,在开展课堂讨论时,一般以前后两排共4人为一个小组,既防止班级成员走动扰乱课堂秩序,日常的亲近接触也使得小组成员能更好地交流,提高小组合作效率。但是对于课外的小组合作,应按照班级成员所在的家庭住址就近分配,在分配时还应考虑到合理的男女比例问题。
  (三)在小组讨论中控制好度
  小学生群体虽然好奇心强,积极性高,但是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缺乏监督,容易造成组织涣散、吵闹等不良后果,为使小组合作更为高效,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时时监督,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此外,教师应合理分析课程内容,选用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控制好进行小组合作的时间、课程量等,太多太少都有失恰当。若小组合作占据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容易引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降低以及家长不满,部分教师还以小组合作为借口,减轻自身的上课压力和劳动付出,这些行为和心理在小组合作中都应坚决杜绝。
  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内容的把握
  (一)课前预习内容的小组合作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和基本熟悉。相对于其它形式的小组合作,课前预习一般在课余时间开展,花费时间少、规模小,讨论小组常常在学生中基于相互关心自然形成。在课前预习的小组合作中,教师往往只需要在前一内容结束后,针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中存在的重难点内容,以课余作业的形式,嘱咐学生开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小组合作成果的检验。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乘法口诀时,教师可安排学生熟悉乘法口诀表是什么,要领在哪里,鼓励同学之间展开竞争,牢记乘法口诀,以便于之后教学内容的开展。
  (二)教学难点的小组合作
  针对教学难点进行小组合作是针对小组合作便于学生之间讨论交流的性质,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可将自己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由大家共同解决。或者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理解失误或者学习薄弱点,并及时进行改正和补充。对于教学难点的小组合作,通常需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要保持时刻在场,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三)开放性题目的小组合作
  一般而言,开放性题目没有固定答案,但是最终结果存在着水平高低。针对开放性题目开展小组讨论,有助于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最终集成优势意见。这一过程,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信心,促进小学生人格培养和学习效果提升。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创新性、自主性很强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并推广运用。但是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和对于开展程度的控制,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傅开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2015(12).
  [2]蔡淑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6(05).
  [3]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7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