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精神指引下逐渐普及的一种教学与学习模式,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构建一种合作互动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打破传统格局教师主导课堂下的枯燥特征、丰富课程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集思广益,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从教学实践活动出发,结合相关教学理论,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难点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 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一)学生本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那就意味着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这要求教师一改往日教师讲授、学生单纯记忆和学习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本位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集思广益的思维碰撞式教学。
  (二)互动行为
  小组合作本质上是利用分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这是一种实现于课堂之上,由教学任务为导向的定向、定量、定性式互动行为,这意味着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交流环境,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对问题展开开放性讨论,实现互动中交流和学习。
  (三)探索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展现了探索精神,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但是教师会处于自身经验对某一问题形成定向的认知,学生在接触到这类定向认知后很容易形成统一的认识论和世界观,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形成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和精神,而小组合作学习中在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之前进行互动和交流,可以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模式,能够更好地展现探索精神。
  二、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难点
  (一)学生个体差异
  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普遍较低,也因此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会存在较大差异,其会基于生活环境和其他经历形成一种经验式认知,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学生个体间差异的存在,如果在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组织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能发生某些小组学生素质较高、有些小组学生素质较低的情况,当小组整体素质较低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也就差强人意。
  (二)自制力问题
  小学生普遍自制力较差,而自制力会影响到课堂纪律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当学生自制力较低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学生很容易偏离讨论中心而议论与教学无关的话题。此外,学生自制力较低时,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这也会导致合作学习效率降低。
  (三)不合理的合作学习内容
  不可否认,教师有些时候会安排一些超过学生认知能力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对此类不合理的内容展开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能够取得的效果也相对有限。
  三、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现方法
  (一)备课阶段
  备课阶段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要为课程准备充分地小组互动和交流内容,可以是问题也可以是教学游戏,当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体情况,准备充分,既要准备基本教学内容,还要对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并做好预先准备。
  (二)小组分配
  教师要根据课堂容量确定分组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5-7人的学习小组。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避免小组学生素质存在较大跨度,致使小组水平差异较大引起的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现
  1.进度安排
  根据教学进度和小组情况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考虑到小学课时通常为40-45分钟一堂课,任务分配占用时间应当在3-5分钟。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内容分配给各个小组,安排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小组讨论和交流时间在20-25分钟左右,人后由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发言时间在5-10分钟左右,剩余时间教师对各小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鼓励和引导使小组合作学习完整,以达到教学目的。
  2.注意事项
  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时,应考虑到小组的整体情况,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但也不能超过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这是小组合作学习合理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可以为学生解答相应问题进行点拨,但不要采用定性、定量的方式进行解答。同时教师要注意做好课堂纪律的維护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
  小组发言阶段,教师应记录每一个小组发言成员的姓名,尽可能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以表现的空间。
  总结和点评阶段,教师应对每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对表现良好的小组予以鼓励,对表现较差的小组予以鼓励和引导,尽量不要使用批评的口吻进行点评,以维护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在总结和点评的最后,教师要对本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进行总结,可以适当地预告下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相应安排,方便学生进行准备。
  (四)课后互动
  课堂永远不是教学的终点,教师要做好课后与学生的互动,实现课堂的课外延伸。课后互动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和学生的单人互动,学生与学生的单人互动,还可以是教师与小组或小组与小组的群体互动。
  参考文献
  [1]林惠静.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7(8):171.
  [2]周传洪.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8(8):252-253.
  作者简介
  张冬林(1977.11—),男,籍贯:江苏泗阳,本科,中小学一级,泗阳县八集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7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