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比较看重时机的选择,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合作的有效性,对他们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践中,通过各种技巧的应用,学会控制整体节奏,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是教师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另外,数学教师还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变抽象内容直观化展示,主动交流中发现学生的内在潜能,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合作成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技巧研究
  引言:合作学习是全新的教学方式,小组成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对于自身主体优势的增长而言大有助益。教师要做一位有心人,要给予学生不一样的合作体验,通过补充教材内容,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如此一来,学生真正理解基础知识就变得更加轻松了。数学课堂随时随地都焕发着新的活力,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发展,未来,还将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对此,笔者简单阐述了几点不同的看法,希望能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科学划分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计划能否顺利地实施起来,应该看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只有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最大乐趣,他们才会产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的浓厚兴趣。有了合作就有进步,数学教育充满奇迹。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提出合作要求。科学规划合作小组,是后续学习活动高效开展的必要前提。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腾出更多时间,探索新的路径,进而揭开当代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1]。比如,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将全班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几个学生分开,分别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中担任组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组长在学习小组中发挥着领导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除此之外,笔者将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也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之中,而且明确了每个学生的岗位职责,比如,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主要负责记录,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主要负责协调。这样既可以保证小组合作的有序性,又可以让这些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在潜心设问中引发合作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可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兴趣,这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计划的保障。比如,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我让学生通过看录像研究统计上学时学校门口地车流量。第一次学生自己独立统计,结果都说车辆太多太快来不及数。当我问学生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困难时,学生都说与人合作才能完成刚才的统计,于是进行了第二次的合作统计。果然经过小组化分工合作的统计,准确地统计出了学校门口的車流量,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这样让学生自己在实际问题地解决需求中寻求合作,实实在在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热情。
  三、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技能
  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但学生的合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却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在交往中,要训练学生的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乐与陈述自己的意见,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2]。别人提出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认真解释,要尽可能的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要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原来看法中的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敢于公开自己的错误认识,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地正确看法。教师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比如,别人说话时,自己应如何注视对方;再恰当的地方,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有不同的见解不能统一时,如何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只有具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才能保证合作的效率。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有时要举行辨论赛,有的同学很喜欢,也显得很激动,往往没等其他同学回答完,就迫不及待地私下叽叽咕咕,害得课堂纪律不好,只知道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清楚别人的观点,更不知道自己存在的缺陷。
  四、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非常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个群体,教师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都是最为基本的,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是定义性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理解是确保学生日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得保证。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计划安排时,可以结合课程知识,设计有效的合作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3]。关于合作活动,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比如,讲解“面积和表面积”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划分好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分工合作,材料准备。图形的面积和表面积是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动手制作平面图形,小组间分工合作可以减少学习时间的浪费,在制作完图形之后,小组根据自己组内所制作的图形,进行题目的编制,每一个小组编写一道题目即可,将面积表面积的知识应用到学生自己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当学生能够根据面积表面积的知识完成问题的编制,那就表明学生已经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应用了,最后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小组比分制进行每一小组编写题目的探究,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参与性,而且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除了小组比分制,教师还可以采取课外形式的活动,小组之间的帮扶性活动等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协商、交流及讨论,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想法的局限性和别人想法的合理性,并在与其他同学思想观点的对比分析之中来检验自己学习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教师要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开展,切实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与合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秀庭.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59-60.
  [2]李晓新.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7(10)313-314.
  [3]单桂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2016(11)200-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7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