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筑路作业成本计算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企业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筑路企业的成本管理有别于一般制造企业,这主要是由其项目的特殊性决定的,其特点表现为:项目的不可移动性;买方需求事先已经确定;生产周期一般较长:每个项目的造价各异等,这些特点给筑路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随企业竞争的加剧已经遇到极大的挑战,将作业成本思想应用于筑路企业的成本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已经非常必要。
  
  一、筑路企业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局限性
  
  随着筑路装备的现代化和生产组织的内部专业化分工,以及筑路项目管理和监测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越来越难以提供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筑路成本信息失真科技的进步,资本的密集导致固定制造费用比重增大,直接人工比重下降。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的直接人工标准来分配数倍、甚至数十倍高于自己的间接费用,会使间接费用分配率很大,且施工自动化程度越高分配率越大。必将导致成本信息失真。传统成本法可能引起复杂程度低的项目成本被多计;而使复杂程度高的项目成本被低估。
  (2)施工成本信息相关性弱化传统成本法难以计算与项目工时无关的成本,如,工程检测费。激烈的竞争使传统的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被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模式替代,随着与工时无关费用的快速增加,用不具因果关系的直接人工去分配费用,必然导致成本信息相关性的弱化。根据不相关的成本信息极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3)不利于成本事前控制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的60%80%是在项目设计阶段确定的,采用传统成本法,当投入施工时,就很难再采取措施降低成本。而且,对于新项目的设计费用,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让标准化的项目负担这部分费用,势必扭曲新项目、非标准项目成本的信息,导致项目组织及资源配置决策失误。
  
  二、ABC在筑路企业成本计算中的初步应用
  
  长庆筑路工程公司在其项目成本计算中初步引入作业成本法,使间接费用和辅助技术服务成本得到合理分配,在实施ABC过程中,成本动因的选择极为重要,对此必须审慎考虑。一般来说,成本动因的选定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成本会计师等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讨论后确定。在选定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成本动因应简单易懂、可数、易从现存资料中分辨出来,并与部门的产出有直接的关联性;(2)代表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在选择成本动因时,为了避免作业成本计算法过于复杂、难于执行而流于形式,不宜把面铺得过广,要挑选具有代表性、重要性的,但是又要注意避免过于简单。该公司的作业类别及作业动因的耗用衡量可参考下表。
  一个企业成本动因的数量与企业生产经营运作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企业生产经营运作越复杂,其成本动因就越多。并非所有的项目或劳务都耗用同样数量的作业量。这样,在制造费用分配中,如果简单地按直接人工成本(小时)分配制造费用,将有可能导致单位项目或劳务成本信息的失真。作业成本计算法所选择的成本动因最能代表各成本库的主要活动,因而可避免项目成本的扭曲。以采庆筑路工程总公司为例,其发生的五个项目的成本按照上述作业动因及相应标价体系进行分配后获得各工程项目本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三、对筑路企业应用ABC的建议
  
  除了政府部门从政策、制度、市场环境等方面促进筑路企业的集成制造化发展和鼓励先进的成本管理创新,从制度上促进企业实施新型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外,筑路企业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在企业的管理层面上
  (1)筑路企业应尽早实施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和体系,向集成制造化方向发展,因地制宜,在了解本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ABC研究与设计方案,通过实行ABC,发现和改进企业基础管理的薄弱环节,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系统是ABC法实施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2)除了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外,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要取得单位最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企业管理层应具备成本管理思想的创新和学习意识,努力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知识创新上发挥其优势。同时,避免和消除交叉作业,消除实施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阻力,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在企业的实施层面上
  (1)筑路企业实施ABC法的成功需要充分的时间,时间是ABC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即ABC法实现要花足够的时间,有资料表明,到达成功实行ABC法阶段的公司平均需要3年左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达到成功使用ABC法阶段所花时间更长。销售额小于1亿元的公司需要2.3年,大型公司平均需要3.6年。
  (2)ABC管理系统的实施除了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外,还需要有一系列的组织人事变动、人员的聘用、复杂的数据调研、收集和分析工作,并且要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在该工程公司的成本核算中,例如:检测费用和间接管理费用均按项目进行分摊,并没有按人员和次数进行分配,这种以平均线性方式分配到各项目的方法,没有将费用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应选择多样化的成本动因,提高成本的可归属性,以此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4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