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核心素养提出后,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也在进行着一场改革,如何正确理解核心素养,解决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反应的问题,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给予指导,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本文从这些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068-02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被提及。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情景中,有助于个体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解决复杂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等。在教育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因此,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从学科核心素养入手。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止包括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各项知识和技能,还要能够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在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中,應该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几个角度入手,即理解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培养语文思维;要对语文有基本的审美能力。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1.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
语文教学是建立在无数的语文基础知识之上的,汉语拼音、字义词义、句法章法、修辞文体,都是语文知识中最基础的,也是学生理解更高层次的文章、诗句的必要前提。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教师在教会学生使用汉语拼音后,就直接开始教授课文,寄希望于学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拼音;对于字义、词义的解释更是停留在常见意义上;偏旁部首和字字形字义的关系解释模糊;学生对于设问与反问、逗号与顿号的理解仍然不清楚……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教师为追求教学速度,对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锤炼不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和实践,阻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采取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即使新课程改革已经卓有成效,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还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自身为主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教学的接受者,在教学实践中搞“一言堂”,即课堂上只有教师在讲解,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极度缺乏师生互动。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武断的省略了在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问题思考”环节。导致教师的教学在学生身上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对语文的审美印象。造成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厌倦。
3.教育评价标准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基本上是围绕着考试大纲来进行的。考试重点考什么,课堂上就讲什么,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完全脱离。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个的语文知识点,熟读、背诵,然后将答案写在试卷上,语文教学的过程就算结束了。完全忽视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1]
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课堂教学变革途径
1.构建生活情景,锻炼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能力
有学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真实需要,把语文知识的讲授向教师和学生的经验转化。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巩固,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够被很好地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接近生活的情景,把语文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引入到真实情景中,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运用什么样的知识。
2.夯实语文基础
如果说语文是一座大楼,那么语文基础就是大楼的砖瓦,一块砖瓦破碎也许影响不到大楼的整体,但破碎的砖瓦多了以后,大楼也会倒塌。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夯实语文基础的原因。夯实语文基础,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学生字词句基础,尤其是字形字义,如在教授“琴”字时,教师可以用“大王小王今天去弹琴”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在教授字义时,要是使学生明白字的原义以及演变过程,加以读写训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准确,难以忘记。[2]
3.建立多元评级体系
教育评价体是教育教学的指明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难免以教育评价标准为依据,所以要想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培养学生,就必须从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入手,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语文素养纳入评价体系,全面的从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学习和应用角度评价学生。
结语
中国汉字和汉语言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情感的文字和语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包涵着对文字和语言的理解、应用和情感审美,教师要从这几个角度入手,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导,不断变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春梅.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05):66.
[2]狄成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日常课堂教学设计[J].华夏教师,2017(23):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9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