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建设高水平国际化高职院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高职院校接受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逐年增多。但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留学生的文化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已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从跨文化管理理论出发,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正视文化差异”、“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合理管理制度”和“培养跨文化管理理念”,完善高职院校跨文化管理体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职院校; 来华留学生; 跨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2-0022-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据统计,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虽然高职院校开展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鼓励高职院校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我国高职院校学习,2017年高职院校接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超过7000人[1]。在高職院校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留学生的文化差异较大,留学生间的文化冲突现象不可避免。因此,本文在对跨文化管理内涵分析基础上,探寻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提供参考。
一、跨文化管理概述
(一)跨文化管理的内涵
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和组织进行的管理,它研究的是管理者如何在跨文化条件下识别异质文化差异、克服异质文化冲突,以提升管理绩效,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2]。因此有些学者将跨文化管理界定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有效管理,其核心是对文化差异的有效管理。笔者认为跨文化管理最重要的内涵是文化相容和文化相融,使不同的文化差异主体间进行文化相容,进而通过文化交流、文化培训等方式促使其文化相融,从而可以有效抑制文化冲突,有利于构建团结和谐的文化共同体。
(二)跨文化管理的特征
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对文化差异的有效管理,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化差异性、沟通协商性、管理特殊性三个方面。
1. 文化差异性
文化差异性是跨文化管理的根本特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产生的文化交叉现象称为跨文化,其是产生文化差异或文化冲突的根源。跨文化管理是对两种及以上不同文化间的管理,跨文化研究奠基人H.Geert[3]详细阐述了文化差异主要来源于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集体主义、男性-女性主义和短期-长期取向五个维度,这为跨文化管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许多学者又进一步完善了文化差异的研究结果及分类方式,但最根本的共识是都认为文化差异性是跨文化管理的基本要素。
2. 沟通协商性
跨文化管理的对象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不同,所以沟通的重要性非常突出。N.Adler[4]通过研究发现沟通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强势文化占主导、多种文化相互妥协和尽可能融合成统一文化。显然,第三种形式更利于跨文化管理。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需采用协商原则来解决,不能把一种文化行为凌驾于另外一种之上。通过沟通协商、求同存异、尊重包容等原则来解决跨文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矛盾现象。但沟通的协商性并不代表妥协,在对留学生进行合理的沟通协商时,需要逐渐形成统一的管理形式。
3. 管理特殊性
由于文化差异性的存在,跨文化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C.Kulik[5]认为跨文化管理系统既要组织如何实现对多样化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进行管理,又要组织满足不同文化的需求而制定一系列制度。跨文化管理是对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但要对留学生生活学习方面进行管理,处理好老师和同学以及同学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各种矛盾,还要在制定规则制度时尽可能考虑留学生不同文化的需求。只有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才能有效地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帮助留学生适应新的生活,接受不同文化的冲击,所以对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的人数逐步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也逐步接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但由于来华留学生学术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矛盾现象时有发生[6]。同时,因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进行留学生跨文化教育管理的经验不足,从而导致其在跨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一)文化差异问题
由于每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其产生的文化特征也不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正是因为存在着文化差异问题,所以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7]。目前高职院校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塔吉克斯坦、马来西亚、缅甸、老挝等。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个人习惯、生活方式与我们不一样,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进行管理时需要重视与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但由于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在开始进行留学生管理时可能会疏忽他们的文化差异性,从而会产生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现象,比如饮食、社会习俗等。 另外,随着各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增多,不同国家留学生之间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冲突现象也常常出现。由于各自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信仰等的不同,会出现沟通障碍、文化冲突等,这些都是文化差异性的重要表现。文化差异问题是跨文化管理中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到文化差异的真实存在及重要性,可能会不断加深文化冲突,从而会给我们的留学生管理带来严重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留学生管理时需重视留学生的文化差異性,避免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冲突现象。
(二)沟通方式问题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表达,良好的沟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因语言文化不同,在和留学生沟通时常出现较大的障碍,尤其在沟通方式上。中国式的管理通常是个人绝对服从领导的指示,但来华留学生因文化特征不同,中国式的管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留学生的管理。如果一味命令式地管理,不考虑留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可能会出现文化冲突现象。
高职院校平时留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宿舍管理、饮食服务或是晚归处罚、旷课处分等情况,都应充分考虑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来华留学生因来中国时间较短,对中国的文化还不熟悉,存在一定的“文化休克”现象。如果我们在管理时还没顾虑到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不去理解其社会、心理以及文化适应问题,不去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使其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甚至抑郁状态[8]。
(三)管理制度问题
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其在管理制度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只是把原有的对中国学生进行管理的制度换个名称,将其生搬硬套到留学生的管理制度中,从而引起了很多问题。来华留学生在文化背景、个性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管理部门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没考虑到这些问题,可能会出现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冲突现象。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留学生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性,而且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详细全面,让留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有据可依。另外,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普遍缺乏系统性,比如在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和应急处理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分工规定,导致在处理关键问题时每个部门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甚至部门间出现矛盾现象。
(四)跨文化管理意识问题
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日常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在管理时因经验不足,常出现一些问题。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大多是因为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者没有考虑到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特殊性。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由于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管理起步较晚,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都是从其他岗位临时抽调过来,部分学校甚至都没有专职的留学生辅导员,由于他们的跨文化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意识还停留在对中国学生的管理模式上,从而导致其在管理时会出现因文化差异引起的矛盾冲突现象。跨文化管理意识是对留学生辅导员的基本要求,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特征不一样,价值观也不一样,这些都要求管理者需树立跨文化管理意识,要理解文化差异中存在的文化矛盾。只有树立跨文化管理意识,才能协调好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管理质量。
三、优化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高职院校的留学生跨文化管理起步较本科院校晚,在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何提高跨文化管理质量、提高留学生管理水平以及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是对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跨文化管理涉及学校多个部门,要努力提高跨文化管理质量,就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才能尽快解决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难题。
(一)正视文化差异,提高管理水平
跨文化管理的本质是对不同文化的有效管理,如何对不同文化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需要管理者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各自的背景和特征,当不同文化的个人或群体在一起时,必然会出现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现象。目前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也不一样,所以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该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了解他们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了解他们不同的文化语言,从留学生的文化视角出发,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尽量减少和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矛盾问题。
文化差异在留学生管理中是客观存在的,管理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文化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习俗等差异很大,在进行留学生管理时,面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时,要学会用平等包容的心态来正视这些文化差异,尽量保护尊重留学生的隐私和文化信仰,避免侵犯其文化禁忌,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留学生管理氛围。
(二)加强沟通交流,健全沟通方式
来华留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跨文化适应问题。由于语言文化不一样,管理者无法与留学生进行正常的沟通,对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心理、学术适应等问题不能及时了解,从而会导致部分留学生出现厌学甚至退学情绪,所以需要与留学生加强沟通交流,时刻关注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况,以人为本,用心管理,把留学生当朋友,以情感人,可以拉近与留学生的心理距离,为来华留学生营造一个“家”的氛围。
另外,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构建多种网络交流方式,比如微信、QQ等,让留学生与班主任、教学老师以及同学时刻保持联系,从而能够及时了解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若出现跨文化适应问题时,也可以尽快予以解决,对于留学生的诉求,也可以及时给予帮助。其次,可以鼓励来华留学生创建自己的同学会、同国会或者交流学习群等,通过自主沟通的方式来排解留学生身在异乡的孤独感,以便能够尽快地融入留学生活中[9]。 (三)建立合理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
科学合理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开展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任何工作的有序开展都离不开规章制度,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也一样。由于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一些规章制度还不健全,需要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不能生搬硬套中国学生的管理制度,需要结合留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避免引起文化冲突。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等不同,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既要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又要符合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留学生的管理质量,提升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管理水平。
留学生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密切相关,留学生文化的差异性,导致管理制度在制定时不能忽略文化差异的因素。但留学生的管理也应该是制度化的管理,不能一盘散沙。所以管理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留学生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让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一切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别是住宿、生活、学习等方面,让留学生一开始就树立规则意识,使其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同时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各部门在遇到留学生管理问题时无法推诿,从而可以从容迅速地应对一些留学生的突发事件。
(四)培养跨文化管理意识,提升管理队伍素质
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管理人员要不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管理意识。首先,作为留学生管理人员,要熟悉本国的历史文化,并且学会如何把本国文化传输给外国留学生。其次,还要了解外国留学生的文化特征、生活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尊重留学生的社会风俗和价值观,不要对其产生偏见,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管理冲突。最后,要树立跨文化管理意识,将跨文化管理理论运用于留学生的日常和教学管理中,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密切关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阶段适应情况,及时给予帮助。比如,在语言学习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中国学生帮扶小组帮助留学生学习语言;在社会适应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友谊社团和留学生会等形式,促进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社会交流。
要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队伍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教学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建立高职院校跨文化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10]。加强对留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的跨文化管理理论培训教育,在增强其对本国历史文化了解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其对文化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并且学习和了解他国的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等。学校可以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以及组织经验交流等方式,对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跨文化管理方面的培训,树立其跨文化管理理念,提升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跨文化管理理论最早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其理念同样适用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由于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不久,跨文化管理工作出现许多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从文化差异、沟通交流、管理制度以及跨文化管理理念方面着手,逐步完善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体系,提高留学生教育管理质量,扩大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国际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沛酉,闫广芬.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功能、问题与改进[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67-71.
[2] 段凯歌. 华侨高校学生跨文化管理研究[D]. 广州:暨南大学,2009:10.
[3] Geert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M]. Secon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Inc,2000:79.
[4] NJ Adler.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 Boston,MA:PWS Kent,1991:120-125.
[5] CT Kulik. Working below and above the line:the research-practice gap in diversity management[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2014(2):129-144.
[6] 陳兰剑. 来华高职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64-66.
[7] 鲁婷婷,丁振中. 高职院校留学生管理策略探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管理为例[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94-96.
[8] 郝婕.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 职业教育,2015(12):245-246.
[9] 郑安云,李娇. 跨文化适应理论对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17(17):66-70.
[10] 陈慧玲. 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教育管理问题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7(2):63-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