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新媒体与高职思政课教学融合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影响着社会在各方面的深刻变革,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新媒体和高职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以打造信息化智慧课堂已成大势所趋。本文从教学思维理念、新媒体在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定位等视角阐述了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并对具体融合的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小程序;高职;思政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2-007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2.03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自2017年以来一些工具、共享、政务、生活服务类小程序一日千里、快速迭代。2018年诸如“跳一跳”和一些益智、祝福类的小程序更是迅速火爆了微信的朋友圈,成为人们春节团聚社交的一道另类的风景线。数据显示手机上网人群占网民比已高达97.5%,而移动互联时代的当下,微信覆盖了中国90%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接近9亿,其中一半用户来自在校学生。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三所高职院校300名学生手机过去七天用电量情况的调查,笔者发现微信的使用频率占比远远超过其他的App。(微信66.7%、腾讯视频9.3%、QQ5.1%、手机淘宝1.7%等)那么能否利用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做抓手,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提高高职思政课的抬头率,使高职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进而打造出高职思政课信息化智慧课堂正成为每一位高职思政教育者亟须解决的课题。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并进行优化继而结合高职思政课教学自身的规律,使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一、更新理念、充分重视新媒体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保持教育理念的“新常态”是高职思政课教学之根本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笔者认为新媒体之所以“新”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技术形式新,广义上讲包括网络、数字电视、移动手机类等相对传统媒体而言都属于新媒体(含自媒体),甚或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新的信息载体,即如书籍一广播一电视一网站一微博一微信一小程序……则后者对前者而言都是新媒体;二是理念新,对比技术创新,理念的革新更为重要,因为新技术本身并不具备改变社会的能力,而引发社会变革的是使用新技术的人。并且教育理念会直接引导教学行为,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这就要求高职思政教育者要时刻关注新时代下媒体的变革,以保证在教书育人的理念上能与时俱进、辉光日新。同时还应注意到新媒体作为当今最先进、最活跃的传播手段和工具,已经越来越快的融人到包括教育在内的人们的各种生活方式之中,而作为牢固坚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职思政教育者必须要抓住一切宣传正能量的传播媒介,绝不能在新媒体这个阵地上失声、缺位。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适应、驾驭新媒体的能力。
  (二)结合高职思政课的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助推力
  高职院校一般以职业技能和应用技术操作为主要培养方向,故而学生对思政课往往重视程度较低,另外许多高职生由于基础较差,导致学习上缺乏自信心、目标不明确,学习依赖性较强、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加之高职思政课教师一般授课班级较多,师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育人效果。那么能否利用新媒体的特性来扭转这些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新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性,新媒體在本质上偏重去中心化、着重人人参与,这也是新媒体的核心——思维革新,而这种多向性思维传播恰好也正符合了马斯洛需求的尊重层次。高职生虽在学习自主性上较弱,但学习情绪化高,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有学习激情。而新媒体的这种交互性的特点不仅能极大地使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相互交集,更可以把教学、学习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中去。以学生喜欢的竞争益智类答题小程序为例,教师不妨以严肃的游戏化学习为标准,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把兴趣转移到学习上,进而激发学生的满足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继续取得成功的需要渴求,更可促进其进一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沟通距离。其次、新媒体具有便捷的即时性与共享性特点。而云班课、慕课等目前思政课教学较热门的教学手段,在现实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往往仅限于课堂和有限的课余生活,学习持续性和黏合度并不强;但新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仍以小程序为例,小程序不需下载、挥之即用,用完即走,不占手机内存,适合低频及广泛支持任何机型线下应用的特点正符合广大师生的需求,且小程序开发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后期维护容易方便等特点更为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试想一位教师或学生在某个休闲时段将某个突发灵感的学习感悟轻而易举地用手机及时分享时的心情会是如何呢?最后、新媒体在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这使其在内容选择更突出个性化。如今互联网信息正呈现出海量化发展的趋势,这导致新媒体在信息源和载体上也呈现出碎片化发展。但笔者认为知识的碎片化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独立思考辨别等逻辑能力,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完全可促使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逐步积累成为自身科学的价值观体系。可见,新媒体对现时高职思政课有着很强的助推作用,只要合理利用好新媒体可以充分调动起高职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使之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使党的方针、政策、精神深入进其头脑。
  二、明确新媒体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定位
  新媒体虽然能在技术层面引发未来教育方法的重大变革,不过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新媒体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这是因为高职思政课肩负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灌输进学生的头脑,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并理解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树立对中国梦向往追求地理想信念的主渠道任务。随着近年来各方面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核心课程的地位日益彰显。但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其政治性的首要位置,必须突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坚持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精神。这就意味着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下功夫,继而在课堂更好的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学生能科学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这些深邃的思想理论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目前的新媒体所不具备的,因此新媒体只能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但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却可以给高职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带来启发并进而促使思政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以往高职思政课过多地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了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表现上往往把课堂变成“满堂灌”,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个人知识和风采的舞台,其后果就是表面上课堂效果“很精彩”,但学生的知识获得感却很差,造成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讲授,失去了自我学习的乐趣和动力,最终只能使学生感到思政课空洞枯燥、乏而无趣。“学起于思”,要想使学生拥有分析思考能力,从学会达到会学、达到学习认知的主体,进而达到把正确的政治思想自觉地移植到自身的头脑中去,新媒体恰可成为高职思政教师借力的工具。而如何能有效地利用好新媒体这个辅助工具?就要求高职思政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定位,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课程导入等教学环节,而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黏性进行串联,并利用新媒体的持续性与交互性对教学质量及教学后续进行跟踪测评。相信这种因“新”利导会使教师“教”的外因能高效地激发起学生“学”的内因,继而更好地保证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教师无法替代学生阅读、思考,但新媒体却给了我们实时了解掌握学生的疑惑、兴趣所在搭建了平台,并为高职思政课教师自我素质提升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新媒体与高职思政课教学融合的措施及建议
  (一)建立完备的高职思政课新媒体教学机制
  要认识到新媒体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并不仅是依靠单个思政部门、教师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需要整个高职学院自上而下有一个通盘的规划设计,因为其在实践中会涉及党、政、人事、后勤、学工等多个部门、多个领域。比如利用新媒体教学会占用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精力,如何认定;新媒体教学的课时量如何核定;各专业间课程如何结合协调;信息安全如何监控;新媒体教学的激励奖惩制度如何制定等等大量事宜都非一个部门能解决,所以要做好二者的有机融合必须要有一个完备的机制做基础。
  (二)加大高职思政课新媒体教学的推广宣传与学习培训力度
  新媒体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思维理念的革新和转变,其根基必须建立在对新媒体学懂、会用这个前提条件上。但目前一些思政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年龄偏大、职称已评、家务繁重等)对新媒体教学缺乏主动适应的动因,部分青年教师包括一些领导在内对新媒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知半解,甚至存在畏难心理等都会导致高职思政课新媒体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加大新媒体信息化智慧教学推广、学习的力度势在必行。同时还要针对现有年龄段高职生对新媒体的兴趣需求集中点进行了解掌握,以保证学习培训能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还要求思政教师对小程序、直播、短视频;包括AI、语音合成、弹幕交互、碎片表达等新媒体媒介生态升级下的新现象和新的表达模式扩展做到实时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拉近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情感的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其思想变化,才能丰富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學质量,才能最大程度上将党的方针政策、思想精神入脑、入心。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率先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
  众所周知,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面对学生的现实困惑和发展需求,思政课教师可以运用提出一系列问题的方式引导教学,以理论的逻辑力量吸引和征服学生,有助于激活学生、深化教学,澄清困惑。在此过程中,新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运用手机App,教师在此平台上提出问题,学生参与式互动,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另一方面使广大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升了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运用新媒体提前布置预习任务、提供学习材料,方便学生随时进行思考,使思政课课堂成为叙事课堂、行走课堂;师生之间也可互换角色,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在新媒体平台向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即时教师的回答,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关怀。俗语有云:“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思政课教师通过这种随时问题式引导、参与式互动、情感体验等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达到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目的。
  (四)强化新媒体的资源建设
  新媒体教学离不开新媒体的资源建设,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学资源和知识传递等多向性拓展,教室成为学生唯一学习场所的固有模式必将被打破,因此新媒体资源建设已是时不我待,教室VR技术、AR、AI、信息源扩展等都会在不远的将来走进现实。另外资源建设时应注意要具有前瞻性,在引进相关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要对教学区互联网线路构架、生活区资源共享点设计、校园环境布局等进行综合考量,以使新媒体信息化覆盖能达到最大优化。
  总之,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机数一体化的新媒体教学必将成为未来高职思政课教学主要的发展趋势,这也要求每一位高职思政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掌握网络信息的运用能力,提高自身素养,以更好地融人到今后高职思政课的新媒体教学中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