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师范学生思政工作与音乐教育融合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深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在融合探究中,要充分挖掘音乐艺术公共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与思政课形成互补;在思政课中有效融入音乐教育,实现课程融合;多措并举,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实践统一。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和音乐教育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且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师范学生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积极探索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可以促进思政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深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当前高职师范学生思政工作现状分析(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了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高职师范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内音教、学教、小教、语教等8个师范专业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分析,并与部分思政工作者做了交流,掌握了高职师范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些现状。
(一)思政教学手段和形式单一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思政课堂教学仍以灌输式的传统理论教学为主,传授的知识枯燥、深奥、空洞,并且实践学时设置较少,导致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现象。这种说教式的思政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和排斥心理,但又迫于考试过关的压力,只能是被动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导致课堂上学生学习参与度很低,师生互动不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及艺术学科契合度低
问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师范专业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没有与自己的专业或者大家感兴趣的艺术学科很好的契合,导致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中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个人素质修养的提升以及毕业后个人的社会成长上没有任何帮助。
(三)对于思政工作与音乐教育融合的认识偏误
在与思政工作者交谈中我们发现,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音乐教育与思政工作融合在认识上存在偏误,他们理解的音乐教育与思政工作的融合,就是在一些音乐活动比如歌唱比赛或是文艺汇演后,让学生写写报道,谈谈感受,进行思想总结就行了。殊不知这种形式往往流于表面,很难引起学生思想上的积极共鸣与反馈,导致音乐教育的效果难以真正地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二、高职师范学生思政工作与音乐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导向
思想政治理论比较抽象,在学习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而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本身就具有德育、智育、美育的功能,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生接受度高,刚好能够弥补思政教育的不足。因此,积极探索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必将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现实的必要性
在高校思政教育新导向的影响下,部分高职思政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音乐教育是思政课进行改革的良好辅助手段和方法,但由于自身的音乐素养有限,导致思政教育难以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上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对于以后会成为中小学教育主力军的高职师范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思想虽然日趋成熟,但社会阅历较少,鉴别能力有限,很容易被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所误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能让他们乐于主动接受的艺术教育形式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鉴别能力,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形成良好成熟的三观。
三、高职师范学生思政工作与音乐教育融合探究
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是在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将两者有效地融合能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有很大的探究空间。
(一)充分挖掘音乐艺术公共课程的思政功能,与思政课形成互补
在高职师范学生的音乐艺术公共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充分挖掘音樂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与思政课形成互补。例如在音乐欣赏课民族器乐赏析章节,我们可以从河南舞阳墓葬出土距今约9000年新石器时代的骨笛、浙江河姆渡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的埙讲到“吹、拉、弹、打”四类民族乐器的演奏,并结合当代时事政治,欣赏新创作的表现“一带一路”思想的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梳理民族音乐与中国历史、中国情怀、中国精神的内在联系,发现在民族器乐发展的进程中记载着的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历代文人的情怀,了解当代民族音乐家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让学生在民族音乐中体验其独特的意境美、鲜明的民族风情和不屈的民族气节,从而让他们由内心升腾起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二)在思政课中融入音乐教育,实现课程融合
高校课程改革的新动向、新趋势就是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资源无边界融合。在新形势下,各大高校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尝试进行课程融合教学,例如同济大学的城市阅读课程中,老师要求学生不仅要会画图纸,还要懂城市文化、民族历史以及文学知识。上海大学由社会学和音乐学两个专业的老师共同主讲,思政课老师穿插主持的一堂名为“国歌如何一路走来”的“音乐思政课”,让学生感到热血沸腾,爱国热情高涨。事实证明,这些课程融合地尝试,让原本冷冰冰的专业理论知识变得更加鲜活,具有生命力,不仅在形式上让学生感兴趣,也在无形中为他们传递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尝试也为我们的思政课与音乐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尝试思政老师和音乐老师共同备课,在思政课中巧妙融入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内化思政理论知识,实现思政与音乐教育的有效融合。首先思政老师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出合理的学期授课计划;然后由音乐老师与思政老师共同备课,探究在每个授课章节安排合适的音乐作品辅助教学内容地实施;最后在思政课堂教学中,音乐老师可以提供音乐资料,由思政老师完成整个教学内容,也可以尝试让音乐老师直接参与思政课的部分教学环节。例如在思政课实践篇之社会实践项目中,可以结合本地“小平故里”的特色,在带领学生参观邓小平故居的过程中,由思政老师讲授邓小平的政治思想理论、回顾伟人邓小平的生前事迹,学生则从自身感受出发讲述改革开放带给我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中间穿插音乐老师对《春天的故事》《小平您好》《小平之歌》等歌颂小平的音乐作品的分析讲解及示范演唱,实现思政教师、音乐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共同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同时共同缅怀革命先烈,唤起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意识,并时刻铭记作为师范学生所肩负的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树立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争做时代新人、实现新时代中国强国梦的远大抱负。 (三)多措并举,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实践统一
在高职师范学生教育中,如果能联合多方教育力量实现思政与音乐教育联动机制,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多渠道拓展教育平台,多措并举,共同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政工作的实践统一,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要结合多方教育力量实现联动机制。可以结合院系学生干事、专职辅导员、兼职班导师、思政课专业教师以及艺术课程教师等多方力量,多管齐下共同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实践统一。比如定期组织思政音乐艺术教育沙龙,由专业音乐老师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艺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音乐艺术修养,打造高素质的双师思政教师队伍。对于艺术类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修养。这样,多方优势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知识融合,有效突破现阶段高职思政工作教育形式的禁锢,促进思政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将用音乐教育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理念转化为彻底的实践。
其次,要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为了实现音乐教育与师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利用传统节日和特殊运动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音乐艺术活动,比如大合唱、广场舞、配乐诗朗诵、诗词吟诵、校园歌手赛等,在课堂教学外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音乐艺术的机会,使他们更大程度上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达到提升思政修养和水平的目的。
最后,还要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好校园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电子屏等媒介进行思政宣传,让同学们耳濡目染,在生活中不断受到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并逐渐内化为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高职师范学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职师范学生教育过程中,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发挥二者对学生良好政治品质的共同塑造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能担當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教育新人。
参考文献
[1]王传芳.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J].北方音乐,2017(11).
[2]张振岳,兰萌.论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6(5).
[3]吕锦航.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融合及运用[J].中文信息,2018(8).
[4]王传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意义及路向探析[J].梁广东艺术教育,201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