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由于高校责任意识教育匮乏,思政教育对社会责任的解读产生了单方面灌输的误区,并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高校学生表现出缺乏人生信仰与目标,漠视家庭责任与义务,个人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弱化,功利主义明显,社会责任淡薄等一系列问题。现针对类似问题具体分析,谋求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路径,希望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完善有所助益。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意识;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1-010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4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然而大学生普遍责任意识却并未与时俱进。部分高校学生存在责任意识淡薄和模糊的现象。为此,需要积极探讨在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意识发展现状,总结了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关联因素,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意识的培养路径研,以便为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供理论参考。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发展现状
  (一)缺乏人生信仰与目标
  在就业压力或学业力的驱动下,多数高校学生很难精准定位自身的社会价值。面对多种外部压力因素,多数学生很少规划自身的人生定位。在缺乏发展目标的情况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领悟能力逐步淡化,最为本质的人生信仰有所缺位。而当人生目标和信仰缺失之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更加弱化,表现出对于人生发展的盲从。
  (二)漠视家庭责任与义务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最为根深蒂固的责任意识。而当代大学生往往在孝道方面缺失了责任意识。对于父母的养育不知感恩,对于家庭的付出仅为学业成绩。普遍调查显示,多数高校学生仅在缴纳学杂费,抑或索要生活费的时候,才会主动联系父母双亲。这样的现象无疑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漠视家庭责任与义务,是缺乏责任意识的客观表现。
  (三)个人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弱化
  责任意识首先應当表现为对身边周遭事物的主动维护热忱,而并非他人道德绑架的制约。其中存在一种主动性,更加倾向于集体责任意识的表现。而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强化度极高,几乎占据了大学生的所有思考维度。学生对于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不重视,反而更加关注自身的既得利益。当国家和民族利益成为并不重要的考量范畴,也足以说明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已经逐步弱化甚至丧失。
  (四)功利主义明显,社会责任淡薄
  在市场经济主导下,普遍社会群体对于功利主义的共识度极高,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在针对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并非主动参与公益活动,而是志愿者身份能够为其增加学分。这种现象恰恰是社会责任淡薄的极端表现,其中的功利主义思想局限性尤为突出。更加是说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足,无法认知自身社会价值的客观表现。
  二、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关联因素
  (一)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活动了解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延续了教学大纲,但是对于学生的思想活动了解程度相对有限。尤其在物质条件逐步丰富的情况下,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来自外部多元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个人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弱化的表现。而高校思政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并不明确,故而在选取思政教育素材时有失偏颇。教学评价与教学方法的契合度不足,才出现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情况。
  (二)思政教育对家庭要素引导并不充分
  原生家庭对于学生的责任意识形成具有先决要素,在父母双亲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后,学生的自主能力逐步弱化。当前的问题是学生父母承担了学生本应自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以至于学生承担责任的主体意识逐步丧失。思政教育虽然以学生主体为教学本位,但对于学生家庭环境的指引和解读并不充分。学生责任意识并未在成长环境中得到家庭支持,故而思政教育对于家庭要素的引导并不充分,严重影响了普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
  (三)思政教育对社会不良风气解读不足
  社会不良风气客观存在,尤其在网络技术不断升级,智能手机成为一种获取外部信息的必备工具后,学生了解社会文化的渠道更为多元。思政教育仅以历史命题为素材,讲解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却并未积极融人当前的社会文化观念解读。当来自网络的不良社会文化侵蚀学生的学习环境,必然形成与思政教育相左的责任意识解读误区。此时,思政教育对于不良社会风气的解读并未深度发掘,仅以简单的正确与否给予评价,并不足以支持学生的辩证分析和真实感受形成,故而责任意识的形成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责任意识表现较为薄弱,虽然其中的连带因素较多,但思政教育活动也必然存在教育方法不足的问题。结合多年思政教育经验,可以发现大学生责任意识并非教师可以强加的思考方向,而是自发形成的责任感知。同时虽然理论引导可改变学生一时想法,但无法真正培养出以责任意识为依托的实践行为。故而,建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两点基本原则:
  (一)主动引导,自发形成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虽然与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存在必然联系,但本质上这种责任意识存在自发性特征。假设强加干涉大学生对责任意识的文化积淀与心理认同,反而容易牵扯出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思政教育活动中更应当引导学生明确自身责任价值,而并非将这种责任强加于学生。也只有大学生能够从心理层面接受自身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方能令责任意识更为持久和巩固。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必须要主动引导学生对于责任意识的思考,乃至推导和演化出最终的责任意识行为表现。但更加需要确立学生自发形成责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方能真正触及学生心理层面,加强大学生对于其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法律责任等等责任意识的主观认知与共识。   (二)理论牵引,实践指导
  责任意识并非单纯的思想认知,更加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加以提炼。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倾向于考评分数对学生责任意识的衡量。然而即便学生能够在答题中表现出责任意识的想法,也很难真正将这种责任意识迁移至日常行为中。限制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构建责任意识的因素较多,但本质上也是思政教育活动拘泥于课堂的表现。只有将学生带出课堂,融人责任意识培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主导责任意识的具体行为不断迭代和衍生。故而,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固然需要理论牵引,但更为重要的实践指导。只有在日常行为中逐步培养和训练出的责任意识,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责任意识的看法,并最终养成对于生活、学习、社会行为等多种细节的责任意识与表现,达到思政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最终目标。从责任意识的理论认知到实践行为的跨越,也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侧重点,对于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将起到深远影响。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
  (一)构建责任意识教育评价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必须注重对于学生思想活动的广泛收集。从而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思想动态变化,为指导后期思政教育内容的规划提供参考范本或数据。在构建责任意识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可从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理论答题思路、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等多方面做出评价。为每位学生设定单独的责任意识档案,记录学生在诸多实践活动中的责任意识表现,抑或学生反思后的范文等等,均可作为评价学生责任意识的一种原始素材和资料。全面分析这些反馈信息,可增强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活动规律的把控,明确学生对于责任主体认知的误区,方能在后续教育内容中引入更为健全的学习范本或案例,为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铺垫基础条件。
  (二)引入家庭教育行为指导分析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大学生普遍责任意识弱化,与家庭成长因素存在必然联系。培養学生的责任意识,不能单凭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己之力。引入家庭教育行为指导分析,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家庭环境剖析。可直接将学生在与父母双亲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案例带人课堂,由思政教育的观点对其行为做出客观评价。同时也要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作为双向评价机制,分析特殊案例中学生责任意识或行为不当的表现机理、归因、以及可以改善的方向。当学生从第三视角审视自身的家庭责任行为时,才能客观的对自身责任行为产生终极评价,而后对父母溺爱产生更为清晰的心理认知。在大学生能够了解自身家庭责任行为存在误区或偏差后,可在校内外广泛开展亲子公益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这样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对于完善健全的家庭关系具有指导作用,可支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确家庭责任的表现形式,并最终从家庭责任演化为社会责任,形成更为健全的家庭与社会责任的承担意识。
  (三)加强思政教育活动干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果仅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则很难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由于课堂教学极为理论方向的学习,而并非绝对意义的实践行为,学生即便了解了自身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在实践行为中有所表现。这种从理论教学到实践参与的跨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善的方向。故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思政教育活动的干预效果。通过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客观认知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与内在机理,方能从理论认知到行为实践产生“行知合一”的教学成果。在这样的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首先需要言行一致、言传身教,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自身的责任行为,乃至在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成长。让学生的责任意识成长作为更有利的教学资源,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最原始的责任意识教学素材,发挥标杆带头作用,令更多大学生发自内心的效仿和学习责任行为,养成责任意识形成的良好习惯。
  (四)开发社会多元文化教育形式
  大学生之所以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弱化了集体意识,形成了更强的功利心,失去了对于社会责任的客观认知,就其本质因素便是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如果高校思政教育刻意规避类似文化内容,实则已经丧失了对于学生的第一责任教育培养路径。与多种不良文化纷争抗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改变学生不良责任观念和想法的必然教育重点。同时,由于不良文化多来自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把握时代发展契机,有效运用多种网络技术,为学生净化网络学习资源,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责任意识教育资源。尤其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摒弃部分价值引导方法,诸如对学生学分的奖励,抑或为学生提供的物质奖励。这些奖励才是功利化主义的间接因素,并不利于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形成。故而,开发多元化的社会教育路径,需要甄选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方法和资源,相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改变能够在更为艰巨的任务中逐渐培养,能够最终形成主观责任意识。剔除不必要的教育诱导干扰,让学生自发性的产生责任意识,并履行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命题,为了化解家庭成长环境的干扰,规避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需要加强针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构建责任意识教育评价体系,引入家庭教育行为指导分析,加强思政教育活动干预效果,开发社会多元文化教育形式。进而积极改善当前的思政教育环境,达到预期的责任意识培养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