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观察景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写景作文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难点,笔者在指导学生历经春、夏、秋、冬四个模块写景作文训练中,深深感到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观察中做到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在写作时才会写得有序、准确、生动。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好学生观察景物呢?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顺序观察;反复观察;联想;细致
一、多种感官参与,细致准确观察景物特点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这话同样适用于景物观察。因为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这就需要多种感官参与,但平日学生习惯于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难以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立体感和生动感。
我常以朱自清的《春》给学生举例,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再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这正是多种感官参与的结果。
因此在带领学生观察景物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用眼看,抓住景物的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在形状、颜色、数量、质地、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
比如在“诗意春天”模块,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春天,学生的眼睛是敏锐的。下面是学生马林眼中的桃花:“看看这些桃花,由五片花瓣组成。花瓣红里透粉,粉里透白,晶莹剔透。开放时间长的花瓣由粉变白,白如小雪;未开放的花瓣粉红粉红的,一片片拥抱在一起。”而王菲眼中的玉兰花则是:“盛开的玉兰花,紫色的花瓣儿伸展开,像身着紫色衣裙的仙女在跳舞。玉兰花雄性花蕊有很多,像许多调皮的小虫子聚在一起;雌性花蕊的形状很像菠萝,有着菠萝一样的小刺刺。”观察多么准确!
除了用眼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用舌尝,多方面反映景物特点。
比如在“秋之感悟”模块训练时,我引导学生不仅用眼仔细观察秋叶、菊花、田野、果园,还指导学生用鼻闻闻菊花的淡淡清香、不同的水果香;用手抚摸各种果子的表皮;用耳倾听风吹树林的瑟瑟声;用嘴品尝果子的味道等。由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所以观察到的秋天准确而又多彩。
二、指导学生在观察时要展开合理、生动的联想和想象
作文的特质决定了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不应是逼真地再现事物,而应是审出对象的美。因此,在训练学生观察时,我要求学生要学会运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发现对象的“美感”。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活泼的审美欣赏,主要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完成的。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经常指导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開生动的联想:由眼前的景物,你仿佛联想到了什么?比如在指导观察夏日荷塘时,我指导学生分别思考:由眼前的白荷花、红荷花、圆圆的荷叶、荷叶上滚动的露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由白荷花的亭亭玉立、含苞欲放,想到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丽脱俗的仙女,正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大自然;由像火一样红艳的红荷花紧紧地拥挤在一起,想到了犹如在水面上烧起的团团的烈火;由荷叶微微摇动,上面的小水珠滚来滚去,想到了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在滑滑梯。
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观察的景物,如果你就是“那景物”,你会做什么?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度物之心”。如看到迎春花在春风中拂摆,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的:如果你就是那美丽的迎春花,你在春风中会做些什么?学生有的说在热情地迎接春姑娘,有的说在向路人炫耀自己美丽的身姿,有的说正在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
指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时,一定要注意合情合理,有据可依,形象优美,不可胡思乱想。实践证明,只有在观察时展开生动的、富有美感的联想和想象,习作才能生动。
三、指导学生注意选择好观察点,运用适合的顺序观察景物
观察景物需要选择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在实践中,我主要指导以下几种观察方法:
移步换景,即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观察角度也不断变化。在带领学生外出观察时,我总是先指导学生选好观察点,然后再随着立足点的移动来观察见到的景物。比如在观察诗意春天时,我指导学生按“校门口——学校东边——广场——广场南边”的顺序,移步换景,将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
定点按顺序观察,即在同一观察点,按一定顺序观察,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由整体到部分,或有部分到整体等。比如在观察夏日荷塘和秋天的果园时,我指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观察,学生笔下的景物层次非常清楚。
跟踪反复观察,即随着景物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连续观察,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如在观察夏日晚霞时,我指导学生按“日落前”“日落时”“日落后”的观察顺序跟踪反复观察,观察晚霞随时间的推移发生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再如学校门口有几棵大柳树,随着四季的推移,我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不同变化:春天,观察它生机勃勃的形态;夏天,观察它郁郁葱葱的姿态;秋天,观察它落叶纷飞的动态;冬天,观察它傲寒挺立的斗姿。
四、用心灵体悟,在观察中融入真情实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寄托着作者的心灵感受。
学生在观察景物时,我常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不同情感。春天,引导学生欣赏春天景物的勃勃生机、万花的千姿百态;夏天,观赏夏天景物的欣欣向荣,夏日荷塘的美不胜收,朝霞晚霞的绚丽多姿;秋天,欣赏菊花烂漫、黄叶飘零、硕果累累的美;冬天,观赏白雪皑皑的圣洁,窗花、雾凇的神奇美妙……只有学生由衷地热爱眼前的景物,才会呈现出不同的美。
在激发学生真情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感悟。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秋天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眼前的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呢?学生在文中写道:“望着眼前的硕果,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要想收获人生的果实,不也是要精心管理与付出吗?”“为了收获自己的硕果,我们只有抓紧现在的分分秒秒去努力,去耕耘,只有经过春的播种、夏的耕耘,才有秋的收获。”另一个学生在观察了傲霜的菊花后,由衷感叹道:“人生之路是不会平坦的,让我们学习菊花,努力拼搏,绽放生命的美丽。”
以上仅是自己在指导学生观察景物时的一些个人所见,鲁迅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实践证明,只有学生经过以上观察以后,笔下的景物才会有序、准确、生动,才会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6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