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改革力度的增强,体育课程的教学深化的内容有其必要性。体育俱乐部的出现,推动了高校体育工作,促进了高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本文就广东省各告知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其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现存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发展前景深入探讨,愿为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4-004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2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大学生是高层次、高素质的社会优秀群体,其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重要基础。而高职院校其在我国教育机构中的占据重要部分,有其值得肯定的人才培养结果。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文化作为现代校园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文化建设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延伸以及教学形式补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俱乐部通过使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实现了学生生理及心理健康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综述
  (一)体育俱乐部
  主要是以体育运动员或者爱好者为基础,就参与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独立性。其依附于高校现有的各种运动场馆及运动器械,将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相互联系,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的一种体育教学活动。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即课内、课外以及二者相互结合模式。本质上来看,国内高职院校建立的体育俱乐部更多是基于对国外俱乐部形式的借鉴或者模仿,然后结合国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和特色要求建立起来的高校体育组织。现今,我国大部分高校为了将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贯彻和落到实处,逐渐建成或者考虑建立体育俱乐部。从教学体制上来看,高职类院校学生在校时间一般只有3年,而体育课只在第一学年年度安排,以至于体育教学的结果得不到相应的体现,学生的体质也得不到较好的锻炼和保证。
  (二)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特征分析
  1.课内外有机结合。从高职院校俱乐部建立及其发展效果来看,目前已有一段历史,也已经产生了很多积极的作用。俱乐部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高校隐形课程及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作用,进而发挥了学校教育的整體功能作用。
  2.自主宽松的环境。体育娱乐部因其有较强的自主性,能充分将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对学生有超强的吸引力。而且,其学习环境相对宽松,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说教性教学模式的弊端,所以这种锻炼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更加愉快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
  3.开放性管理。俱乐部的建设与推行,使得现代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更具灵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育锻炼强调,体现在管理方式的开放性、学习项目的选择多样性、体育学习的个性发展等方面。根据国外实践经验,在国内高职类院校的体育俱乐部构建过程中,应当建立横向一体化的模式,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联合起来,形成合力以后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员培养向家庭以及全社会延伸,这有利于全体体育事业的发展。从纵向来看,高校应当构建俱乐部教学模式,并且结合训练、群体以及竞赛与科研于一体的管理架构。同时,结合上述横向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建成纵横向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性,自由度比较大,有利于促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意义
  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教育理念是以生为本,这促使体育教学逐渐围绕着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而进行。体育教学的目标也逐渐往引导人、锻炼人、培养人及发展人的方向发展,且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为主导,促使体育教学更加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需要。高校体育俱乐部向学生传播“终身体育”的理念,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但强调了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了解必备体育常识、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重要性,而且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其发挥作用,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实现了科学有效的对接。
  二、广东省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开展以来在提升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影响和制约着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一)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通过对广东省各高职院校学生其喜欢的运动项目所做的调查结果表明,有18项体育项目受到学生的喜爱,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网球、武术、瑜伽、毽球、游泳、散打、太极、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跆拳道、拉丁舞、社交舞、定向越野、形体训练,而广东省各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开设项目却仅有篮球、排球、足球、网球、毽球、瑜伽、游泳、散打、太极、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社交舞、健美操、跆拳道、定向越野,还有好几个学生喜爱的项目没有开设,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体育设施、器材及师资力量不足,从而使形体训练、拉丁舞等体育项目不能直接开设,也有的项目(如瑜伽、网球)开设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是影响广东省各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重视课内俱乐部忽视课外俱乐部。在调查的多数开设体育俱乐部的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比较重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开展,而忽略了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设,并且学生对体育指导教师的满意度也不高,具调查,有约73%的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指导工作表示不太满意。而在没有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处在无组织的状态,没有得到较好的体育指导,严重阻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俱乐部场地设备及经费不足。此项调查是针对广东省17所高职院校进行的电话访问,其中有15所高职院校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到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配置的标准,但其选配类的达标率较高,有2所高职院校完全达到了该标准。广东省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达到了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标配中的选配类标准,换言之就是,其没有达标的配备都是在必配场地上。必配场地的缺乏,意味着很多传统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的场地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势必会导致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四)缺乏促进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方针及措施。体育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对体育事业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是我国体育事业尤其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有力保障。所以,高校体育发展方针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对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目前出台的体育法规中关于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方针政策非常少,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
  三、广东省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方向及建议
  (一)完善选课方式。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所以,要构建符合当前体育俱乐部教学课程的选课机制,并有效协调体育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具体来讲,高职院校要制定并推广体育俱乐部的选课指南,让学生提前了解学校即将开设的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在课程设置、任课教师、上课地点、教学内容、考核方法、授课时长等信息的需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课程。另外,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选课平台,使学生通过计算机、校园网进行自由选课,突破了原有班级、专业、院系方面的限制,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而且,学校要对学生的人数、和具体项目进行确定,并按照教学条件进行合理分配。
  (二)加强俱乐部的管理。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的体育教学管理对策合理调整,并深刻落实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将体育俱乐部督导小组、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和在教学管理中的责任与职权进行明确落实。高职院校要制定符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指导方针,并让各部门之间加强配合,形成共管齐抓的优良局面,对高职院校相关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合理变动或调整体育教学管理机构。按照高校发展的实际,将体育俱乐部的教学管理目标进行明确,按照体育教研的情况及项目分类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开设一些新兴项目,以此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对课时、教学考核指标、项目内容等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构建实用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工作中,要积极构建实用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确保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能够长久。总之,培养高水平的实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形式的应用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及时调整相关教学,以确保体育俱乐部项目可以符合各专业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其他建议。对广东省高职院校的體育俱乐部设备进行改进完善,尽量开设高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体育俱乐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其终生体育意识的树立。高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或进修,拓展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也可以聘请一些高职称的专家导师定期对教师进行指导或沟通交流。开拓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资金渠道,积极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力量发展体育俱乐部。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俱乐部的内容丰富多彩,目标多样,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俱乐部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学生锻炼以及素质和技能训练,并且进一步拓宽教学渠道。同时,将体育俱乐部的建立目标明确化,通过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和落实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体育娱乐部在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建立快乐、多元化以及终生体育教学体系而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6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