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羽毛球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羽毛球俱乐部是一群学生,他们组织学生的共同兴趣和爱好,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本文研究了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我国其他高职院校羽毛球协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羽毛球社团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a)-0060-03
  随着对大学生体质的不断强调,高校体育协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时期。大学生协会是一个学生组织,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愿组成。1991年版的“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将“学生社区”定义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自由组织,这可以打破成绩,部门和学校的界限。目的是团结具有相似兴趣和兴趣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发展自己的专业,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丰富课余生活。羽毛球运动由于没有身体的直接接触,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羽毛球运动规则简单,易于学习,深受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喜爱,羽毛球俱乐部的建立,使更多的大学生有了交流和交流的平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但是,羽毛球社团的发展,现在正处于初级阶段,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优化高职院校羽毛球社团开展现状体系,本文调查了五所高职院校,社团干部共26人,社团成员240人,通过调查与走访后发现高职院校羽毛球社团存在的问题诸如经费不足、指导老师缺乏、羽毛球社团校内外交流活动开展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也为其他社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
  1  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现状研究
  1.1 高职院校羽毛球认知调查与分析
  羽毛球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竞争力,以其独特的运动价值在大学生中越来越受欢迎。羽毛球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校园内众多学生的喜爱。
  羽毛球俱乐部在羽毛球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羽毛球俱乐部。在一些高校,羽毛球社区已经成为一个明星社会,同时,它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校园和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增强了学生交流的范围。帮助学生开拓他们的视野,帮助学生培养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提高他们的技能。
  通过调查后发现,多数成员对羽毛球发展历史并不了解,社团内部也没有羽毛球文化历史知识讲座,也没有老师定期对社团成员进行理论讲解,社团干部对成员的指导多数停留在羽毛球技术打法的指导,缺乏理论和文化解释。也无法获得相关渠道。
  1.2 高职院校羽毛球协会的组织与管理
  通过调查五所高职院校社团负责人得知,羽毛球社团是在学校体育教研室进行挂靠,每年都要向学校体育教研室以及团委进行申报和审批,社团内部的组织机构有:“宣传部、组织部、外联部”等部门,社团内部成员不足50人,各个院校的羽毛球社团每学期都会组织校内比赛,每两年会组织一次跨校比赛,多数成员只有在比赛时才会参加社团活动。
  协会干部是协会的核心组织,协会干部应选择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协会的管理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协会的干部以各种方式生产。然后由上届社团干部和社团成员投票选举产生,少数高校由上届社团干部直接决定。
  1.3 高职院校羽毛球协会新方法的调查研究
  纳新是社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走访得知,高职院校纳新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法:在校园的主要道路上进行新的宣传。第二种方法:在新生宿舍楼进行宣传。第三种方法是推广校园广播平台和校园微信公众账号。部分高校采取两种或者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纳新[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多数新生出于对羽毛球的兴趣爱好而加入社团,少部分同学为了综合测评加分,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也有部分新生初入大学,对很多事情感到新鲜与好奇,盲目跟风选择,绝大多数新生对羽毛球具有浓厚的兴趣,个人兴趣爱好的选择是绝大多数新生加入社团的主要动机。
  从调查的结果以及向各个高校主要社团负责人采访中得知,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后,随着对羽毛球兴趣的减弱,从纳新时的百人到后期的20~30人,会员流失现象严重,此外,除了作为俱乐部干部外,高年级学生还继续参加协会。严重制约了羽毛球社区的发展,也造成了社区成员的大量流失。
  1.4 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教练指导情况调查
  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离不开教练的指导。但是,教师没有帮助协会指导的实质意义。但是喜欢羽毛球的老师是社区教练。
  羽毛球社团的發展需要专业的羽毛球老师进行指导,要真正发挥羽毛球指导老师的作用,在调查的这五所高职院校中,没有选择,任命和评估羽毛球社区教练的系统。绝大多数羽毛球社区领导找到了相关的老师,并且老师达成了口头协议,指导社区,青年团还没有把任命书送到教练甚至档案中。高校对社团指导老师不够重视,社团老师都是义务指导社团,对社团老师的指导不作为考核、晋升等评定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引导协会工作的积极性,提升老师的积极性[2]。
  1.5 高职院校羽毛球协会资金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第一种是在纳新时向新生收取会费,大部分羽毛球社团收取的会费是每人15~20元,通过收取会员费很难维持羽毛球俱乐部的正常活动。第二种是学校拨付经费,而学校拨付的经费也很有限。第三种是羽毛球社团负责人向社会企业拉赞助,很难获得资金赞助。各个高校并没有下发文件或者政策鼓励学生组织参与羽毛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与活动奖品象征意义占了主要部分。   羽毛球俱乐部的费用主要用于宣传比赛,购买荣誉证书和奖品,并从面试中学习。校内比赛通常在200~400元之间。大多数学院和大学资金不足,但通常绰绰有余地制作游戏。
  1.6 高职院校参加羽毛球俱乐部学生活动数量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五所高职院校调查得知,多数新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羽毛球,属于初学者,占70%对羽毛球运动感到新鲜与好奇,其次,了解羽毛球的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25%。属于较高水平,调查的人数中没有二级运动员以上水平的学生,多数学生是第一次在场馆中打羽毛球。
  羽毛球社团成员对羽毛球了解情况几乎很少,多数成员因为刚接触羽毛球,对羽毛球发展的历史并不了解,大多数成员没有观看羽毛球比赛的习惯,他们很少关注羽毛球相关信息,也没有参加羽毛球比赛。每次去社团基本上是凭借兴趣爱好,一旦学习兴趣降低,社团成员就减少去社团的次数,随着时间的流逝社团成员就会大量流失。
  2  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与提升的对策
  2.1 加强指导教师对羽毛球界的指导
  通过调查后发现,各个高职院校均没有将羽毛球指导老师纳入到日常工作量中,也不作为老师升职考核的渠道,老师都是义务指导,极大的降低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学校要聘请羽毛球专业老师作为羽毛球社团指导老师,将社团老师指导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量中,为社区教师发出聘书,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估,真正发挥俱乐部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
  2.2 高职院校应加大对羽毛球俱乐部的投入
  通过调查后得知,羽毛球经费远远不能满足社团的活动,这五所高职院校均会在纳新结束后的第二周或者第三周进行迎新比赛,比赛仅限新生参加,在五一前后会举行面向全体师生的比赛,而校外比赛基本上每两年会举办一次,原因是资金不足。导致比赛规模与影响力有待提高。
  2.3 高职院校羽毛球俱乐部应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刚进入学校时就很有动力。大学生积极性降低,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变得流于形式,社团成员也逐步流失,基于此,首先,羽毛球界应引入综合评价点,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羽毛球社区活动。其次,社团指导老师以及社团干部要积极组织开展羽毛球活动,丰富多彩的比赛,如“三人制、半场比赛、团队比赛、内部比赛”及其他兄弟院校进行大学生羽毛球交流比赛,提高大学生羽毛球技术水平,邀请羽毛球运动员以及专家学者进行羽毛球知识讲座,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联系羽毛球协会和社团老师,积极争取考试裁判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羽毛球社团大多数是由学校的学生处主管,受校团委的直接领导,社团干部的产生是通过竞选,由本届社团干部和成员投票产生,少数高校由社团干部直接任命。
  大多数新生对羽毛球有浓厚的兴趣,新学生加入羽毛球社区的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羽毛球俱乐部竞争活动较少,不利于协会的发展和会员水平的提高。
  羽毛球社团的指导老师缺乏,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给指导老师应有的工作量。
  羽毛球社团的经费不足。该协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学校补助金,但它也是专门用于此目的;争取企业赞助也是困难重重,虽然新会员交纳了会费,也要上交学校统一管理,并非用于本社团;确保举办日常俱乐部活动和比赛往往绰绰有余。
  3.2 建议
  建议学校社团上级管理部门对社团进行宏观管理,如社团负责人的培训,对工作进行检查,定期对社团干部进行考核。
  建议给乐于为羽毛球社团指导的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指导老师业务水平,并能将老师的课余指导纳入学校的工作量计算之列。社团指导老师要加强与当地羽毛球培训协会的联系,积极为学生争取考取羽毛球裁判的機会与渠道,提高对学生技能的培训。
  建议学校能加大对羽毛球社团经费的投入,希望高职院校每学期能够开展院系,校际的羽毛球比赛。如“羽毛球比赛周,羽毛球比赛月”同时,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羽毛球迷参加比赛,加强羽毛球交流,扩大羽毛球在高校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田慧芬.南京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2] 刘强德.我国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6(3):78-79.
  [3] 吴谋林.南京市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7-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2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