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通过语文发现自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语文的本真: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这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公元2018年金秋10月,我们一行踏上远行的列车前往金城参加小语观摩活动,为期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如果说上帝通过创造发现他自己,那生命就是通过语文发现我们自己。为什么呢,我将从三个方面思考。
关键词:文言文 真性情 批判性思维
一、文言文的启蒙和阅读
要说文言文,先从阅读说起吧。说到阅读,就从《红楼梦》说起吧。王崧舟老师说,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读《红楼梦》,我想了想自己初次读《红楼梦》,是高三的语文课本,可那时,就课本学课本,没有抛砖引玉,课后自己去探究钻研《红楼梦》,只为了分数却没有得到分数。只是记忆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宝玉是个混世魔王……大学明清小说课堂上才算是真正的阅读《红楼梦》。阅读了文言版《红楼梦》,悟透了“好便是了,了便是好。”我却始终不明黛玉和宝玉的前世今生,为何黛玉总是哭,直到在刘恋老师《三生石》的教授阅读课堂上,我才解了疑惑,原来黛玉只为报宝玉前世的灌溉之德,所以她说“我为的是我的心”。我要把这节课教与我的学生,让他们从小读《红楼梦》,并且读文言文的《红楼梦》,秉承中华文化之灵魂。为什么读文言文呢?因为文言文是现代汉语的“亲妈”,文言是儿童精神的活水,汉字代表了中国的文化精神,汉字、成语、修辞、审美……尤其汉字听写大赛复习时,我继古汉语之后又发现了汉字的秘密,借图书馆《画说汉字》和古汉语笔记玩味了很久,只是学业荒芜,如有许慎的《说文解字》会好很多,只有永不停止学习的脚步方可,有一天,学生读过文言即刻明了此意才是甚好!所以,我更要让我的学生传承经典,忠诚祖先文化。推荐书目,文言文阅读。
二、真性情的教师才有真性情的语文
何出此言呢?在管建刚老师的课堂上,我用这三个字形容。初闻“管建刚”这三个字时,是爸爸的一本《不做教书匠》,他说: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可我只是将这些教师名言留在了书本上,直到在管建刚老师的课堂上我才真正领悟的了他的话语。在管老师课堂上,和学生在一起就像和朋友在一起似的,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说得特别干净”、“有没有这个知识,这是一个很高深的知识哦”“哦!你看读书很有意思哦!”“读书就是这么有趣,读书是要动脑子的”……下课了,学生情不自禁的和管老师拍照留念,依依不舍的说再见,他嘱咐学生,要是有一天你们班作文写的好的同学成作家了,我可要把这张照片保存好了,管老师一颦一笑,一笔一画之间都可见真性情,这大概也是学生喜欢他的缘由吧!想想自己,一站上讲台,前人就力劝我,“宁给学生一份好心不给学生好脸色”,所以,老师总是在幸福快乐的时候选择了隐藏性情,让学生有所敬畏,忌惮。时间久了,老师都忘了怎么笑了,老师也只是一种职业的代名词,而不再是幸福快乐的化身。试想,这样真的好吗?生活在批评严厉中的孩子果真成材成器了吗?换句话说,一个人成材成器果真就比幸福快乐重要吗?我为什么不能像管建刚老师一样让孩子慢慢想,想到了再举手呢?我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说,一个又一个说,直到老师考不到他们为止呢?最后,管建刚老师对台下所有老师说:其实,日常生活,教育教学中,任何一个你做的事都值得研究,我想是这样的。就如他在《不做教书匠》一书的后记中写了副聯自勉,“不抱怨,不欺诈,不拖延,也不希望他人这么做。多读书,多实践,多研究,要多带动他人这么做。”最后,我觉得只有像管建刚老师这样有真性情的老师才可有真性情的语文吧!
三、质疑,中国学生所或缺的品性之一
许育建,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带来了一节《比较阅读:一支神奇的笔》,报告《问思教学与比较阅读》。拿到日程安排表的时候,我乍眼发现,只有许育建老师一栏是用繁体字书写的,奇怪,这是为什么呢?直到他上课,作报告,我发现他课件上的语言文字也都是繁体字,与其说是繁体字,不如说是古汉语。他来自宝岛台湾,台湾把语文尚且称作国文,何为国文?意指中国的文化。我是这样解读的,语文,语言文字,最终都要指向中国文化。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许老师在教授《神笔马良》时,他的课件上出现了台湾小学语文课本,台湾的语文课本是竖着排版的,也是繁体字,不像我们的语文课本上下拼音汉字,而是左右汉子拼音,这样做的文化意义何在呢?值得思考。像极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文学马得禹老师上课总是竖着板书,古人风骨大概如此吧!我还是很怀念喜欢的!最后,许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马良是善良的人吗?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设置的特别好!许老师启发学生,原文让皇帝消失得远远地,老师觉得这里怪怪的,大家讨论讨论,还可以有别的做法啊,比如说让皇帝变成一个善良的人……这种质疑经典、课本的做法非常好!有意图的试着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我们大陆的小学生都是一味的就课本学习课本,尊崇教条,理念,没有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这个思想最早在胡适与鲁迅思想比较的著作中有提到,大意是,我从来没有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该走哪条路,我只是说清事实本质,至于要怎么做,要走哪条路自己选择,我是本质的透析者,不是劳苦大众的救世主。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老师,我们的阅读理解都是这么做的,文中的XXX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我们都会围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导学生,很少去批判,质疑不这么做对不对,可不可以,我们“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取向多年以来是这么教导我们的,我们也这样教导学生,此后,要换着思考提问了,先从老师自己做起吧,或者先阅读一些西方的哲学著作吧!康德,黑格尔……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具体到语文而言,其要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教育“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因此,我们更有意要做有灵魂,有思想,有文化的语文老师,把中国的经典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那就从写好每一个中国汉字开始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