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爱,在家访路上延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E时代,网络的出现,使得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更为快捷,但传统意义的家访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能使教师身临其境,更好理解孩子、家长;能更好实现家长、学生、教师三方的有效沟通;促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在新时代,要做好家访工作,教师需着重以下几方面:1.因爱而动,充分准备。2.以爱暖心,助力成长。3.以诚相待,积极引导。4.用心沟通,发挥合力。
  关键词:爱 家访 家校合力
  时至今日,在E时代,网络的出现,使得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更为快捷,如通过QQ、微信就可以进行,但传统意义的家访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教师到学生家中的实地访问,能身临其境,更真切体会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教养方式、沟通方式,以及这些因素对学生成长如个性、行为习惯的影响,更好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其次,家访能更好地实现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的有效沟通。美国传播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经过大量观察和科学研究后提出这样的公式:100%(信息传递)=7%(语言)+38%(语音)+55%(肢体语言),可见,非言语沟通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家访,作为面对面的三方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师将更有效地借助非言语沟通,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水平去感染家长、学生,增进情感交流,深入地讨论孩子在学校、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寻求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另外,走进孩子、家长心灵的家访集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家长的尊重,从而促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
  作为一位有着近30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我对学生的家访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我深切感受到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延续,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的一种表达。教师应满怀着对学生的爱做好家访工作,充分发挥家庭的力量,让家长与教师一道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何满怀对学生的爱,做好家访工作呢?我认为可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爱而动,充分准备
  动机是推动行动的动力。家访的动机是什么?这是每位老师在家访前,需要内心审视的一个问题。家访的动机是因为学生表现不好,向家长告状?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家访任务,为完成任务而家访?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良好教育成效?是为了推卸教育的责任?还是因为对学生的爱,为了学生成长?当家访的动机不同时,教师的家访行为就会有很大差异。当教师满怀着对学生纯真的、无私的爱,作为自己家访工作的动力,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思维、情感,促进教师积极家访行动的实现,才能把家访工作落到实处。
  教师在明晰家访动力后,教师在家访前需充分准备,并制定家访计划。教师首先要先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做到有的放矢。家访不是盲目的串门,不是与学生家长闲谈,而是通过家访,得到家长的支持,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师需要明确每次家访的具体任务与目的,要达成这一点,需要教师尽可能通过日常观察或与学科教师的沟通,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性格、思想品质、人际交往、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学生的优、缺点,寻找帮助孩子成长的最佳切入点。其次,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的内容包括家访时间、地点以及家访目的、内容等。家访计划的制定,有助于与家长有目的性地进行沟通交流,避免交谈的慌乱无绪,同时也有利于家访后的记录、整理以及今后查阅。 再次,做好预约。对于家访,不同家长的心态是不同的,大部分家长持支持、积极的心态,期待教师前来;有的家长对教师家访表示不理解或无所谓;有的家长内心抵触、反感,甚至拒绝教师家访。对此,教师需有所觉察,对于第二种、第三种类型的家长,教师可以陈述家访的目的,争取得到支持,如果家长不欢迎家访,可以暂缓。征得家长同意后,教师一般需和家长、学生商议家访的时间、地点,以确保家访时,教师、孩子、家长都在场,同时商议的过程也体现了对家长、孩子尊重,有效地减少孩子或家长的恐慌、担忧心理,能更好激发家长、学生参与家访的积极性。家访的时间,如果不是处理紧急的问题,一般需考虑家长、孩子都能抽空的时间。家访的地点,一般是在学生家中,但如果有的学生家长出于隐私的考虑,不愿教师到家中,教师也可与家长商议在其他合适的地方,以保证家访在轻松、温馨的气氛中进行。另外,教师也可简要告知家长或学生家访的主要目的,让他们感受到家访的的意义,确保家长、学生投入家访中,以免学生或家长对家访产生错误的看法。
  二、以爱暖心,助力成长
  我的教育工作中,家访是一项常规工作。现在“留守孩”现象越来越普遍,我班的“留守孩”竟占全班人数的20%。相当多的外出务工家长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内心深处更渴望爱。每学期初,我都和其他科任老师对班里留守学生进行全面家訪,并建立专门的家庭联系卡,经常通过电话或网络和外出务工家长联系,让学生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从关爱中汲取精神的营养。当发现这些孩子遇到特殊问题或困境时,我总是及时给与关爱、帮助。
  记得我的一位学生小新(化名),当时他读二年级,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孩子跟随着爷爷生活。二年级下学期,有一天我发现他上课不专心,神情恍惚,课间也不怎么说话。后来,我了解到是小新是因为爷爷生病已有两三天,但还不见好,很担心爷爷的身体,担心爷爷会离自己而去。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征得孩子及孩子爷爷的同意后,适时到小新家进行了家访。我带上了自己买的一些水果,来到孩子家。看到床上病着的老人和窘迫的家庭环境,我真切体会到小新的不易。我询问老人的病情,了解到白天老人是由孩子的姑姑照顾,晚上是由孩子照顾的。我适时对孩子的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小新的爷爷说:“我孙子一直都是很懂事的。”小新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接着我安慰了老人,鼓励老人和孩子相信医生。当我递上水果时,爷爷一个劲推辞,我坚持着,老人才收下。我看到小新的眼眶红红,有泪花在闪动。水果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传递的是一份慰问、关心。离开小新的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接下的日子里,我会在方便的时候向小新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当发现小新上课没注意听讲时,我善意提醒,并给他补课。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状态驱于正常,笑容又重回孩子的脸上。虽然还要照顾老人,但他变得坚强了,他的学习也稳中有升。   三、以诚相待,积极引导
  家访是爱的传递,如何让学生或家长在家访中感受到爱,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家访中要以诚相待,积极引导。真诚相待,体现在既能向家长反映孩子的优点,也能指出孩子的不足;直观地考察学生的家庭,耐心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换位思考,理解、尊重孩子、家长。积极引导是根据孩子的在学校、家中的表现,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提出改善的目标,激发孩子改变动力与行动。
  我班有一位学生叫小强(化名),自幼父亲在外打工,母亲经营一家饮食店,孩子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老人把对儿子的思念寄托在孙子身上,那可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在这样的溺爱中长大的小强养成了惟我独尊的小霸王脾气,在学校欺负同学,甚至顶撞老师……各种违纪现象屡有发生。面对这样的孩子,的确让老师头疼。可是他还是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就像一棵弯弯的小树啊!要让弯弯的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阳光、雨露,小强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家长的助力啊!正巧,最近小强有了一个好的表现,他在运动会上获得跳远比赛的第一名。于是,我选择这样的时机,决定再做一次家访。
  那是一个周六的夜晚,顺着凹凸不平的石板小路我来到了小强同学家中。他妈妈看见我的到来,分外激动,连声说:“孩子给你添麻烦了,没想到老师并没有丢下他。”我有意先不提孩子的缺点,而是和她一起欣赏孩子的蜡笔画《我的家》,和她讲述上次下大雨他送小青回家,叙述运动会上他代表班上参加运动会,为班级争夺荣誉。孩子听着听着,慢慢地从墙角走上前来,哽咽着说:“老师,我……我……我还不听话,我会骂人,有时还会打架,作业也做得不好……”我抚摸着孩子的头,亲切地说:“是呀,你还有一些缺点,但你已经认识到错误。你是位小男子汉,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正的,会成为一位更好的孩子,在学校会好好读书,在家还会照顾妈妈,对吗?”孩子连连点头。这时,我向孩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请妈妈监督,按时完成作业,遇到学习上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与同学……完成家访后,在合适的时机,我让他担当了班体育委员,发挥了他的长处,让他帮助其他孩子练习体育锻炼项目。同时组成帮扶小组,“小手牵小手”活动,让他重拾信心,他的学习慢慢地有了提高。当他有些进步时,我就给予适时鼓励,并将他的点滴进步告知家长。当家长知道孩子在进步时,对孩子的信心也增加;当他出现不良行为时,我给予指出,找他谈心,提出建议。之后,我还做了两次回访工作,及时反馈、沟通孩子的近况。一个学期后,小强同学在学习、品行都有了很大进步。
  四、用心沟通,发挥合力
  家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了解学生问题背后的原因,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发挥家长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要达成这一目标,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沟通需要用心,以心灵触碰心灵,让家长感到老师是同盟者,是朋友,感到到老师是发自内心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在努力。如何做到用心沟通?首先,换位思考,心存尊重。教师需意识到家长能安排出时间接受家访,就是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进步,从而对家长怀尊重、感谢之意。教师需清醒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家长之所以出现不适当的教养方式、方法,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当教师心怀尊重,也会获得家长的尊重。尊重,表现在当家长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能先试着去理解家长的想法,再陈述自己的看法;尊重,表现在允许家庭秘密的存在,对一些家长不愿谈及的话题不追问;尊重,表现在细小的行为中,如一个点头、一个微笑。(2)善于倾听,注重互动。用心的沟通需要双方的互动。家访时如果只是教师说,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很容易挫伤家长的参与性,教师要给一定的时空让家长说、孩子说,在他们说时,注意倾听,用语词或表情表示自己在听,不随意打断,让话语权在家长、教师、学生中流动,在互动中澄清问题,商议解决方法,明晰改变路径。(3)多些鼓励,慎用批评。对于非常规的家访,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在学校又出状况了,犯错误了,特别是后进生家长,这种想法尤为强烈,针对这种心理,教师家访时应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教师需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要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多角度评价学生,首先要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能使家长增强教育学生的信心,同时也能保护家长的自尊心,然后,教师再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学生努力的方向和家长应做的工作,这样可使家长更容易接受,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4)语气委婉,适时指导。家访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向家长陈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通过交谈或观察,如果教师发现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方式有不当之处时,教师要真诚指出,同时注意语气要舒缓委婉,并给予具体、适切的指导,让家长感到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专业性和可信任性,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使得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上保持一致性,促进家校協力,取得1+1>2的效果。
  教育因爱而美丽,家访工作是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与家长面对面交谈的机会,让爱的种子播撒学生的心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