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生的作文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完成的习作,这就决定了写作文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习作完成后对于它的评价也是以作文的要求为根据的,如果习作是按照作文要求完成的,那么评价等级就会很高,反之不然。从这方面来看,作文更像是应用文体,像格式化的公文一样,它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完成的,就好比是戴着锁链去跳舞,总会受到一些限制的。那么,能不能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地去创作呢?如果你是去写作,或是去搞文学创作,可以。但是,写作文是不可以这样的,最起码应试教育的作文是不允许这样的。既然我们跳不出应试作文的窠臼,那我们就要按照作文要求来完成习作。
  首先,我们要弄清写作和写作文之间的区别。习惯上,我们把主动完成文章的过程叫做写作,它注重的是过程,是站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角度。而作文是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习作,以此来检测你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来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通过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作文要中心明确
  1.文题照应。要做到中心明确,首先要做到文题照应。照应是指行文中作文的前后意思相关照,前后彼此呼应配合。通常情况下,一篇文章中,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原因或结局,后文要做必要的交代;后文将要出现的情况,在前文也要有所预示,这样可以使文章的结构严谨,情节周详、缜密。文题照应即文章的内容要紧扣题目,起到点题、突出中心的作用。以作文《扫雪》为例,开头要交代下雪给校园里的师生出行带来不便,这就预示着要进行扫雪劳动,最后要点明扫雪过后,校园变得干净了,也便利广大师生的活动,这就做到了前后照应。但要注意,扫雪的过程要重点去写,这样才能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
  2.文末点题,点题时要明确中心。一篇习作要想结构完整,除了习作内容与题目要相互照应外,在结构上也要照应文题。在习作时,我们常使用的方法是开篇点题,点明中心;中间部分承上启下,照应文题;结尾部分收束全文,独立成段,并适当议论抒情点明主题。巴金的《海上日出》,开篇写“为了看日出”,篇尾独立成段“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首尾呼应,点明了中心。
  二、要做到重点突出
  1.根据习作的主题来确定习作的重点。要想确定习作的重点,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一旦确立之后,就要集中精力,义无反顾地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而这个目标恰恰就是确定文章重点的依据。
  2.有详有略。一篇习作中如果出现多个事件,并不是每个事件都需要去详细描写,所以,一篇习作要想中心突出,就一定要详略得当。那些直接表现中心的思想的材料要详写,间接体现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略写。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霍尔和卡里内奇”这一章里,标题中就点明了主人公霍尔和卡里内奇,他们都是农奴,对于这两个主人公,作者并没有平均用笔,而是浓墨重彩地刻画了霍尔,把卡里内奇作为衬托,很好地做到了详略得当,也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3.防止偏离题意。习作的思想倾向要贴合习作要求,以使习作内容切合主题思想,习作所选的材料之间还要有合理的逻辑关系,选材还不能超过背景材料所给的范围。
  4.习作内容要适当。习作要有一种价值导向性,内容一定要积极阳光,不能以负面内容为主。事例与主题的关联性要强,以便更好地突出主题。很多时候,学生在习作时无话可说,为了凑字数,就会出现事例堆积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事例不能很好地突出主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事例。
  5.思想要健康。习作的主题一定要积极、乐观,展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五光十色的生活的热爱,不能流露出堕落的思想和消极的情绪。
  6.感情要真挚。习作的语言要真实自然,习作中所出现的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因为人物的语言往往能透露出其所从事的职业。要想使习作生動感人,作文所用素材一定要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必要的时候可以合理的虚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成为为习作服务的素材。小学生的作文,很容易出现事例雷同、没有新意的情况,这是因为小学生只看到了事物的大的方面,而忽视了小的细节,因此,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对日常小事进行细致描写的能力。
  三、多读、善思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作文能力,靠老师的详细分析和讲解并不是好办法,这方面也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做到这两点,无非就是多读、善思。选可读之文章,选精美之文章多阅读,这不但是一个好的途径,而且是语文学习的好办法、大办法、最根本的办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已经被千百年历史证明是真理认识的慧语哲言,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经典的文章读多了,我们再下笔行文,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总之,平时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注意事物的细节描写,严格按照习作要求去进行写作,力求做到,开篇切题、结尾点题、中间过度、适当加入事例和描写,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3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