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对我国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力求发现移动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保障我国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安全发展,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普惠金融进程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 移动支付;农村地区;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 F724.6;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2-37-3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电子商务的发展、成熟与普及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5G时代的到来将会给移动支付业务注入新的活力。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全球普及性的电子支付方式正在逐渐发展壮大,并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其逐渐从城市蔓延至农村,尤其在金融服务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尤为突出。现代金融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与应用,可谓是加快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并未得到百分之百覆盖。截至2017年末,我国农村地区拥有银行网点12.61万个,县均银行网点55.99个,乡均银行网点3.93个,村均银行网点0.24个。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仍然存在空白,尤其是村级及贫困地区,银行网点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102.5部/百人;农村地区网上银行开通数累计5.31亿户,较2016年新增1.02亿户,增幅23.78%;手机银行开通数累计2.17亿户,较2016年新增1.44亿户,增长38.61%:发生手机银行支付业务笔数91.10亿笔,增长79.12%。由此可以看出,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1.2 选题意义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银行、网络运营商及商家等从移动支付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利益,移动支付正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此,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与普及已是大势所趋。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文件,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和支付清算系统,全面提高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效率,促进城乡支付一体化发展;并逐步发展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支付工具体系,建设覆盖所有涉及金融机构的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系统,促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组织多元化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与落实,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农民收入得到了提升,农民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而农产品的交易支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显著,因此,对于资金支付的便利性要求以及支付种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加大技术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对于推动农村地区金融创新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2 调查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发放问卷,在网络上搜集数据并整理分析。
2.2 实地访谈调查法
前往农村地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实地发展状况。
2.3 文献研究法
在文献数据库及各类统计网站上查询、阅读相关资料。
3 我国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环境PEST分析
3.1 政策环境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并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中国人民银行也十分重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状况,相继出台《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为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使其明确了整改目标。与此同时,我国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管理业务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对移动支付行业形成有效的监管。另外,推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健康有序发展,也是实现国家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之一。
3.2 经济环境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政府已将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发布,旨在指导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基础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趋于完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全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9 429.6元/人增长至2016年的12 363.4元/人,人均增长2 933.8元。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也逐年攀升,居民消费能力有所提升,这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
3.3 社会环境
智能手机的出现及移动数据的发展使得手机网民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88亿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突破5.69亿人。各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互联网正逐步深入渗透到交通、金融、医疗等行业中。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互联网接入环境正持续不断改善,覆盖范围也逐步加大,互联网正助力乡村振兴,在农村地区逐步普及。
近年来,银行卡服务覆盖率增长迅速,这得益于政府补贴的增加。政府补贴严格要求资金直接入农民之手,无形中提高了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也大大提高了银行卡在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中的比例,这为移动支付的快速结算提供了有效保障。
3.4 技术环境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移动支付流程逐步简化,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例如,近厂通信NFC技术广泛应用于银行卡支付、车票支付等各个领域。新兴MST技术甚至还可以在不支持NFC的POS机上使用,大大扩大了移动支付的可使用范围。
近年来,移动支付技术得到了不断创新,生物识别技术更是成为主流,应用最广泛。其中,使用群体最多的指紋支付在iPhone和安卓系统上的应用趋于稳定,日前“刷脸”支付已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之一。这些生物技术的应用有望极大地提高支付安全性,降低欺诈事件的发生率。 移动支付方便快捷的特点深入人心,但支付安全环境存在争议。随着生物技术的引入,使其识别更加精准,从而为移动支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4 我国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4.1 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在对我国农村地区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较低,服务范围很窄,难以满足农村地区人口需求。在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时等待时间极长,窗口数目少,服务人员不足,缺乏系统性管理。与此同时,农村偏远村落的移动信号极其微弱,部分地区只能达到2G水平,网速极其不稳定,甚至部分居民的手机并未办理移动数据业务,这点在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尤为突出。
4.2 农村居民传统习惯限制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调查发现,43%的人不愿意尝试新兴的支付方式,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知识匮乏,很多人并不会使用自助机器办理所需业务。加之其容易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并且其金融意识较为薄弱,拥有使用现金的偏好,这种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更改。并且大部分人对于移动支付工具的使用持有观望的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不习惯用移动支付方式的人群占46%,不会使用的人群占14%。
4.3 农村地区对于移动支付的宣传相对匮乏
目前,由于农村地区对于移动支付的宣传相对匮乏,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对于银行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存款”与“贷款”业务上,对于移动支付工具的了解甚微。还有部分居民在使用移动支付服务时仅仅用于转账、网购、实时支付,对于其用于水电费的缴纳、公共事业费用的缴纳等业务却很少使用,甚至仅仅有所耳闻。在使用移动支付的被调查者中,使用移动支付进行近距离支付、转账和网购的人数占73%,但是应用移动支付进行理财、各种费用缴纳的人数仅有21%。
4.4 农村居民对于支付安全存在顾虑
近年来,网络诈骗花样繁多,个人信息频繁遭到泄露、病毒隐患频发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农村居民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再加上老年人对于移动支付的操作并不了解,因此人们更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交易。调查数据显示,有72%的人并不认为移动支付是值得信赖和安全的,并且有86%的人担心移动支付会泄露自己的私密信息。
5 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建议
5.1 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移动支付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有促进作用。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加大对于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对于金融服务空白的乡镇,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实现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全覆盖,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使用的满意度。根据农村金融的特点为农村居民制定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对于移动支付服务的供应商要建立有利的促进机制,提高资源整合效率,引导其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环境。
5.2 加强移动支付的宣传力度,培养农村居民的移动支付习惯
移动支付认知程度低和传统支付习惯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因此,对于政府及金融机构出台的各种有关移动支付的政策,要做到及时向农村居民进行宣传解读,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讲座、发放宣传画册等提高农村居民对于移动支付的认知程度[2]。银行等金融服务点可以在为用户办理业务时引导其使用移动支付,并进行现场的操作演示和讲解,使其意识到移动支付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增强其对于移动支付的好感,促进其转变传统金融操作观念。
5.3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由于移动支付便捷的特点,其办理和审核手续也十分简单,缺乏系统性的监督管理,導致网络诈骗事件频发,大大制约了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于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力度,实施有效的监管。同时,政府要高度重视消费者信息泄露问题,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指导有关部门提高技术水平,对个人信息实行有效的防护。同时,要强化农村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贪图小便宜”,并通过集中宣传、针对性走访指导农村居民识别欺诈行为,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3]。
参考文献
[1]李娟.农村移动支付的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王亮.针对NFC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探讨[J].知识经济,2018(11):39-40.
[3]温喜平,上官鸣.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2):39-42,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