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环境资源挖掘及教育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落地”支撑。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态环境资源,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统编教材 初中历史 生态环境 资源
  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教育成为当下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2016年起,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以崭新的内容结构与编排体例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落地”支撑。作为一线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充分挖掘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如何渗透生态环境教育,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本文分享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挖掘生态环境资源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顺生态规律者昌,逆生态规律者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生态环境资源在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多处呈现与渗透。
  (一)明确呈现
  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中指出“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事”板块写道“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中谈道“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等等。
  (二)有机渗透
  1.历朝政治措施。
  如形成于战国后期并贯穿历史上各朝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奖励耕织、鼓励垦殖,特别是鼓励农民开荒、围湖造田等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再如“大跃进”运动时期,许多工厂、农村、学校、机关建起小高炉、小土炉,大炼钢铁,毁掉不少山林,造成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也间接导致1959年—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困难。
  2.历代水利建设。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到清代对黄河、淮河及大运河等进行治理和堤坝修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与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这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如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选择于高山与平原的交界处,依地势和河道而建,集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能为一体,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又如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这些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和重大工程,无不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彰显出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出的丰富的生态文化。
  3.人口和民族的迁徙。
  由于战争等原因,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比较频繁,这在不同程度上也反映了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如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在探讨其原因时,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因素是人口大规模南迁。要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加以分析:北方人口的南迁,固然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草场逐渐变成农田,无形中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程度。
  4.环保意识的提高。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带动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中提到的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被看作是绿色农业的雏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众多显性而朴素的资源告诉学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改造与掠夺、工业文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已严重地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观。
  二、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一)依托课堂教学
  1.充分利用教材。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不能只靠喊口号或者贴标语,唯有深入人心的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人的思想。历史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引导学生“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例,教材中写道:“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课后活动以表格的形式補充说明,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耕地面积由5493576顷增加到7414495顷。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不能加以回避,还要结合现实,引导学生反思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生态忧思感。
  2.合理拓展史料。
  除教材资料外,教师还可补充提供各种史料,引导学生跳出历史的怪圈,辩证看待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直面日益严峻的现实,求解文明可持续发展之道。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出1100多枚竹简,其中有“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的记载。教师可提供上述史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早已出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可以搜集历史上及当代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视频、图片等,引导学生思考发展经济是不是必然要付出代价、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如何平衡、人口的增加与经济的发展如何协调等问题。   这种“就地取材”“化简为详”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的共同体;树立生态忧患意识,从中汲取深刻的历史教训,切勿重蹈覆辙;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实行强盗性的掠夺,人类给大自然的伤痛,大自然都会“如数奉还”等。
  (二)开展课后研究
  1.主题研讨,合作探究。
  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利用社团活动开展主题研讨。如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提到:“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可以说,黄河哺育了华夏民族。但对黄河流域的非理性开发,导致黄河流域灾害连年。因此,笔者以“黄河的演变”为主题,组织学生研讨并撰写小论文,研究对黄河造成破坏的人为原因,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人格。又如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没有详细介绍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孔雀河下游的楼兰古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2000多年前,楼兰盛极一时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这颗汉代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公元4世纪以后却神秘地消失了,你认为楼兰最终湮灭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学生利用网络或查阅有关图书资料,进行研究性合作,从而得出结论:因为有水源,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绿洲;由于人们不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过度开发导致水源枯竭,城市最终消失;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如八年级下册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指出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2.实地考察,现场教学。
  在历史考察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自然会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笔者带领学生探寻芜湖的前世今生为例。芜湖旧名鸠兹,在今芜湖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名芜湖。春秋时期,此地先后属于吴国和楚国,开发较早。特别是公元4世纪初,中原动乱,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的中原人民纷纷迁入今芜湖、宣城一带。由于无节制砍伐薪柴和开垦农田,加上历代兵祸,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如今,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发电厂、冶炼厂、玻璃厂、化工厂、汽车制造厂、动能厂、垃圾厂等日益增多。通過实地考察,学生发现,大量污水流入,不仅破坏生态环境,也对当地人的生活造成恶劣的影响。这种身临其境的生态环境教育效果明显优于课堂上的理论灌输。
  3.环保制作,亲身体验。
  尝试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环保作品,更直接地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会为学生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全新的路径。如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相关史事”板块提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许多农村的砖瓦房代替了土坯房和茅草房。在一些富裕农村,还建起了漂亮的住宅小区。”对此,不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住宅才是理想住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生态环保理念出发,设计一个环保房屋模型。重点探究:如何实现环保?有何特色?制作中使用了哪些关键技术?也可以让学生设计其他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作品。
  教学不能停留于思想层面,还要让学生将环保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自觉地节约每一滴水,不伤害野生动植物,爱护鸟类,积极成为环境保护的小卫士等。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忆静态的、逝去的历史知识,还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将历史知识活化为历史智慧,升华为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