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技术能将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以动画、图像、小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让教学内容以更立体、更形象的形式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现状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66-01
一、信息技术相关概念阐述
信息技术,也可以称之为信息和通信技术,英文简称为IT,它主要指的是对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支持的条件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这为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教学过程中创造了条件。当前,很多教师已经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能够应用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其应用功能也在不断被挖掘出来。数学是让很多学生头疼科目,因为数学具有非常明显的灵活性,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学好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運用。但是,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不仅很难吸引学生听课兴趣,而且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不到保证。而信息技术则明显不同,其不仅是教学过程与时俱进的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虽然信息技术在绝大多数小学已经得到了普及化,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并没有为学校教师安排专业化的培训,导致这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非常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出其效能,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交流,未能共同分享学生信息,教学工作缺乏针对性。
(二)对信息技术的缺乏认知。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并且把图、文、声、像等元素有机的进行整合,那么就能让整个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听课兴趣。但是,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缺乏正确的认知,或者认知程度有待提高,不能让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导致数学教学课堂仍然枯燥无味。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承担着教学的责任,如果能够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并且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那么必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技能,开发学生智力,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同时还能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一般来说,有些小学生感觉数学非常枯燥无味,学习兴致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局限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不能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没有学习兴趣就不会产生学习动力。所以,应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学习知识。而多媒体这种信息技术就能非常好的适应学生的需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控制形、声、色等元素,把枯燥无味的文字转化为更具体、更形象、更直观的视听资源,让学生可以把多重感官都很好地调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一些方法、辅助工具才能实现,而对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都会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率质量,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达到了这样的一个目标。单纯地依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不太可能学好数学。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层面发展,享受学习的乐趣。除此以外,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共享学习成功,让学生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雪燕.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9(05):45.
[2]程亚芳.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25-26.
[3]闵博.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合的原则与模式[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8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