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解读教材为基础抓好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材解读是为教学活动奠定基础的,要体现课标要求,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小学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教师应在认真研读语文课标、钻研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合理地运用教材文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理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7-007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65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但部分教师受认识和能力所限,对教材的理解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越位”或“不到位”的现象。究其原因,教师对教材的认识缺乏深入理解,不能从多维度去领悟、理解教材文本的内涵及思想价值,对教材的解读不精准,对教学目标没有系统的认知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如何正确解读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品读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及对生活中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见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捕捉教材文本中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用心品味文中的字、词、段,品味其语言艺术特色,发掘其内在价值。
   品味教材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文中有一些概括性、语意深刻的词语,它们对体现文章的主旨有很大作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让学生细细体会诸葛亮的“笑”,让学生从“笑”字解读课文内容,领悟“笑”在文中的深意。文中共有“诸葛亮说”多处,但有一处“诸葛亮笑着说”。教师让学生说说诸葛亮笑的是谁。有的学生说:笑曹操。因为曹操性格多疑,雾大,不敢出兵。这其中饱含着轻蔑的笑,有讽刺的意味;有的学生认为:笑鲁肃,鲁肃担心,怕曹操出兵,鲁肃不明白诸葛亮的想法,这笑中有宽厚的意蕴,笑得幽默;有的学生说诸葛亮在笑自己,这笑中透着自信、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学生认为诸葛亮笑周瑜,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中第二、三自然段,领悟其中“笑”的含义,这笑声中掺杂着胜利、自豪的韵味。学生抓住了“笑”这个细节,就能深入体会文中人物鲜明的性格。
   二、揣摩文章巧妙的构思
   1.文章结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一些文章的结构特色,对于学生写作有益。如总分式结构类型,《牧场之国》这篇文章有五个段落,作者用总起,然后分述形式,展现出优美迷人的景观,让学生为异国的田园风光所陶醉。文本先写荷兰总体印象,接着重点写“牧场之国”来展现其独特的风情。
   2.语言结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语言风格各有特色:生动形象、简洁质朴、含蓄深邃……教师要仔细揣摩这些语言文字。解读教材文本时,教师应深入理解、体会、感悟这些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寓意,要触动学生的灵魂,让他们领悟这些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学会理解、感悟、欣赏、运用。
   如《山中访友》一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透过这些语言文字,可感悟到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优美的语句,领悟作者的语言特色。
   一篇文章抒写一种情感,阐发一个道理,表明一种见解,它诠释着作品的意義。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在布局谋篇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它流露出作者的某个观点、感想、见解。教师只有认真解读教材文本,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掌握文章的结构,才能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三、以学生为本,解读文本
   1.从学生的角度解读。解读教材文本应以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哲理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点。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应拓展、延伸教材内容,甚至是超越文本。教师不应脱离文本,不能以自己解读教材文本替代学生体验,肆意发挥、拔高。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需求、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学生是以“好奇、期待”的心情去阅读文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根源在于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文字。解读教材应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引导学生听、看、想、思考。总之,教师解读文本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研读教材文本,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法,还要为学生考虑。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要进行换位思考:学生怎样理解这篇课文?解读文本并不是一味延伸、拓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以学生的水准解读文本。
   2.细读教材文本。细读就是教师与学生要仔细、认真地读,要细细品读、体会、领悟。解读教材文本是语文教师本职工作。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应细读文本。解读教材文本,一是文本中提供的信息;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把提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再创造。因此,教师应认真研读,品读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把握主要思想内容,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谓细读就是要反复读,读后要留心文中人物形象,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作者的情感,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教材解读应以教学活动为基础,体现课标要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实现教学三维目标。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认真研读语文教材文本,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合理性地运用教材文本。
  参考文献:
  [1]高峰.多元解读,实现“美”味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8(16).
  [2]陈焕庆,蒋玲珊.“意”“言”兼得,方为和谐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8(4).
  [3]石耀华.文本解读的方向偏差、成因分析与出路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11).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宋景景(1982.10—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2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