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新型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教育教学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和改革,班主任工作也因此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所以,传统单一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已经不能与现代化教育和班级管理相适应,也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所以,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必须要转变观念、革新工作方法。本文将从发展个性、启用人才与组织活动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论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新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方式,希望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新型;班主任;工作方法
新高考是对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化,也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落实,更加强调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这不仅仅是针对具体学科教学的变革,也是针对班主任育人模式的改革。因此,为了尽快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新高考模式,班主任必须要有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管理意识和理念,以新高考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导,不断探寻科学、高效和创新的班级工作方法,从而让班级工作能真正与新高考接轨。下面,笔者将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对此展开一番具体研究与详细的论述。
一、发展个性,全面培养优秀人才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与个性,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全面地培养优秀人才。所以,班主任应该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点、兴趣爱好与个性特征,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并加以充分、正面的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有效发展,从而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地培养优秀人才,让学生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能力应对与攻克新高考的难关。
例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国家和社会所需人才不仅要品学兼优,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个性,这也是新高考制度的基本特性。所以,为了全面培养优秀人才,笔者结合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进行正面引导,将学生们的兴趣与优势放大,从而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如,部分學生们喜欢绘画,并且绘画能力突出,这时,笔者便会引导学生们向美术特长生方面发展。这样一来,在班级管理中,笔者通过发展个性,全面培养了优秀的人才,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启用人才,推进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的自主管理能够充分且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班主任角色的有效转变,实现徐盛的自我培养与发展。所以说,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班主任需要树立民主化的管理理念与思想,充分发扬民主作风,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来启用班级内部人才、培养优秀的班干部,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班干部队伍,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也能让班干部队伍的良好品质和作风带动全班,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和风气,促进全班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相互学习与相互促进。
例如,为了推进班级管理的自主性,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班干部的选拔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班干部的选拔活动中,只需要上台发表自己对班干部的看法,以及自己的管理决心,然后再由学生们投票确定班干部的最终人选。本次班干部选拔的人数为5人,分别对应班长、副班长、学习委、体委、生活委等职位,当学生们选拔结束后,笔者再为5名班干部进行培训,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责任。这样一来,在班级管理中,笔者通过启用人才,有效推进了班级的自主管理。
三、组织活动,优化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有利良好班级风气的形成、有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而活动是班级日常发展、建设的基本形式之一,班级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因此,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管理的基本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来选择班级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容,确保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活动时间的周期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尊重理解与相互协作,从而在班级活动中能够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最终有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级精神。
例如,为了优化班级文化的建设,笔者每周都会为学生们组织班级活动。如以班级演讲活动为例,学生们根据特定的主题,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侃侃而谈,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同学之间更加了解。这样一来,在班级管理中,笔者通过组织活动,优化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理解尊重,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总而言之,新高考背景下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班级工作方法的改进与革新的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所以说,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要树立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思想,并通过发展个性、启用人才与组织活动等新型工作方法的运用,来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转型与升级,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使其更加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发展和需求。
参考文献
[1] 温鹏宇.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班主任成长的一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179-180.
[2] 裴娜.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J].教学与管理,2017(01):15-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