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积极心理学对中职护理男生适应不良的干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职业男护士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众所周知,在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中,男护士有着众多女性护士不具备的优势与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在医疗事业高速发展的当下,仍旧对职业男护士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客观而言,在我国注册护士群体中,男性护士所占的比重仅为百分之一,这显然与社会的实际要求不相吻合。所以,加强职业男护士培训与教育意义重大。以此为基础,针对中职护理专业男生有可能在专业上所呈现出的不适,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积极干预,继而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中职院校;男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214-02
   与职业男护士所处的环境相似,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男生数量同样十分稀少。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很多男生并不认同男护士这一职业前景。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各种排斥心理及举动也毕竟影响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实际上男护士这一职业作为医疗事业发展必需的组成部分,其不论是在职业前景还是薪酬待遇上都相对理想。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中职护理专业男护士的心理干预与引导,也十分必要。
   一、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男生的专业适应情况简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也愈来愈重视。相比职业女护士,职业男护士不仅有着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好的优势,同时在处置突发事件以及给予患者心理安全感等方面也有着女护士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因为如此,职业男护士的发展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实际情况中职业男护士的发展情况如何呢?截止到2010年5月,我国注册的男护士数量为两万一千名,而注册的护士总量为两百一十八万人。由此可见,放眼整个护士行业,男护士的数量可以说是处于绝对少数的位置,而这显然与我国男护士的实际需求量严重不符。
   当下我国职业男护士的就业情况与报考情况严重不匹配,尽管护理专业的男生在就业层面有着非常丰富的选择,其就业前景也相当理想。据东北网报道:记者在2018年秋季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发现,五十余名男护士一经出场便成为省内各大医院竞相争抢的对象。同时很多其他地区的医院也向这些男护士抛出了橄榄枝,旨在以高薪高福利的待遇吸引这些男护士加入他们。另一方面,在男护士的报考方面,尽管这一职业被持续看好,但是这却并未带动男生报考护理专业的热情。就省市卫校学生的招生情况而言,每年招收的护理专业学生中,男生所占的比重不到专业总人数的百分之十。这显然也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求。
   同时,对各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而言,男性选择护理专业的比例同样小于女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男性对护理职业本身的认同度较低。很多男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一专业,很多情况下都是碍于父母的选择,真正出于自身意愿的情况较少。在此情况下,男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也会丧失主动性,这对其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也尤为不利。
   除此之外,传统观念中对男女护士之间的区别对待,也使护理专业的男生对本专业的适应度以及认可度都低于其他专业。客观而言,相比于其他专业的男生,护理专业男生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显然更为明显。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实际上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以及谢尔顿等人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一项有关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新潮。其主要强调通过不同积极因素的调动,来就人的潜能进行激发,继而实现当事人的幸福与健康。该学说主要从人的美德以及力量入手,不仅关注人类的情绪与体验,同时对人的感激、智慧以及乐观等积极品质也予以高度的关注。旨在通过对这些积极情绪以及品质的开发,实现当事人活力以及潜力的启发,继而提升其自身的能力与创造力。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强调通过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构建,来帮助当事人在客观环境以及主观意识的作用下,引导人们培养自身的积极向上力量,继而收获美好的生活。
   三、積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卫校维护专业的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一类不良反应,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1)这些学生在参与护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受制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加之男生数量的稀少,使男生在参与护理专业的学习时,总会出现被女生包围的情况,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会产生一种这个专业是属于女性特权的心理,作为一名男性身处其中像是一个弱势群体。受这种因素的影响,男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继而导致男学生在学习护理的相关知识时无法产生相关的积极情绪,所以缺乏对护理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情况
  产生的主要原因。(2)作为学生生长及今后就业的环境,学校、社会、医院乃至家庭层面都没有给男性学生的学习以充分的环境支持,而这也是护理专业男生会产生适应不良情况的主要因素。
   就社会层面而言,在传统的思维意识中,社会对职业男护士的认可度较低。相比于其他岗位,男护士的社会地位偏低。同时,劳动强度较大所受到的待遇也有失衡的现象。在社会传统的思维意识下,也为男性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与抱负,这与繁琐繁重的护理工作呈鲜明的对比。在此前提下,男护士所须承受的心理落差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其必然难以产生积极的心态。    从医院的角度进行分析,尽管客观上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量较大,但是对男护士工作大环境的影响却少之又少,“重医疗、轻护理”的思想仍旧充斥着各个角落。很多医院在资源的调配上也偏向于医疗领域,而护理层面所能享受到的资源却十分稀少,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就学校层面而言,由于在护理专业中男性群体所占的比重有目共睹,所以,学校在对男生群体的重视程度上也会有失偏颇,这也进一步加重了男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对男生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忽視,使男生在护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丧失了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同时丧失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最后便是极其容易被忽视的家庭因素。据很多男生反应,其之所以选择中职的护理专业,很大的原因是来自家人的干预,很多情况下这种选择可以说是被选择。在初中毕业后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父母在对孩子前程迷失观望的情况下选择了护理专业,而作为父母实际上对护理专业的了解却知之甚少,所以对孩子的心理引导与干预也无法有效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职业适应不良的情况出现。
   四、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情况的干
  预措施
   (一)通过积极心理学引导男生培养积极的观念
   就适应不良的内因层面分析,缺乏对护理职业积极认识是导致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的主要因素。而积极心理学作为消极心理学的批判,其对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因素有着强烈的关注。通过不同方式的应用,就人的潜力予以挖掘,逐步使人的消极观念向积极观念转变。所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以讲座、视频等方式为渠道,可逐步转变护理专业男生不正确的职业观念。通过“男护士可以更精彩”观念的树立来激发男生的活力,通过自信心的树立以及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培养起坚定的学习信念与信息,继而引导与保证其今后的学习与职业生涯。
   (二)通过积极心理学培养护理专业男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在积极心理学层面,学者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自由与热爱的能力,而积极心理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便是引导人们认知自身所具有的爱与认知的能力。通过充分的肯定与信任自己,使人们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在面对中职护理男生所出现的职业适应不良情况时,作为教师应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想品质的构建与锻炼,以此保证学生有效抵御不良情绪的干扰与影响。
   除了培养护理专业男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以外,还需注重其自身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所谓积极情感体验,实际上就是通过引导其自身成就感的激发,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创造力和对本专业的热忱。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认知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会对认知因素进行筛选与分类,同时对符合自身情感因素的知识进行吸收。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因素的引导无疑会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建立多元化的支持环境
   积极心理学对环境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也有了充分的肯定。因为只有将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等因素进行有效衔接,才能为学生自身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就社会层面而言,应加强对男护士的理解与包容,同时适当加强对男护士这一职业的肯定与宣传。例如在电影、电视以及医院的海报宣传上加入男护士形象。作为学校也应重视护理专业男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通过构建适合男生成长的学习环境,提升护理专业男生的学习体验,继而引导其自身的成长。在家庭方面,父母应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通过适当有效的心理辅导,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避免出现懈怠学习的情况。总之,在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多元化的支持体系建立背景下,才能有效地呵护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职业进步。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其在引导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问题时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与效果。本文以此为基础,就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情况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就相关的优化措施展开论述,旨在通过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今后职业男护士领域的进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晶.心理干预对职校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相关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
   [2]刘琳琳.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下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培养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3):100-101.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