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的 实践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为代表兴起的一股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从当前发展的态势来看,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理念已经逐步运用到了职业教育领域,被教育同仁所接纳并尝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该文着眼于笔者学校积极教学的理念,从积极开发、积极导学、积极施教及积极评价4个维度,以中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为载体进行实践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a)-0154-02
  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积极心理学主要借助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分析及总结等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它是用一种欣赏、更加积极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人的动机与能力,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人格重塑等方式方法来激发人的潜力及创造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2  积极心理学在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 当前中职院校电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突出。但是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中职生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定位不清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离、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不高、教学评价不够完善科学等问题一直困扰一线的职教工作者。
  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笔者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到中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积极要素,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提升课堂的关注度及感染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塑造健全的职业人格。
  2.2 基于“项目设计,任务驱动”的积极教学课程实践对策
  2.2.1 积极开发,设计课程
  由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学生掌握电气工程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需要,根据该课程可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积极开发设计课程,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组织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将相关的企业实践项目甄选分解为相应的教学项目载体,重构和序化课程教学内容。将该课程分为电机基本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及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线路3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实施教学。
  2.2.2 积极导学,建设课程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推陈出新,信息化教学资源不断向纵深发展,为了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突出师生的交互性,教学课程需要开发建设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覆盖课程教学主要内容。通过积极导学,借助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让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及立体化;让操作性强的专业技能从复杂化向简单化转变。比如在学习该课程时,我们通过课前导读形式,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查阅书本资料或借助网络资源完成概念性的必备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实现预习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更加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又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学生自身的手机资源,在解决难点时,通过借助微课、慕课及校内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有利于学生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及学习空间的立体化,实现师生的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及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2.2.3 积极教学,实施课程
  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中心主体地位,增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体验、互动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在动机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可以借助项目化课程建设以及课堂积极教学策略和手段来实施课程,并且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重视团队建设合作与共享,强调互动、交流及总结。在实施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想学生积极地参与,取得好的教与学的效果,离不开教师的积极构建。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要合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比如在教授“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课题中,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先理论再实践的填鸭式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自然会失去兴趣,起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为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课程,将该课题联系生产实际,以机床控制实际创设情境,以项目为引领,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从信息收集、计划制定、任务实施、成果反饋评价等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真教与真学。
  其次在教学语言上要艺术性。一堂成功的好课,必然会有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成功的教更是善于充分表现自身的教学激情,想方设法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理解支持学生。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应变,通过运用鼓励、欣赏及恰当点拨等手段来调动学生丰富的学习情感,根据学生的特点,适时地做出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盲区,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让学与教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真正地体现课堂的积极性和艺术性,努力将课堂打造成为一个艺术的课堂。
  2.2.4 积极评价,完善课程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积极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及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树立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对提高课堂效率、完善课程教学流程都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教学对象的不断变化,课改的不断推进,评价方式方法也要相应的改变。通过积极的评价促进要全面地评价学生,强调构建评价的主体积极、评价的方式积极及评价的内容多元,重视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重塑性,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语言、逻辑和技术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包括:参与态度、团队精神、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
  比如在该课程中,根据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笔者将评价主体由学生本人、小组同学及教师共同来完成,整个评价贯穿学生在项目任务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及团队发展的积极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多元发展。在评价方式上改变教师只根据课程考试结果对学生成绩进行简单的定性评价,而是通过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灵活科学的评价方式,尽可能诱导学生参与整个任务学习过程,真正体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而在评价内容上要从主观意识、知识掌握、动手能力、课堂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综合衡量,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及差异化需求,提升学生对于获取知识、技能等能力的获得感。
  3  结语
  总之,积极心理学与中职校专业课程相结合,以崭新的视角和一种实用的方式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格,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参考文献
  [1] 潘永惠.培养“现代班组长”的摇篮——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5-01-17.
  [2] 赵慧芳.积极评价学生,提高历史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9):6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00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