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家庭构成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城市的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进入家庭化,作为城市中的新家庭,他们本身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也有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他们需要在原有家庭教育观念中融入新的理念与想法,本文研究了这类家庭的现状,探讨这类家庭父母主要存在的问题,并辅以针对性的思考与对策,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优化。
  新家庭构成 家庭教育 实践研究 特殊指导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5-0004-02
  1.新家庭构成的背景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开放的城市态度、优越的城市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遍布全国的各类企业,诸多亮点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此发展,特别是“落户积分政策”的实施,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笔者所处的桃花坞地区,历史悠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厚,在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这里房屋普遍破旧,路面狭小,且受河道阻隔,居民出入不便,再加上苏州园区、新区的快速发展,因此,更多的苏州人搬迁离开这里,而这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留下来的老人以及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根据学校统计,这个片区70%的家长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甚至于有一定量的文盲父母,家长文化程度低、职业不稳定、有一定的生存压力,对未来无规划,家长本身缺乏学习的动力、反思的能力,对于孩子的教育,甩手扔给学校,认为教育有学校就足矣,自己只管挣钱交学费就可以,这样导致跟孩子沟通交流大大减少,孩子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家长们要么甩手不管,要么极端专制,剥夺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自我实现和实现父母梦想之间形成矛盾、困惑……
  而事实上,家庭在儿童塑造过程中极具重要性。一个孩子病了,父母可以将其送到医院获得医学的专业支持,可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怎么办呢?学校应该给予父母一定的指导,让他们改变自身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获得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2.新家庭构成的家庭教育观念
  过去,家庭教育强调“教”,注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们常常为教出“神童”,不惜一切代价,在这种氛围中,爸妈在“功利的教育观”下延伸出许多的埋怨、愤怒、焦虑、抓狂……新苏州人父母更是会
  无所适从,感到自己无力辅导孩子,想要了解“教”孩子的具体方法,却不明白同样的方法未必适合孩子。
  家庭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团体,一起生活足够长的时间,他们的生命彼此联系,从而发展出某种互动的模式。在家庭日常交往中,如果把一个家庭看作一个系统,那么每个个体就是一个子系统,父母與子女的关系相互渗透,如果父亲与孩子比较亲近,那么,父亲与孩子之间的边界就视为可以渗透的,母亲可能就不怎么参与父亲和孩子的系统里,那么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边界就会比较“僵硬”,如果孩子可以参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或者父母可以进入到子女行使其功能的过程中,那么在父母子系统和子女子系统之间的边界可能有非常高的可渗透性。
  家庭生活中天天都要进行的协商是怎样的呢?哪个子系统会行使权力?用怎样的方式施行的呢?是强迫而专制的还是相互讨论允许不同的意见呢?
  家庭教育指导就是要提升爸爸妈妈的领悟力,格局、做人的灵活度和学识,帮助爸爸妈妈们去研究家庭教育的“道”,而不是“术”。
  3.针对新家庭构成的家庭教育实践
  常常,我们与家长的联系建立在家访、电话、家长会等方式上,后来有了“家校通”,我们可以把家庭教育的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发送给家长,但是无法互动,信息量也比较匮乏。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特别是“微信”的诞生,公众号成为沟通互动的又一个快捷平台,在这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全方位的交流,互动开放且大信息量,学校坚持开创性地使用新媒体,是实现家长个性化学习和家校互动的有效保障和服务支撑。在家庭教育和家校沟通中,使用学校微信订阅号,每天都可以有一组信息被传送,信息的多样性、精准性得到保证,又及时主动,最关键是父母们可以互动,可以收藏自己期待学习的资料,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信息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或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
  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将精心准备的优质家庭教育指导微课资源推送给父母或孩子,微视频传播功能将教育拓展到家庭,更可以将案例以当事人陈述的形式分享给家长,让更多的家长参与互动,增强互动体验。
  以“父母课堂”为载体的家庭教育讲座论坛,是现时比较推崇的一种极好的家校联系的方式,促进了解,融洽感情,消除隔阂。因为在这样的论坛上,更多说的是故事和事例,虽然故事千千万万,所有的都不一样,但是故事中,人们可以获得正面反面不同可能性的启发,父母会从中引发思考,便有了改变自己现状的动力。
  我们通常会看见孩子的不当行为,比如:打人啦,厌学啦,沉迷游戏啦,过去的很多方法是针对这个不当行为工作,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深入里面,去探究孩子不当行为背后内在原因是什么。于是,我们用隐喻的方式告诉爸妈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不要仅仅追究表面现象,而忽略了现象背后的原因,当把儿童当作一个权利的主体来看他们的问题,就会发现有很多来自父母自身的问题,就可以找到儿童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换一个角度、理性冷静的思考问题,不被感性的随意支配,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家庭教育。
  4.适合新家庭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者
  家庭教育需要作为一个体系去建设,我们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这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核心,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必须是乐于奉献,对社会和生活充满热情,善于读书学习勤于分享、分担,具有尊重、热情、真诚、理解、关注、共情的专业能力,有极强的授课宣讲能力,有专业精神更有专业素养,不能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了更好的帮助到每一位家长,指导师们需要精通新媒体技术,管理好各种家庭教育平台,达到信息互通、论坛畅通,及时反馈,精准指导。
  教师们要学会艺术的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分类探索,探究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不需要告知家长具体的做法,但可以通过自己专业的观察,帮助家长去看见问题所在,从而实施有用的干预,对特殊学生家庭做特别的指导。
  5.以特殊学生家庭为案例的特别指导
  有这样一个案例,爸妈自己创业,经营一家烧烤店,很忙,儿子迷恋网络(其实并未达到网瘾),但学业退步,甚至双休日在网吧过夜。父母把他找回家,打了一顿后,直接把家里网线拔了,以后凡是双休日把儿子独自反锁在家里,结果隔壁邻居家火灾,幸得母亲正好回家,惊心动魄中救出被反锁于家的儿子。第二天,爸妈带着儿子来到学校,找到班主任哭着寻求帮助。
  面对这样的家庭,指导师们感受到这个问题比较严重,而且可能还带有普遍性,爸妈必须要有所改变,这个孩子才有可能有所改变,而老师们也必须站在保护孩子的立场,这个孩子才能感受到被爱。所以在帮助这个个案的过程中,指导师们全程都是在保密的状态下与父母进行交流,与孩子进行互动,让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行使职责,一年后这个家庭终于走出了困境,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明白“一个人为了要帮助另一个人,必须改变自己对那个人的行为。”这个个案在这个孩子毕业后,征得当事人同意,被指导师们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学习研究讨论。
  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尊重”十分重要,尊重父母和孩子,意味着相信他们能在生活中做出改变,相信每一个人有改变的能力。尊重他们,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与父母一起对他们不能有效处理孩子的问题进行探索,可以询问家庭中每一个人员是否希望改变,这样可以让家庭成员之间合作建立一种更积极的氛围。
  每个人都说 “我要幸福”,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真正拥有幸福,自己和孩子都可以享受幸福的甜蜜,其实幸福的源泉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经营“家庭”,学习在每一个当下去感受孩子,而不仅仅是教育,幸福就会与我们同在。
  参考文献
  [1]刘慧.了解家教情况 重视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J].基础教育论坛,2018(01)
  [2]刘军.让乡村家庭教育开出美丽的花朵[J].好家长,2018(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