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地铁站出入口的人性化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车站设计要与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周边环境条件相协调,方案做到功能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行、造价经济。车站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本,合理吸引和组织客流,方便乘客集散、乘降和换乘,以便能综合疏解轨道交通客流和过街客流,加强地下空间沟通,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关键词 地铁站;出入口;人性化设计
  1 地铁站出入口设计的内涵
  地铁站出入口是人们实现快速转换空间地理位置的节点,同时也是城市建筑与道路的重要“衔接点”,良好的地铁出入口设计可以将整个城市进行连通、整合,从而编织一个巨大的交通网络,而出入口作为交通网中的基础要素,也要做到尽可能的优化,以人性化的出入口设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
  概括来说出入口设计应当具备的功能,应当囊括以下几点:
  (1)乘客进行导向、分流和疏通等基础性要求。通过“分而化之”的人车、人人分流,从而让交通要素各行其路,有效缓解地铁站的拥堵状况。
  (2)人们在乘坐地铁和换乘时,由于身处地下和环境拥挤,极易产生焦虑和烦躁的心理,而人性化的出入口设计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乘客的负面心情。
  (3)人性化的出入口设计可为乘客提供多种社会功能。以往的地铁站点出入口规划,通常是以自身为主的独立建造,与周边较近项目或景点往往没有产生更加全方位的联系,而要增加设计的人性化,则需考虑到将地铁站与周边主体公园、地标建筑、特殊景观相互融合并实现统一规划,在地铁出入口与周边项目的人性化结合要求,其设计内容应当处理与规划好重点[1]。
  2 地铁站出入口设计的要求
  2.1 出入口通道的长度设计
  为了避免入口通道产生拥堵状况,在出入口的过道设计不应超出100m,为了让出入口场地的空间功能更能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一方面,通常来说功能齐全、服务完备的出入口场地空间应包括等候空间、换乘空间、休憩空间、服务空间等,这样较好的保障了场地空间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准确计算好地铁高峰的最大客流值。并且为了预防地铁意外事故的发生,需将人员疏散的时间、乘客舒适度与客流能力相结合进行考虑。需要注意的,在出入口通道设计时要尽量减少坡道与台阶的设计,并且出入口的弯折道也不宜大于90°。以某站出入口设计为例,为城市主干道。车站周边用地现状以商业用地、居住用地为主。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根据如表1所示情况对地铁出入口的远期(2045年)通行人流最大值进行分析。
  2.2 出入口通道的宽度设计
  地铁内的行人密度不尽相同,而要避免通道拥堵,帮助乘客加快行走速度,那么则需要设计者对通道范围中的行人密度进行计算。其公式为:(上行进/出站客流+下行进/出站客流)x系数(超高峰系数为1.1~1.4之间,取最大值1.4)以某站出入口为例,通道及楼扶梯疏散能力:
  (1)根据客流资料2045年早高峰进站客流为(1940+2278)x1.4=5905/h,出站客流量为(4741+3198)x1.4=11115人/h。1m出入口通道双向混行为4000人/h,即所需出入口通道宽度为(5905+11115)/4000=4.26m,本站设置1个6m,1個4.5m,1个4.1m宽出入口通道,满足要求。
  (2)本站2045年早高峰进出站总客流为5905+11115=17020人/h,1m宽自动扶梯通行能力为8190,即所需扶梯宽度为17020/8190=2.09m,本站设上行扶梯3部,下行扶梯2部,2.4m宽楼梯3部,满足要求。以人的基本尺度和生理构造为前提,所有出入口的设计与修建都是基于人们的需要,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多的便利。在人性化设计中,物理尺度的形式、触碰等都与人的需要息息相关,所有只有牢牢把握出入口通道的人流密度控制,才能保障乘客的顺畅流通,让乘客在宽松、舒适、开放的状态下行走,通常也可以给行人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2.3 车站剖面设计
  (1)妥善处理与城市地下管线、河流及其他地下构筑物的关系。在满足地下管线铺设要求的前提下,位于城市道路下的地下车站顶板覆土一般为2.5~3.0m。
  (2)车站内各层高度应在满足建筑净空高度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上部管线及吊顶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高度,尽量减小车站埋深。在车站深度确定的条件下,根据车站情况合理分配各层高度,改善车站公共区空间效果[2]。
  3 结束语
  地铁站出入口的设计不仅同广大乘客的体验感受有着直接关联,同时也是城市空间与城市形态的对外重要展现形式。随着当前社会与建筑设计渐趋人文化的发展,探索地铁站出口设计的人性化设计方法,也便具有了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兆雄.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企业,2015,(10):25-26.
  [2] 王聪.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与创新[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
  (10):24-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1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