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医属于我国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中医能够传承至今,师承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今日的教育模式主要是院校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师承教育、院校教育的优劣,并就如何融合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中医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医师承教育 院校教育 相融合 思考
【课题项目】2018年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科研课题:闽东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素特征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XB2018120)。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56-01
引言
我国当前的中医人才队伍正在逐渐缩小,这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传承。历史上我国的中医能够传承主要靠的是师承教育,当前的院校教育者也开始思考如何将师承教育有效的融入到院校教育中,从而推动中医的发展。
一、师承教育的优劣分析
(一)师承教育的优势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形成辩证思维。师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辩证思维,学生通过观摩教师的治疗手段以及治疗思想,能够传承到中医不同的思想理论。此外,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患者,并亲身参与到实践中,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思维的验证,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1]。
(二)师承教育的不足
首先,师承教育中会注重学术保护,在此思想限制下,学生不能广纳众家之言,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其次,师承教育教学模式不固定,教学内容以及方法均受到教师喜好的影响,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再次,缺乏资金支持,教师力量过于薄弱,难以在教育规模和学术创新方面做出突破或是扩大。最后,只进行中医教学,忽略西医教育,和当前的临床发展不相符,也和如今的医师资格考核制度相脱轨。
二、院校教育的优劣分析
(一)院校教育的优势
首先,雄厚的师资力量。当前我国的中医院校多是国家出资建成的,不仅资金丰厚,而且教师团队较为杰出,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其次,规划化课程设置。目前院校教育的教材均有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结合我国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写的,课程设置也更为规划化,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此外,院校教育增加了西医课程,符合当今临床需求。
最后,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当今的院校教育更加注重对不同医学思想的教育学习,无论是图书馆、还是讲座等都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不再局限在一家之言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课外时间,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院校教育的不足
首先,有些课程过于冗余,对于学生用处不大,学生仍需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可能导致学生学的广而不精。其次,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有些学生学习也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再次,学生的临床实践和课堂学习脱轨,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后才会进入到临床实践,导致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可能对有些理论知识已经遗忘。
三、有关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融合的几点思考
(一)发展课程体系
学习中医应该了解中医的精髓,其精髓在于名家著作,包括《内经》、《伤寒论》、以及《神农本草经》等,因此院校教育中,学生应该在初始阶段就研讀这些名家著作。西医的飞速发展正在冲击着中医的发展,学生在中医学习中也应该了解现代医学,做一个和时代接轨的医者。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医时不能仅局限于中医典籍,还应该建立起现代医学知识体系。
(二)理论和临床相结合
中医的学习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学生在临床中多接触患者,才能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才能对自己的思想进行验证。为了让学生将临床和理论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定期到院校的附属医院的门诊、药房等做见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三)制定灵活的学制
中医的学习知识较多,因此学习时间也较长,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五年制的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制制定方面,可以更为灵活,可以结合学生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在理论知识完成后,可以跟着教师进入“师承教育”的学习模式中,学习中医的精髓,培养临床辩证思维。将师承教育融入到院校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发展[2]。
结束语
我国的中医已经遇到了自己的发展瓶颈,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在教育模式上做出突破。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各有优缺点,为了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中医人才,也为了促进中医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闫忠红,杨天仁.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探索[J].西部中医药,2016(7):64-65.
[2]许二平.关于中医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6(4):9-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