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创新、实践人才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文教育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要体现。本文主要从“以人为本”的教育实际出发,将教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揭示教学改革深层次的问题,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文教育  实践教学  创新人才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地方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研究”(编号:JGJX2017D45)。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18-01
  引言
  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中提倡的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大高校争先提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口号,但却忽视了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在实践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工程实践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必然途径, 目前来看,“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成了许多大学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也意味着我们传统本科教育模式实现转型。
  1.培养创新人才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存在着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析和讨论。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文教育两者的关系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它体现的主要是实践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问题。与之相对,人文教育,所谓“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社会科学即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其目标是传授人文科学知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自身和社会发展规律,从而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它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感觉到“一种精神失落和价值困惑”、“担心就业”、“感觉所学专业无趣”,又何谈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人文教育是必须的,人文教育追求的是人的更全面的发展,它主要是通过人文精神的启迪,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环境的熏陶来引导学生反思自我,完善人格,加强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径。
  2.人文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各大高校通过开放高水平的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社会实践等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的机会,以及省级、国家级精品课,优秀课,示范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各个高校的教育特色,然而,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的观点:要特别注重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现在大学要能够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观点,我们的大学必须进一步优化大学的人文氛围,探索出一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需要注重创新教育要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深刻剖析我国大学教育的历史因素和当前现状,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片面地追求科学知识教育,忽略了人文教育;片面地强调认知过程的“知”,忽略了认知过程的“觉”;片面地强调科学的“理性”,忽略了人文的“人性”;忽略了科学和人文的一体性与统一性。传统理工科在创新教学中,人们往往重视理论和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和研究工作,也确实取得了一些优秀成果,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低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显现,传统的仅仅在科学教育层面的改革和创新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同文化环境分不开的
  大学的文化氛围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这就犹如鱼水相依,切忌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仅与提高技能相联系,创新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创新的人文环境,只要有了创新的文化,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大学校园需要营造出创新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一种自由的创新文化,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交流的氛圍,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培养一批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对于来自行业企业“人才匮乏”的呼唤,这种校园创新氛围有益于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科研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更充分的发挥空间。
  结语
  大学应该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文教育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学需要多一些人文教育,将各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人文教育更追求的是人的更全面发展,社会需要这样的优秀人才,实现自我的价值,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林海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7(6):102-104
  [2]阙明坤.大学人才培养:答易行难[M].2011(13):32-35
  作者简介:
  刘妍妍(1981-),女,博士,副教授,从事电工电子基础理论教学、光电信息检测、图像处理研究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