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秘根的世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天,几个孩子围着一盆水养金边吊兰聊得热火朝天:“它的叶子有点像草。”“叶子边上都枯黄了,可能要死了。”“看水里,它有白色的根。”“水里的根真好看,细细的、弯弯的,像妈妈烫过的头发。”“弯弯曲曲的,有点像方便面。”“还像豆芽菜。”……孩子们的注意全在吊兰的根上了。于是,教师便引导他们把有趣的发现分享给班里其他孩子。大家的兴致都很浓,有个孩子说他家也有吊兰,只是它长在土里,所以不知道它的根是不是白色的。有个孩子问:“为什么根上鼓了个包?生病了吗?”孩子们对此很好奇,决定去采访幼儿园花房的爷爷。花房爷爷说,这个鼓包叫储水根,里面储存了养分,能帮助吊兰生长得更好。从花房回来的路上,孩子们看着路边的小草、大树继续聊着:“小草的根是什么样的呢?”“大树的根长怎么样呢?”“植物的根都是一样的吗?”孩子们热情高涨。根的世界是奇妙的,教师和孩子们商量决定开启一场“根”的探究之旅,根博物馆主题活动也应运而生。
  一、根博物馆主题活动的准备阶段
  1.收集问题
  孩子们最想了解“根”的哪些方面呢?广泛收集问题是捕捉孩子兴趣的有效方式。教师发给每个孩子一张记录纸,同时向家长宣传孩子探究根的愿望及其价值,引导家长问问孩子想知道根的什么秘密并帮助孩子做好记录。教师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汇总并加以分析,找出了孩子们的兴趣点:哪里有根?根有什么用?所有的植物都有根吗?根都一样吗?根有哪些种类?根长什么样?根能吃吗?这些问题涉及根的种类、作用及生存环境等,契合大班孩子的经验,也符合他们喜欢探究的年龄特点。根博物馆的活动偏自然科学,教师决定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提问的方式不断激发孩子探究根的愿望,同时把握好活动线索的深度,让孩子在活动中思考并获得经验。
  2.确定活动线索
  在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后,教师就进入了根博物馆主题活动的课程审议环节。通过年级组、园级核心组及班级孩子的三级审议,教师梳理出孩子们探究根的线索并筛选适合他们的活动。比如,在年级组审议时,教师根据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梳理出了四条线索:“什么是根?”“根都一样吗?”“根在哪里?”“根有什么用?”教师分析后觉得孩子在探究时会有先后顺序,所以在思维导图上将这四条线索按一级分支呈现,并将孩子们感兴趣的其他问题放在二级分支或三级分支上;核心组在审议时将“根有什么用”“根在哪里”两条线索的顺序进行了调换;在班级孩子审议的环节,教师把准备开展的根的相关活动讲给孩子们听,然后师幼共同讨论,保留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剔除孩子不感兴趣的内容,最后绘制出根博物馆主题活动的思维导图。
   二、根博物馆主题活动的探究过程
  1.什么是根
  “什么是根”這个话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但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所以他们总是结合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植物根的形态给根下定义。比如,大树的根很粗,有的露在外面,有的长在土里;小草的根是细细的,都是长在土里的……这些就是孩子对于根的原有经验。
  为了丰富孩子们对根的认识,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到幼儿园的菜园、百果园去感知什么是根。孩子们还带着各种工具去挖蔬菜根、小草根。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挖到的茄子、丝瓜、小草的根握在手里,希望带回班级继续观察。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教师当天就在班里创设了“根的研究基地”,让孩子们把找到的根整齐地摆在桌上。
  2.根都一样吗
  孩子们每天都三五成群地去“根的研究基地”观察,有的孩子还会自豪地介绍自己找到的根和别人的不同。教师便抓住这个契机追问:“植物的根都一样吗?”大家都说不一样。于是,教师继续追问:“除了幼儿园,哪里还有不一样的根呢?”孩子们说小区里、公园里有。这一问题激发了孩子们再次去寻找根的热情,同时也引发了后续活动的开展。
  教师让家长利用周末和孩子一起寻找各种各样的根。他们有的去花卉市场找来了各种水养植物,有的在紫金山找来了已经枯死的树根,有的去农村爷爷奶奶家挖来了毛豆、茄子、玉米的根……教师引导孩子将自己寻找根的经历记录下来,图文并茂地展示在题为“寻根记”的墙面环境中,鼓励孩子结合实物进行交流分享,帮助同伴了解自己找到的根。比如,有个孩子一边介绍玉米的根一边请同伴摸一摸,这种方式能帮助孩子直接感受玉米根硬硬的特点。孩子们在寻找根时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在向同伴介绍自己寻到的根时的投入,正是博物馆收集活动的价值所在。
  就这样,班级“根的研究基地”里的根越来越多,孩子们便萌发了将根分类的想法。这时,怎么分类也就成了孩子们的热门话题。他们有的说可以按根的大小分,大的根放在地上,小的根放在桌上;有的说可以把能立起来的根放在一起,把软软的根放在一起;有的说把蔬菜根放在一起,把小草根放在一起,把树根放在一起。最后,大多数孩子赞同按种类分,还商量决定画好小标记,以便区分不同的根。可是,他们在分类时发现,平放的根如果贴上标记就不容易看见根的样子了。此时,教师问“如何让根立起来”,引导孩子设法解决根被遮挡的问题。孩子们想到了很多方法,如用绳子悬挂起来、装在瓶子里、粘在架子上等,并一一作了尝试。同时,为了凸显根的特点,教师还引导孩子借鉴博物馆展品陈列的方式,借助器皿将根立起来。比如,将水养的植物装在透明的玻璃容器里;将各种蔬菜根立在长长的圆柱体玻璃器皿中制成标本;为丝瓜根选择了一个高高的有机玻璃器皿,尽显其“最长”的特点;将玉米根及树根以悬挂的方式陈列。另外,为了凸显根的艺术美,教师在孩子立体化陈列的基础上增加了“展示框”。比如,将蔬菜根固定在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鞋盒里,布置在墙上,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成功地将原先小小的“根的研究基地”扩大成了错落有致的“根博物角”,突出了根博物馆“博”的特点。此外,孩子也会以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比如,用各种材料有创意地制作根,或者根据根的外部形态进行艺术构想,了解不同的根有不同的形态,等等。从根的分类到“根博物角”的打造再到艺术创作,这些活动不仅初步培养了孩子的博物意识,也不断增加了孩子有关根的经验。   孩子们通过收集还发现了根的很多秘密,比如,“根的形状不同”“根的颜色不同”“有的根长在水里,有的根长在土里”“有的根长,有的根短”,等等。这时,有一种“特别的根”引发了两个孩子间的争论。A孩子在欣赏时注意到了水养在玻璃瓶里的山芋:“看,山芋的根好多、好细啊!密密麻麻的。”B孩子立刻反驳道:“山芋就是根。”“那下面这细细的、白白的是什么?”A孩子一时语塞。教师意识到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在引导两个孩子再次仔细观察山芋后,问A孩子:“为什么你坚持说山芋不是根呢?”“因为它可以吃啊!”A孩子很自信地回答。“那根一定不能吃吗?”A孩子被这么一问变得不那么確定了。接着,教师又转身追问B孩子:“为什么你坚持说山芋是根呀?”“我在书上看到过的,但是我不知道山芋下面那些细细的是不是根。”B孩子在语气上也有些不肯定了。“那你明天把书带来,我们一起找找答案,好吗?”教师与他们约定从书里寻找答案。第二天,B孩子一到班上就兴高采烈地说:“我知道答案了!山芋是‘块根’,也是可以吃的根,下面细细的、白白的是须根。”最后,他们把有趣的发现分享给了大家。教师适时地将“特别的根”进行了延伸:“山芋是一种特别的根,那我们身边还有其他特别的根吗?”这个问题又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教师设计了一张寻找“特别的根”的调查表,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记录。最后通过调查表的汇总与分享,帮助孩子们丰富了关于特别的根的经验。
  3.根有什么用
  随着根博物馆的深入探究,孩子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根吃什么”“根的力量”“好吃的根”“根的繁殖”等。在活动中,孩子们对根的探究兴趣得到满足,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在“根的力量”活动中,教师和孩子用两个大玻璃缸分别水养小麦和大麦并进行观察和研究。他们在离水面大概5厘米的位置铺上了厚厚的海绵,把小麦和大麦分别撒在海绵上。孩子们通过观察记下了很多有趣的发现:大麦的根比小麦的根粗,先穿过厚厚的海绵;大麦的根看起来毛茸茸的,它穿过海绵以后直直地生长,直到接触到水面,再往水下生长时就会变成弯弯曲曲的了;小麦的根细一些,但是小麦的根和大麦的根一样很有力量,在穿过海绵后是直直地生长的;小麦的根比大麦的根长好多好多。
  孩子们还在“根博物角”水养各种豆子,对比在不同环境(有水有空气、无水无空气、有水无空气)中生长的黄豆根的情况;水养可以吃的萝卜、山芋等根,观察其繁殖过程及根的变化。孩子们发现山芋不仅能繁殖,还长出了密密麻麻的须根,特别神奇。
  在各种种植实验中,孩子们发现了根的变化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比如,根穿透海绵是为了寻求水源以获得充足的水分,但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中即使有足够的水源,植物也不会茁壮成长;穿过海绵的根将蚕豆立了起来,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根的力量,也明白了大风吹不倒大树是因为强壮的根固定住了粗粗的树干,等等。由此可见,各种植物的种植活动是帮助孩子感知根的作用的最有效、最适宜的途径。
  4.根在哪里
  渐渐地,活动室里的“根博物角”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了,他们觉得这些根都是小小的,想到外面去挖大树根。于是,教师支持孩子们的想法,提供了各种工具。结果才挖一会儿,孩子们就失望地说:“土太硬了,根本就挖不动。”“可能等下雨了,土软一点才好挖。”他们决定再去找找哪里的土软一点,发现小鱼池旁梧桐树的根露出来了,而且旁边的土能挖开。孩子们为自己挖到西瓜虫、小贝壳而雀跃,也因看到自己挖了这么长时间才挖出一点点根而打退堂鼓。虽然孩子们挖大树根的想法没有实现,但是他们发现了土壤里的小秘密,一到班上就激动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已经从根转移到了地下的秘密,于是就在“根博物角”提供了绘本《地下的秘密》。顿时,它成了班里的“畅销书”,大家轮流翻阅,议论纷纷,几天下来兴趣不减。通过绘本阅读,孩子们了解了根在地下错综复杂的生长环境。接着,“探秘地下”这一活动也在孩子们的互相合作下形成了。教师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探索空间,孩子们运用丰富的废旧材料,如报纸、纸筒、塑料管、鞋盒、彩纸、毛球等,迁移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地下世界。比如,他们将报纸搓成长条表现地下错综复杂的根;将鞋盒固定作为地下小动物们温暖的“家”;将有洞的粗软管变为小老鼠喜欢钻的“地下通道”,等等。在这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动手创造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他们自豪地向同伴和教师介绍自己的创作:“这是蚂蚁的家,它的家里储备了很多食物。”“这是蚯蚓的家,它的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看,这个树根最长,但是它是往左边长的,因为这里有水分。”等等。
  为了满足孩子们想探究大树根的需求,教师将一棵带泥的活树搬进了活动室,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挖树根”的现场。树根的下面用大木盆接着,这样既能接住孩子们挖下来的土,又能减少土中水分的蒸发。这个大树根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小心翼翼地用耙子、铲子、刷子等把树根上的泥土一点点剥落,可是他们发现树根上细细的须根很容易被损坏。为了能既保护好树根又清理掉根上的泥土,孩子们会在挖树根前仔细观察,选择合适的工具,同时记录挖树根是否成功以及挖树根时发现的秘密。
  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发现大树根上的泥土越来越硬,即使使用工具也不易清理了,孩子们提出要给它浇水,教师就增加了若干个喷水壶,孩子们会先喷水再清理泥土。就这样,大树根上的泥土越来越少,它成了班级根博物馆中最大的根标本。“为什么它在我们的活动室里不能存活呢?”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他们有的说“因为大树根需要很多水分”,有的说“大树根需要有土,土里有很多的营养”,有的说“它还需要充足的阳光”,还有的说“它还需要小动物们给它松土才能长得更好”……从孩子们的表达中可以看出,通过根博物馆主题活动中的探究,他们对于根的认识更全面了、根的相关经验更丰富了。
  三、利用园级根博物馆拓展活动
  班级根博物馆在孩子们的不断探究中逐渐丰富起来了,室内的空间已无法满足他们与大型根的互动。于是,教师和孩子们商量将班级根博物馆的部分活动拓展至园级博物馆。比如,孩子们在挖树根时发现了土壤里的秘密,由此又延伸至对地下世界的探究。教师为了支持孩子们的想法,请教了地质专家,在园级博物馆里“重现”了部分地质层横切面,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感受地下世界的魅力。又如,孩子们虽然之前挖梧桐树根未成功,却一直关注着梧桐树的变化:叶子黄了,树皮掉了,根变长变粗了……于是,教师利用园级博物馆的一处二层小楼游戏区打造了“地上地下”的场景,并与孩子们一起用各种材料制作了“梧桐树”,给孩子们创造了尽情想象的空间。他们可以在“地上”表现定期观察到的梧桐树的特征,在“地下”用各种废旧物品表现根的形态。孩子们的创造力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在“地下”粘贴了各种颜色的长条形垃圾袋,表示根吸收到的各种营养;拉了一根长长的布条并固定,代表一根很长的根在地下生长着;用水管缠绕在“根”的周围作为地洞,“地洞”里还“钻”进了几只他们做的昆虫。就这样,“梧桐树”下的世界越发精彩,孩子们每次都流连忘返。
  根博物馆的研究过程不仅是注重孩子收集及创设的过程,更是培养其“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博物意识的过程。同时,通过创设根博物馆这个平台,教师以观察者的身份推动每一个孩子进一步探索,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观察、思考、探索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幼儿园博物馆活动研究的价值所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8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