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多种复调技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资料进行思考,发现音乐在横向流动的过程中会出现歌曲改编的行为。作曲家们会通过复调的应用将多种民歌改编成不同的钢琴曲,提升艺术表达的丰富性。当前,作曲家主要是借助对比复调以及支声复调等技法进行钢琴曲的改编,对旋律进行线条形式的润饰,这样能形成不同的旋律。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作曲家在将民歌改编为的钢琴曲的过程中常用的复调技法,对这些复调技法进行思考,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复调技法;艺术特色;作曲家
  对专业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复调音乐约是从公元九世纪出现的,十八世纪是复调音乐的顶峰时期,之后一直出现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復调音乐已经成为音乐研究的一项内容,通过对歌曲进行改编,作曲家能丰富钢琴曲的艺术创作内容。通过对复调技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可以对民歌如何改编为钢琴曲进行一定的探索,也可以对复调技法的运用进行思考。所以,本文主要对对比复调以及模仿复调等技法进行分析,对民歌主题的钢琴曲改编实施思考。
  一、对比复调
  对比的内涵是互相不同,对比复调的技法更加复杂,在作曲改编中体现出多变性的特点。作曲家借助复调技法对民歌主题进行钢琴曲的改编,主要是通过对位方法写成含两个以上不同的节奏和音调,这样就改变民歌的节奏以及音调等内容。可以说,对比复调是作曲家结合在一起的多种旋律,这几个旋律是对比关系的,呈现出复杂的特点[1]。通过将主题和对题进行合理的穿插,借助对比复调的方式营造不同的艺术表达境界。
  二、模仿复调
  模仿复调是通过模仿方式而写成曲调的,也被人们称呼为卡农。模仿复调主要是通过声部的进入,然后对其他声部进行模仿。一些作曲家在借助模仿复调进行民歌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会对一两个音节进行改动,这样是为了满足钢琴演奏的和声需求。同时,一些作曲家也会在主题上下方进行模仿,这样虽然会对旋律进行一定的改动,但是也会保留主题整体的节奏特点,这样可以有效的突出民歌主题。例如,作曲家陈铭志在对《子弟兵与老百姓》进行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体现出上声部的节奏特点——响亮,之后在低声部开展低八度的模仿,让曲调节奏更加具有鲜明性。
  三、支声复调
  通过对专业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在对民歌进行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不仅存在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的技法,也存在支声复调的技法。支声复调是作曲家对民歌进行钢琴曲改编的初级技法,主要遵循一个演奏的主旋律,在其中某一阶段开展分支音调的演奏,这样可以对钢琴曲主要旋律开展线条性的技法润饰。这样能从主旋律中合理派生出钢琴曲的副旋律,让民歌主题能有效改编为钢琴曲,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支声复调。
  随着民歌结构的不断变化,钢琴曲改编的支声复调也更加复杂,这样就可以形成独立的演奏声部。独立声部可以和主旋律进行抗衡,也能逐渐发展成为更加复杂的对比复调或者是模仿复调,这对民歌曲目的钢琴曲改编起到积极作用[2]。例如,作曲家王震亚对民歌《沂蒙小调》进行改编的时候,就采用支声复调的改编技法将两个旋律交织,通过主副旋律的融合,对民歌主题进行有效的展示,提升钢琴曲改编的质量。
  四、多手法结合的复调
  通过对上文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得知作曲家们会通过复调的应用将多种民歌改编成不同的钢琴曲,主要是借助对比复调以及支声复调等技法进行钢琴曲的改编。这样可以对旋律进行线条形式的润饰,也能对民歌主题进行展示,提升民歌钢琴曲的改编效果[3]。实际上,作曲家在对民歌主题开展钢琴曲改编的时候,不仅会借助单一的技法开展作曲改编,也可以运用多手法结合的复调技法。通过将以上复调技法进行综合,作曲家能赋予民歌别样的生命力,提升钢琴曲改编创作的质量。例如在对《思乡》(内蒙古的民歌曲目)进行作曲改编的时候,桑桐就借助对比复调和支声复调等技法,对节奏以及句读结构等内容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更好的体现民歌音乐的特征。通过将对比复调以及支声复调这两种技法进行结合,不仅提升作品两个声部的独立性,也能让作品更加体现出民族韵味。
  五、结语
  国内民族音乐多是以单声部为特色,也有一些民族歌曲蕴含多声部,多是以单声部线条为主。但是,音乐在横向流动的过程中会出现歌曲改编的行为,作曲家会借助多种复调技法对民歌进行钢琴曲的改编,丰富钢琴作品的艺术表达内涵。通过上文研究得知作曲家主要是借助对比复调、模仿复调以及支声复调等技法进行钢琴曲的改编,对民歌主题进行有效的展示,提升钢琴曲改编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洋乐.论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民族化艺术特色—以《炎黄风情》中《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例[J].艺术科技,2016,03:192.
  [2] 张楠.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多种复调技法研究[J].戏剧之家,2017,04:113.
  [3] 李婷,张源源.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触键及音色表现研究—以储望华《新疆随想曲》为例[J].青春岁月,2017,32:102+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