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童美术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留守儿童正处于重要的成长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和性格处于养成阶段,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容易导致其缺乏家庭温暖,加之教育不公平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儿童美术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通过美术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其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留守儿童;美术教育;涂鸦美术;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1-0120-0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留守兒童作为特殊群体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其成长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单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发展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与一般家庭的孩子不同,其受到家庭、社会、学习和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应当结合学科优势和留守儿童特点,在达到学科教育的同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美术教育正具备了陶冶情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巨大优势,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心理状况做好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因其所处家庭环境的不同,缺乏父母关爱,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而言,留守儿童在精神关爱方面缺失,缺乏家庭至亲成员的有效互动,在家庭教养方面存在异化,单亲或者双亲角色的缺失容易导致其出现人格发展障碍和社会化障碍。从具体的心理问题表现上来看,留守儿童多内心封闭,情感相对冷漠,在行为上表现出孤僻的特征,与人主动交流和被动交流都存在困难。很多留守儿童不擅长诉说和表达,一般不轻易向人敞开心扉,多存在防备和芥蒂,使人不容易亲近。[1]同时,在性格方面有缺陷等。从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来看,留守儿童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较远,一般不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和课外游戏,教师在与其沟通交流时存在很大的障碍。在生活中多独来独往,部分留守儿童因缺乏有效教育导致其在行为上呈异常甚至怪异特征。许多留守儿童在日常中多寂寞无聊,易滋生嫉妒不平衡心理,严重者出现敌对、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越轨现象严重。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首先源于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家庭缺乏温暖,性格发育和观念成长缺乏指导和帮助。在家庭教育上,留守儿童监护人多为老人,老一辈人的思想素质差异许导致多留守儿童受到错误教育观念的误导,在个人性格和能力成长上容易走向偏差;其次,留守儿童多为农村儿童,生活成长在农村环境,接受的教育也为农村学校教育。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方面仍有很大欠缺,基础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无法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落后教育理念很大程度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2];从社会方面来看,因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发展问题被忽视,导致大量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为求生存不得不进入大城市务工。社会教育制度尚未关注到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导致出现犯罪低龄化、财产犯罪、校园暴力等社会问题。
  二、儿童美术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测量反映心理,帮助了解儿童心理状况
  以9岁的濉溪县留守儿童某小学三年级涛涛为代表的案例显示,涂鸦美术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涛涛是个男孩,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是67岁的爷爷监管。根据访问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及涛涛的同学和相熟的小伙伴,调查结果显示涛涛属于问题学生。上课不认真学习并干扰周伟同学听课,不接受教师批评、顶撞老师甚至辱骂教师,男孩正处于好奇和好动的年龄,经常和同龄孩子打架、翻围墙、威胁瘦弱孩子。根据家访,爷爷反应,自己年龄大了,涛涛也不听从管教,只有涛涛爸爸能管住孩子。
  第一次涂鸦美术课上,让涛涛一幅画,涛涛并不配合,说理直气壮地说不会,随后就让涛涛随便画只要不是空白画质就行,涛涛故意用比花了一对乱线,并没有什么意义;直到第四次涂鸦美术课上,涛涛在自由状态下进行涂鸦绘画,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各种创作形式、色彩和线条、图形进行情感和想法的表达,在不经意间流露其潜意识和真实感受。而涛涛涂鸦作品中的构图和线条、形象是塑造他内心情绪、感悟和心里的直观元素,这些各种形式的绘画都能反映出涛涛的心理变化,通过外化的综合表现能够透射出他的潜在感悟和所想所求。[3]
  通过儿童美术教育,让留守儿童借助画笔进行自由而主观的涂抹,对于教师而言,可通过孩子的涂鸦作品来观察孩子的自我表达,透过作品观察并感受孩子眼中的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通过对画笔力度、速度和形象状态的观察可实现对孩子心理的微妙体察。为此,儿童美术教育可作为一种心理测量工具,通过孩子的美术创作来测试并了解其心理活动和健康状况。
  (二)建立自尊自信,有效预防调控心理问题
  儿童美术教育在让涛涛学习到美术知识、实现审美能力和感受能力、想象力的不断提升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其美术技能得到培养和提升。孩子基于所学的美术知识,借助于画笔自由地进行涂抹和描绘,以主观意志自由安排线条和色彩、空间,最终产生一幅独属于涛涛自己的美术作品,这能够让他收获极大的自信和满足感,接受到同学、老师的夸赞和表扬则更能够让涛涛收获自信,使其体会到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帮助他更好地将自身融入到集体当中。[4]
  随着涂鸦美术课的推进,教师和任课老师反应涛涛上课时偶尔还会举手发言,涛涛的同学也反映在绘画课上,涛涛还能帮助别的同学,这些现象都表明涛涛在进步,同时,通过涂鸦绘画进行自由地表达和宣泄,其内心的不满、压抑、恐惧和痛苦、愤怒等情绪均得到有效释放,也就能够极大减轻其心理压力,收获到极大的愉悦和快乐。涛涛通过美术教育实现自尊和自信的建立,同时实现心理问题的有效预防和调控,对于处于个性潜能发展阶段的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三、儿童美术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倡导自主课堂,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作用
  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儿童美术教育切入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同时借助于美术教育来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所在,就应当着力打造自主课堂,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作用,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发挥。为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打破传统陈旧的绘画方式,以学生为主导,老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孩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除进行美术知识普及之外,教师应当避免过分干预孩子的自我创作,鼓励孩子进行自由绘画和涂鸦,让孩子能够进行充分的释放和表达。如教师可通过有效引导让孩子进行自我挖掘,将自我最想绘画和表达的东西描绘出来,进一步可到感情、心情,让孩子基于自身的理解和想象进行涂鸦绘画,授课老师做不过多评价,只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肯定,让孩子充分收获自我。[5]
  (二)营造成功氛围,增强留守儿童的学习自信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便是缺乏自尊和自信,容易自我否定,为此,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应当着力培养其自尊和自信,使得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感。教师可在美术教学当中着力营造成功氛围,多作鼓励和表扬、赞美、肯定,鼓励孩子勇敢地展示自我实力,通过美术涂鸦进行自由表达,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抒发自身的情感。在美术教育当中,教师应当避免采用传统的一言堂和泛式的教育方式,而应当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突出每个孩子的个性,尊重每个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其在认识自我和提升自我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学生之间不进行单一化的比较,而应当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引导所有学生向所有优点予以赞许,对于落后和不足给予支持鼓励,让孩子能够在收获自尊和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油和上进,从而实现自信培养上的良性循环。[6]
  (三)立足本土文化,寓情感教育于美术教学中
  留守儿童多生活学习在农村,农村本土文化是其成长的摇篮,其对于本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最为熟知和了解。因此,针对留守儿童的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本土文化,将农村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有效融合在美术教育当中。教师一方面向孩子展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另一方面则有效引导孩子自我发掘,以此来主动地了解和理解农村本土文化。[7]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合在教学内容中,通过美术表现手法、题材和内容的有机选择,使得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融合在孩子的美术理解和绘画创作当中。这不仅能够有效增加留守儿童对于美术教学活动的亲切感和好感,还能够极大激发其学习和创作的兴趣。寓情感教育于美术教学当中,可让留守儿童更加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生活,培养丰富的内心感情,帮助抚慰其心理上的问题和创伤。
  (四)加强课堂互动,开展多样化涂鸦创作活动
  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向、孤僻甚至自闭,为实现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在美术教育当中,应当加强课堂互动,通過开展多样化的涂鸦创作活动打开孩子的心门。教师可通过小组或集体涂鸦创作等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集体教学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其感受到和谐、欢乐而亲切的温馨氛围。在互动式的课堂活动当中,孩子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自我融入到集体当中,极大消除其心理上存在的恐惧和孤独、伤心和焦虑、抑郁和烦躁等情绪。在涂鸦创作活动当中,教师可组织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分组展示某一事物或主题,让孩子充分交流和讨论,明确涂鸦绘画创作方向,共同构思出一幅或多幅作品,最终每个人各自创作或小组集体创作出作品,并让孩子在课堂当中展示并讲解其创作过程。在整个课堂过程中孩子获得打开心扉的机会,也就能够很好地疗愈其内心的心理问题。
  (五)亲近自然生活,感受体验丰厚的社会友爱
  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在自然当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多样,能够更加深入而细微的接触自我、了解自我。为此,针对留守儿童的美术教育应当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当让孩子充分地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在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事物,收获更多的情感和感受、思考。教师可组织郊游、春游、秋游等外出活动,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地接触并感受自然的元素,通过观赏花草树木、感受鸟语花香获得心灵的释放。可让孩子在野外进行涂鸦写生,将所观所感落到纸上,成为一幅幅独立的涂鸦作品。同时,还可组织社会活动,让孩子参与社会劳动,在过程中收获情感体验,增强自身的认知,同时感受并体验到丰厚的社会关爱,将所思所想绘成美术作品。孩子通过与自然和社会的有益接触,能够更好地帮助其认识世界和自我,帮助其心理健康发展,亲近自然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有益处。
  四、结语
  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催生出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在家庭关爱缺失和教育资源匮乏、社会环境影响等原因,其心理健康状况亟需得到改善。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儿童美术教育在留守儿童不良情绪和心理状况的疏导、调节过程中的独特的作用,帮助其形成积极、健康和完善的人格,形成自尊和自信,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邓正明. 让爱的阳光普照农村留守儿童[J]. 现代交际,2017(8):13-19.
  [2] 龙林智. 千里牵手“留守儿童”[J]. 当代广西,2017(15):49.
  [3] 刘冬晔,王文捷. 美术教育在我省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的作用及途径探析[J]. 大众文艺,2016(23):221-222.
  [4] 王鹏. 绘画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治疗的个案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5] 张寒玉.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中的绘画疗法[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5):168-169.   [6] 汪向東,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平顶测量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人杂志社.1994.
  [7] 易红,王祝康. 绘画艺术治疗在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干预中的应用——重庆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2):72-75,80.
  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ZHANG Li-ping, ZOU Jin-hua
  (Academy of Fine Art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Left-behind children are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growth. Their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personality are in the formative stage. Lack of parental education and care can easily lead to their lack of family warmth. In addition, the impact of unfair factors in education can easily lead to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guiding thei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art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 art education; graffiti art;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