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视角下对音乐考级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音乐的培养,多数家长和教师选择用考级或者比赛的方法检验和督促孩子的学习,但在考级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考级;基本功;风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每年的考级都会安排在暑假,在考級的科目中,钢琴这门乐器是考试中的热门。而考级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找到解决办法,则是琴童与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只以考级为目的的钢琴学习
在钢琴的学习中,“考级”是热门的词语,学生家长之间见面最常问的就是:“你家孩子今年考几级?”。我国业余钢琴考级的考生每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所以,多数培训机构及为了配合家长的需求,检验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均安排了考级这个项目。作为检验或督促学生的课程学习,这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有些培训机构、家长、教师为了考级而考级,这就导致了盲目地让学生参加考级,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考级,拿到考级证书。这样过度地看重钢琴考级,对钢琴的学习是弊大于利的。由于考级是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曲目,这会导致学生在学校中只练习考级曲目,忽略了钢琴学习中其他的教材,会导致基本功不扎实,涉猎较少钢琴曲目,学习范围狭窄等问题。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发现,发现很多学生只会弹奏考级曲,虽然也通过了考级,但手指的力度与灵活度依然不够,没有理解曲目的创作意图和正确的表达情感,也无法弹出乐曲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二、揠苗助长
罗伯特·舒曼曾经说过一句值得令人深思的话:“应当努力把简易的乐曲弹得正确,弹得完美无疵;这要比把困难的乐曲草草了事地弹一遍好得多!”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有些家长盲目追求级别,大幅度跳级,比如,第一年考过一级,第二年就设定了考五级的目标,而有的培训机构为了吸引学生,甚至在宣传的时候跟家长保证可以“一年能开音乐会,三年考到十级”。考级本应该循序渐进,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参加考试,合理的级别选择是获得优秀考级的基础。技不达标、揠苗助长在考级中展示出来则是仅仅能将曲目音符弹下来,但技术性的问题、音乐乐句、手指独立性及快速跑动都达不到乐曲的要求。以中国音乐家协会为例,我国由中国音协于1990 年推出了全国音乐考级,其目的是为了普及音乐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根据中国音协通知,从2017年起,八级以上不得跳级报考,特别优秀者可同时报考两个级别。2016年报考九、十级未通过者可报考原级别。这样八级、九级、十级必须严格按照顺序考,限制了高级别跳级严重的现象,也给盲目揠苗助长的教师与家长以警示。 钢琴考级不要仅仅是拿到最高级十级证书,而要为了锻炼自己技巧水平而考级。总的来说,钢琴考级是有难度值和技巧性的,但是,尽管如此,只要钢琴学习是从基础稳步学习,考级不会很难。“万丈高楼的崛起始于一步步的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 “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钢琴学习中重要的一点包括基本功的训练,只有基本功牢固了,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三、对曲目完成要求过低
以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为例,一级、二级分为四个部分: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中国乐曲、外国乐曲。三级到七级分为四个部分: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复调性乐曲、乐曲。从八级开始强调了音乐时期与风格,八级到十级分为四个部分: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浪漫——近现代风格乐曲。但从实际考生的完成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对考级要求没有理解到位,认为把曲目的音弹下来就可以了,有的甚至音准、节奏都不对,特别是高级别对速度、情感都有要求,很显然乐曲仅仅弹下来是不够的,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乐曲分类中,明确有中国乐曲、外国乐曲之分,明确有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浪漫——近现代风格乐曲之分。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把握乐曲的风格。“风格”在艺术中的涵盖面非常广泛,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不同的作曲家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周广仁先生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音乐风格把握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比弹错音还要严重。”
(一)中国乐曲与外国乐曲风格特点不同
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外国曲目的选择风格迥异,有一级曲目选用的《摇摆的印第安人》《春之歌》;二级曲目选用的《G大调苏格兰舞曲》《女神之舞》;三级曲目选用的《布列舞曲》《小诙谐曲》;四级曲目选用的《小步舞曲》《森林波尔卡》;五级曲目选用的《圣诞老人》;七级曲目选用的《塔兰泰拉舞曲》;八级曲目选用的《花纹》;九级曲目选用的《音诗练习曲》《玛拉甘尼亚舞曲》;十级曲目选用的《猫和老鼠》。
中国传统调式为五声调式,而西方为大小调音阶,以中国音协考级为例,中国乐曲一级曲目选用耳熟能详的曲目《小白菜》《扎红头绳》;二级曲目选用《二月里来》《两只老虎》;三级曲目选用《康定情歌》;五级曲目选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这些曲目均由同名歌曲旋律模仿改编而成,富有极强的旋律性,同时也是中国民族性比较强的作品。五级曲目选用黄虎威的《巴蜀之画》,七级曲目选用张朝的《山娃》;九级曲目选用汪立三的《在阳光下》,是中国风韵味极强作品。例如《巴蜀之画》选曲中的《空谷回声》取材于藏族民歌《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表现出山谷间飘飘荡荡、若隐若现的回声,四个小节为一句,前三句都是一实一虚,每一句的前两小节均为“实”的旋律,每一句的后两个小节均表现为前两个小节的回声,主要以mf与ppp力度标记变现出对比,在不同的音响层面上表现了悠远空旷,空谷回声。另一则选曲《抒情小曲》则取材于汉族民歌情歌对唱《隔河望见姐穿青》,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旋律优美舒缓,曲调抒情质朴。中段右手连续跑动的音型形象而生动地模仿了潺潺的流水声。 作者用音乐语汇表达出了对巴山蜀水的无限眷恋,而我们更从曲调中感受到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音乐语调。 (二)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不同
以西方为例,音乐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等。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主要以复调音乐织体为主,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每个声部交替进行,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绵延不断的进行。而在力度方面变化较少,各声部形成严密的统一。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规整,讲究音乐的逻辑性、动机的统一性、音乐发展的连贯性等,多以奏鸣曲为主,多数古典时期的音乐都有较长的篇幅,为了表達完整复杂的乐思,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个时期的音乐家创作上则表现出对主观感情的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幻想,音乐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点还有,出现了标题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乐曲标题多为A大调奏鸣、G大调奏鸣曲、D大调奏鸣曲等。而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四季》《邀舞》《梅菲斯托圆舞曲》等,能直观地从作品的标题中对音乐有简单的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更有新的探索,比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舞台、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综合艺术。强调个人主观情感,作曲家的作品中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重视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从中吸取营养,例如,西贝柳斯的作品就凝聚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写出了《芬兰颂》。李斯特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表现更为丰富,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强弱标记在此时大量频繁使用,以表达乐曲的情感。在音乐形式上,不再像古典时的音乐是对称、均衡、完整结构,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歌,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而印象主义时期最早出现在绘画领域,由1874年巴黎展出的一幅莫奈的《日出印象》,印象主义中的音乐像图画一样带给人的感觉是朦胧的、飘忽不定的风格,它不通过音乐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更多是描写带给我们的主观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非常神秘的朦胧、若隐若现的色调和氛围。由于钢琴兼有和声以及音色精致变化的功能,是所有乐器中表现力最强的,被称为“乐器之王”,并且又能在琴槌、琴弦和踏板的巧妙组合之中产生奇妙的泛音效果,最能表达云雾水性音响的灵动之感,这种优势在印象主义作品中被充分地发挥。印象主义时期音乐在乐曲的形式上更为自由,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并且此时期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例如《塔》《月光》等,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采用中古调式、全音音阶,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多采用十一、十三和弦、增三和弦等,所表现出的是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如果我们将巴洛克时期音乐弹得像古典主义时期一样力度变化丰富,将印象主义时期音乐弹的像古典主义时期规规整整,那便是对风格的错误表达, 每一个时期都有它自己的定义与风格特点,这个过程不仅仅要靠教师的传授,更多的是在长期的钢琴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
(三)不同作曲家的风格特点不同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音乐家,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时期,在准备演奏相关曲目的时候,首先要判断作曲家所在音乐时期的大背景,其次考虑每位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特点。例如,钢琴考级曲目中,三级曲目《布列舞曲》、四级曲目《小步舞曲》、五级曲目《二部创意No.8》、七级曲目《三部创意曲》、九级曲目《d小调赋格曲》、十级曲目《第三英国组曲的前奏曲》都是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巴赫所作,他将大小调和声体系与高度发展的复调音乐完地结合在一起,结构严谨、形式精美、逻辑严密、技术精湛,表现了深刻的哲理、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而它的作品只有几处简单的强弱标记,以绵延不断的旋律为主。再例如十级曲目《辉煌的大圆舞曲Op.34 No.3》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代表人物,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所作,他的音乐旋律流畅、优美如歌,节奏上较为灵活自由,力度上千变万化,这首作品中用了f、sf、pcresc、f等,音色表现出小猫活灵活现的抓毛线球。每位作曲家都有着自身风格的创作特点,所以如果想弹好作品,还需立足作曲家与作品本身把握。
四、结语
我国已故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先生讲到:“要老老实实抓基本功,不要比谁的学生拉到什么程度,拔苗助长是不行的,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家对自己的演奏十分慎重、严谨,不能放松对每一个音、每一个乐句的要求呢。”学习音乐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与音乐素养的良好手段,考级也是对音乐学习成果的一个阶段性考核,我们要端正思想,端正态度,正确地看待考级。
参考文献
[1]周铭孙.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3]王大力.钢琴艺术之路[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熊潇滢(1987—),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