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幽默文化在外研社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体现及教学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幽默是英語语言及文化中的重要特色。本文指出英语教师应了解英语语言的幽默特点,在备课时深入理解课文的幽默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本文提出了帮助学生理解幽默的教学步骤。
  【关键词】幽默;理解;运用;语言;教学步骤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239-02
  幽默是英语语言及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幽默自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谭载喜在《西方翻译简史》中指出“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1]幽默做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在英语语言中俯拾皆是。随着外语教学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教学是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英语能够、也应该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浸润其生命,丰厚其精神。”深刻地理解英语幽默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及社会知识,在实际中更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一、幽默的定义
  幽默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科如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者都力图从各自领域阐释幽默。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认为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征,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幽默(Humor)和幽默感的解释是:“the quality in something that makes it funny or amusing(幽默是使人感到可笑或好玩的特性);the ability to laugh at things that are amusing(幽默感是对可笑事物发笑的能
  力)。[2]该辞典认为幽默和幽默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分别下了定义,笔者比较认同牛津词典对幽默和幽默感所下的定义。幽默感是一种能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英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通过后天学习获得。
  关于幽默的研究有相当多的理论,如语义脚本理论,言语幽默一般理论,乖讹——消解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等。理解并掌握英语会话幽默的特点,对于理解英语幽默,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幽默的特点
  (一)违背会话准则
  几乎所有实现幽默效果的手段都包含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幽默通常都是通过打破常规来实现的,而就表现方式上又有含蓄或令人回味深长的特征。英语幽默的产生不仅有其语言内在规律,而且很大程度上与特定语境和语用原则密切相关。“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英语幽默产生的机制,可发现说话人有意无意违反某条或几条会话准则,传达出特殊会话含义,从而导致幽默。因此,欣赏幽默的过程就是推导出特殊会话含义的过程。”[3]
  目前,研究者们共同认可的理论有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其中的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H. P. Grice 在《逻辑与会话》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说话人不论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在与对方谈话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基本的会话原则。”[4]在会话中,会话的双方都应该采取合作态度,即双方在参与交谈时,要使所说的话符合所参与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他把这个原则叫做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只有双方都采取合作的态度,会话才能够正常、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果交流的一方没有遵循合作原则,那么沟通即会产生障碍,导致主观意图与实际效果的偏差甚至悖逆。这种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不一致的现象正是造成幽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意或无意违背“会话合作原则”常常导致幽默的效果。
  (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1.双关法
  双关,指的是同一个音节,可以表示不同的词,同一个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利用这种词的同音或多义的条件,使一句话同时带有字面意思和字外意思,就是双关。
  2.岔断法
  岔断指的是人的言行模式与思维模式的逆反性。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Al后面有A2,A2后面有A3,于是便可推断出A3后面有A4 ,但这时却突然发生变化,A3后面没有出现A4,而是出现了与之不同但又有关联的B,使人们的心理期待突然扑了空,此时语言的逻辑不按常规发展而突然中断,出现出人意料的结局,听者往往不由地笑起来,感受到幽默的意味。
  3.对比法
  在生活中,有时内容与形式、愿望与结果等方面会产生强烈的不协调,于是形成不和谐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产生幽默或可笑情趣。
  其它的方法还有借题发挥法、谐音法、曲解法、反语法、夸张法、寓庄于谐、比喻、夸张、仿拟、矛盾修辞等。
  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幽默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编写把调动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不仅活动丰富多样,而且在语言编写上特别注意生动有趣,富有幽默童趣。教材中多处出现幽默对话,逐渐把幽默文化渗透到课文中。笔者试举几例说明。
  例1: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三年级起点),Module 6, Unit 1, P31, What do you do on Mondays?
  该对话中的狗在回答时采用了岔断法,前面的设问均是Do you go swimming on Mondays or do you ride bikes on Mondays, 指的是除了满足生理需要之外的其它行为,没有按照前文的话语逻辑给予回答,却说自己“I eat meat.”,由此产生幽默效果。
  例2: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一年级起点),Module 5, Unit 1中的父母和大明关于周末去野餐的对话内容如下:
  Dad: On Saturday, we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Daming & Amy: Yes! That’s a good idea.   Daming(to his sister: ) Will you take your kite to the picnic tomorrow?
  Amy: No, I won’t.
  Daming(to his sister: ) Will you take your ball to the picnic tomorrow?
  Amy: No, I won’t.
  Daming:Why not?
  Amy:Tomorrow is Friday. (教材中的图片显示日历为Thursday)We are going on Saturday.
  Dad & Mom: Haha...
  该对话中爸爸妈妈和Amy故意隐瞒当天是周四的事实,违反了会话的“合作原则”。如果在大明第一次问Amy是否明天要要带风筝去野餐时,Amy即回答明天星期五,他们的对话即不会产生幽默效果。
  四、教学建议
  “幽默做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5]人们对言语幽默的理解首先取决于对话语/文字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其次需要理解语境,最后借助抽象思维,推断出在特定的语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含义。“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涉及对会话含义的理解。”[6]只有当听者捕捉到幽默言语中的不和谐因素,并且通过大脑认知加工解决了这一不和谐时幽默才会产生。推导出会话含义亦即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也就意味着品味出了幽默的妙处。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步骤帮助学生欣赏幽默:第一步:向学生展示整个会话文;第二步:学生以小组形式对会话文本进行讨论,尝试理解为什么对话中人们会笑起来;第三步:向学生提问“你听到这样的话也会笑吗?为什么?”第四步:学生扮演会话中的角色,在对话中能发出发自内心的笑声。任課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学生必须将幽默语言与其语境紧密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幽默,甚至创造幽默。在教学时必须把幽默语句与话语背景和语境相结合,不能孤立地学习幽默句子。
  总之,英语教师需要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特点,平时注意积累幽默素材,不断培养自身的幽默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及社会知识,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A. S. Hornby (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2014.
  [3]方志英;浅谈英语幽默与会话含义[J].黑河学刊.2004(5).
  [4]薛瑜.从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谈英语商务信函[J].上海科技翻译,2001(4).
  [5]范施懿.从语用学的角度浅析英语言语幽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
  [6]黄洋.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的产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