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桂花雨》一文朗读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桂花雨》是一篇流传甚广的散文作品,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引起无数人共鸣。本文旨在对小学生提出一定的指导建议,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更好地朗读此文。
  【关键词】想象力;内心视像;语气语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05-01
  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朵细小但是开花时浓香远溢。桂花盛开在中秋节前后,历代文人雅士把酒赏月闻香,写出了不少咏桂花的佳作。《桂花雨》是女作家琦君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收入小学语文教材时做了一定的改动。课文先写小时候對桂花的喜爱,原因在于桂花的香气迷人;随后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是为了保持桂花的完整新鲜;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场面,充满了热烈和快乐的气氛;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乡情。读着这篇课文,似乎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之情也跃然纸上结合理解文章,本文朗读的几个关键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桂花香
  借物抒情表达思乡的诗文不在少数,本文所写为桂花,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就有必要让学生感受桂花独有的性状特点。桂花的花形并不突出,其令人欣喜并且深为怀念的是它的香气。桂花产于南方,有可能全国多数地方的小学生对桂花毫无了解,桂花的花形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但是桂花的香气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营造朗读氛围来让学生感受。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课文形象性词语的刺激下,透过文字似乎“目击其物”,好像“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一样,形成“内心视像”,再通过朗读传达出来。本文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嗅觉形象,而嗅觉特点的体现是同吸气、屏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令人愉悦的气味人们会深吸气以至沁入心脾,令人不悦的气味往往让人屏息掩鼻。此文中的桂花香一直久久萦绕,所以在朗读时就要让学生“如闻其香”。在学生初读全文进行感知之后,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泛读,在读到这一句:“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这一句时,在“桂花的香气”之后,略做停顿,教师可以深深吸一口气,仿佛沉醉在桂花的香气之中,然后再读出“太迷人了”这几个字,这样就能很快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学生在朗读时也会有了更深的感受。
  故乡的桂花令作者印象深刻的一个是桂花香之远飘,另一个是桂花香之长久。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体现了桂花盛开时飘香之远,朗读时要带有一种赞叹的、骄傲的语气,气息可以饱满一些。“十几家”应作为重音,体现花香覆盖的范围之大,“没有不”是双重否定,是对桂花香的着重肯定,所以“浸”也应作为重音加以体现。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一句写桂花制品带来的香气久久不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全年”一词包含的“每个月、每一天”的含义,在朗读时宜放慢语速、降低音调,以体现桂花香让人回味无穷。
  二、摇花趣
  本文是写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所以文中充满童趣,在朗读时要加以体现。
  文中写到小时候对摇桂花的期盼,其中这一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句尾为问号,可以指定不同的学生来朗读,比较他们读时语气是焦急的还是疑惑的,让学生分别读出并且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在此可以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朗读——用较快的语速上扬的语调可以显出对于摇桂花的急迫心情,但是如果学生用拖长音的方式或者变调读出“妈——”,体现小孩子对母亲的撒娇邀宠也是合乎情理的。
  文中“摇桂花”的场面是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在指导阅读和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需通过感悟文本语言并且发挥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来实现。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思维支点进行启发、导向,才能挖掘创造想象的潜力。在朗读“摇桂花”一段时,教师可以出示课件展示桂花纷纷落下的场面,然后让学生想象桂花如雨般落到他们的头上、脖子上、身上、手上直到地上时带来的感受,再说出表现作者当时喜悦心情的词语,最后在朗读时喊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想象能使学生融入文本,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读出、说出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兴高采烈地读出“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这一句。
  三、思乡情
  摇桂花是作者家乡的一种民情,桂花更连接了邻里情故乡情,这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作者小时候,每到桂花飘香时节,母亲念叨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母亲的话语里传递着乡亲之间的平淡却淳朴的情谊。指导学生读这句的时候要让学生理解到此时的母亲年纪尚轻,所以不必要用低沉的语气和语调,而是带着一种对桂花丰收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而在文末母亲所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也可以给学生补充材料,认识到杭州的桂花香格外有名,尤其“满陇桂雨“更是杭州的城市胜景之一,但是母亲出于对故乡深沉的爱所以认为杭州的桂花比比不上家乡,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年事已老,更带着无限的怀念,此时她可能想到了做糕饼的”胡家老爷爷“和”毛家老婆婆“,以及更多故乡的亲人,所以读这句的时候要低沉,缓慢,韵味深长。结语也应放慢语速,回味无穷,朗读者和听者都沉浸在浓浓的思乡情之中。
  本文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而思乡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空白点。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兼具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作者与作者情感相融,是本课设计教学与朗读的重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