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命题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年来,“核心素养”这一提法已经耳熟能详,深入人心。虽然关于它的确切定义还没有正式颁布,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无疑是重要的核心要素。而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集中表现出几种能力:阅读理解力、听记表达力、言语创造力、思维发展力、文化感受力。因此,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服从于这些能力发展的要求。而处在特殊地位的期末检测命题环节,对于这些能力的考查,就应该有着更精准的把握和明确的宣示。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命题研究团队,近几年来在这个领域做了许多深入的探究和极有价值的实践,在命题导向上真正做到了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考查学生能力为导向,检测凸显三个特点:一是人文性,有“温度”;二是情境性,有“亮度”;三是灵活性,有“高度”。从而实现了以考促教,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主题整合,提高效力
考试往往是根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福田区在区域推进语文主题学习上不遗余力,使得课堂的容量、学生的阅读量和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而如何在考试命题环节同样实现多容量、高效力?从这几年的试题来看,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1.主题引领。如,六年级下学期试卷,就以
“告别”为主题:视听题里名人谈告别;读拼音写词语中说毕业之别;积累运用题中运用学过的格言警句诗文感悟古人的离愁别绪;课外阅读题选择《青铜葵花》中青铜与葵花分别的段落,以分析品鉴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离别;作文题则以向同学老师学校话别为内容。“告别”这一主题贯穿全卷。这样使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更易情动辞发,自由表达,达到提升答题意愿和质量的目的,使得原本让人畏惧的考试更多了一份温情与从容。如:
作文题:告别
生活中充满了告别,分别的时间有时长,有时短,告别的对象可能是你亲爱的妈妈,也可能是你的同学、老师,抑或是家乡的小河、校园里的小鸟。小学六年生活中,你也一定经历过类似的告别或即将面临一场告别。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一篇450字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注意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2.多型综合,一题多考,提升容量与灵活度。比如:成语格言的填空后再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内容。这样就将识记、理解和表达运用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提升了单位题量的信息含量和考查效能。如:
先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A.( )( )乐道 B.( )( )安席
C.( )经( )霜 D.( )( )搏杀
开卷有益,文中有情,身在异乡的季羡林食不下咽、( ),——这是思念的愁苦;( )的老人对海鸥悉心的照料——这是无私的付出; 垂暮之年的嘎羧回到曾经( )的战场——这是英雄的抉择;伯牙遇子期,知音传佳话——这是让后人( )的故事……
3.比较阅读。变单纯的课内或课外阅读为主题整合下的多篇比较阅读。考查《少年闰土》一文时,就同时选录了《故乡》中描写闺土老年的语段,这样比较起来考测,无论是从人文还是工具的角度,都使得命题有了更广的视角、更深的内涵。再如,有一题为:在课内《春节》的原文后,选择戏曲、风筝、年画、剪纸等四个关乎传统文化的文段。学生要从这四个非连续性文本中提取并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简练的文字表达。这种主题整合的开放性、灵活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如:
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观点“民间艺术该保留”的正方,请根据以上资料写一段辩论词。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要超过150字。
二、视听入卷,考查听力
听记能力是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然而,在过去的命题传统中却一直与纸质考试无缘。福田率先在这一区域试水,从听音频答题至观看视频答题,从简单地提取信息能力考查,至整合信息、形成解释、推理评价等深层能力素养的考查,都有相关的题型设计。如: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上“√”,错的打上“×”。
(1)关于“这种天气很深圳”这句话,是指气温变化急速,不够稳定,冬季气温偏高的现象,是一种独有的“深圳特色”。 ( )
(2) 本周来深圳旅游的朋友,最好既带上长袖外套,也带上短袖衣衫。( )
(3) 这个星期,大棉被基本用不上。( )
(4)本周六您如果外出,衣物可以穿得单薄一些。 ( )
听力内容是两人关于天气的对话,选项1中的“这种天气很深圳”就是考查学生通过前后语境推断解释的能力,选项2、3、4则是考查学生通过提取信息形成解释和解决如何穿衣这一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视听题,学生不仅要听声音,还要用眼看耳听多感官参与,才能作出判斷。
三、整书考查,提升阅读力
如果说视听题的引入尚属新鲜的话,那么,将课外阅读中的整本书纳入考卷则更是惊人的创举了。福田区为此准备了两年。由全区学生教师家长推荐书目到确定必读书目全区共读,由计入附加分到计入一百分内,由考查“读了没有”到“读得怎么样”。请看下题: 读了这段话,我们知道了作者并没有认真读《水浒传》。你认为像《水浒传》之类的经典名著应当怎样读才好?请你至少列出三条阅读经典名著的建议。
此题不仅考查学生读书的内容,还考查学生读书的策略和方法。因此,这种题型对于教师的引导方向是非常明确的。教师一定要积极开展海量阅读,课外阅读课内教,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紧扣热点,赋予活力
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因此,命题的价值取向要努力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试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關注社会”,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这几年的试题中,这样的经典试题比比皆是。
1.紧抓热点。2016年12月,深圳的大街小巷仿佛一夜之间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单车。这些小橙小黄小蓝们,因为颜值高,APP随借随还,方便快捷,深受市民喜欢。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及时将这一鲜活事情巧妙地融入本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检测题中,学生愉悦地检测自己语言的积累情况,切身感悟“生活处处皆语文”。
此外,像“老人摔倒扶不扶”“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智能自动驾驶公交”等等这些社会的热点事件和话题都在福田小语试卷中及时出现,让人耳目一新。
2.贴近生活。除了社会热点事件,还有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试题出现,这些试题根植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另外,习作的题目也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内容可表达,有空间可想象,给学生提供了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比如下题:
习作:
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上学,第一次登台演讲,第一次成功,第一次失败……
伴随着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浮躁与平静、重压与轻松,每个第一次经历都是人生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请你以“第一次 (成功、失败、流泪、游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写出事情的经过和由此带来的启示。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书写规范,350字左右。
3.解决问题。请看今年的口语交际题:
寒假到了,小明姑姑一家来深圳游玩。家住福田石厦的小明接受了爸爸妈妈安排的工作——陪姑姑一家在深圳游玩。
小明首先带姑姑一家坐地铁 线到西丽湖站下,这里是小明最爱来的西丽野生动物园。下午,小明决定带姑姑一家去深圳湾公园游玩。
小明以导游身份介绍说:“我们坐地铁过去。从西丽湖站出发, ,就可以到深圳湾公园了。”
第二天,小明还要接着带姑姑一家游玩,但是小明还没有设计好旅游线路。
亲爱的同学,你觉得深圳的哪几个地方既好玩又方便乘坐地铁?请推荐给小明。
我的建议是 。
我的理由是 。
此题另配有一张深圳地铁图。为方便学生看图,福田教科院卷采用彩色印刷。然而,细读此题,发现如此高成本投入是完全值得的。地铁是深圳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此题将学生置身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通过读图、设计、比对线路、设计旅程,盘点生活经验,组织语言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提取信息、逻辑思维、推理解释、言语表达等多方面的素养就能做到一题分高下。
五、文化传承,检测感受力
课标强调,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这几年的试卷中,福田教科院准确把握了这一要义,篇目中的传统味、文化味越来越浓,考点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新颖。如视听题中多次出现“筷子的文化”“包起来的智慧”“二十四节气”,课外阅读题中选录了更多《三国演义》《红楼梦》原文和民国时期文人们带文言味的白话散文。这样的试题既是检测,也是熏陶;既能测出学生的文化内涵,也能考查学生的文化敏感力。另外,作文题中也多能既注意紧扣文化传承之弦,又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请看如下作文题:
读了汪曾祺先生所写的《胡同》,你应该对北京的胡同文化及北京的市民有了一定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深圳,一定也有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也许是莲花山公园,也许是深圳书城,也许是欢乐海岸,也许是小梅沙海洋世界,甚至是沙井的蚝、下沙的大盆菜、爱国路的印春花市,请你将题目“深圳的 ”补充完整,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
汪曾祺先生的《胡同》便是此题之前的课外阅读题选文。这样的作文题设计,既充分利用了阅读题的信息,又进一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重新审视身边这座城市的一切,同时也是爱国爱乡的情怀检测。一个平时具有文化敏感和积淀的孩子是一定能交出满意的答案的。
六、思辨评鉴,指向思维力
在当下语文课堂中,思维力的培养一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如何在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核心素养?如何在命题中突显思维能力的考查,如何以命题导向倒逼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纵观福田区的语文试卷,老师们做出了非常有效的探究。还是用试题来说话。请看下题:
1.故事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把下面内容重新排序,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争论 B.分手 C.见面 D.同行 故事发展过程应为:( )→( )→
( )→( )
2.联系上下文,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 C.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3.第3自然段[ ]中是哥哥说的话,这些话打乱了顺序,请把他的话重新排序,将序号填在下面括号中。
A.再说,就算那些话可信,但你想想,等我们走出森林,天已经黑了,我们会迷失在森林里,不容易找到那条河。
B.首先,谁晓得石头上的话是不是真的?也许它只是开个玩笑。
C.就算我们成功了,也不可能一口气跑到山顶。
D.就算游过去了,要从母熊身边抱走小熊,那也不是容易的事。
E.就算找到那条河,如果河面宽阔、水流湍急,又怎么过去呢?
哥哥说话的顺序是:( B )→( )→( )→( )→( )
4.弟弟选择相信石头上的话,以下哪一项不是他的理由?
A.他不想被认为是一个胆小的人。
B.他想证明哥哥的选择是错误的。
C.他认为要想成功,就要敢于尝试。
5.你认为哥哥和弟弟谁的人生更幸福呢?请至少列出两点理由。
选文是托尔斯泰的《两兄弟》,文章讲述两兄弟在一次游历中看到石头上一段奇怪的话,弟弟相信了,选择行动,哥哥不相信,回到村庄。弟弟经历一番风光后成了流浪汉回到家乡,两兄弟又得以快乐重逢。本文纯粹叙事,主旨比较隐晦。第1题可以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文本和概括能力;第2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推斷主旨的能力;第3题弟弟说的一长段话中,除了考查学生的语感外,更需要清晰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最后一道题探讨谁更幸福,则更具开放性,更加考查学生的思维推理与评价鉴赏能力。可以说,每次试卷中都有一道类似这样的阅读题,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新时代呼唤教育改革注入新动力,也呼唤更能观照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命题。福田区教科院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用趣味盎然又活泼灵动的试题来激活学生智慧的灵光,让他们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参与冰冷的测评,在考核时的奋笔疾书中伴随活跃的思维和会心的微笑。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景莲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8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