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可以看出兴趣在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合理恰当的游戏,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任务。本文分别从两大方面阐述了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游戏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148-01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不仅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而且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探索、内化新知识,促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我们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充分利用游戏,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
1.游戏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以下几种作用:
(1)游戏能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求知氛围
小學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而游戏,正可以顺应儿童这一心理特点,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
(2)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3)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而一般情况下,低年级学生只能连续集中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组织每名学生参与到教学游戏中,而且还可以根据内容制作一些道具,在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这样学生能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游戏可以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寻找和创造不同的思路、方法的良好学习习惯。许多研究人员都为游戏和多种不同思路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提供了大量的事例。在游戏时所用的不同思路往往就是在为某种任务或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因此,可以说游戏也是研究的最高形式。爱因斯坦曾说过:“要获得最终逻辑的概念的愿望,也就是玩一场结果不明的游戏的感情基础……”这种组合型的游戏看来就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5)游戏可以使学习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让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知识,学得轻松又愉快。
2.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目的要“明”
教学游戏是寓教育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它与一般游戏的区别在于它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游戏活动。它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一般游戏的目的只是在娱乐。因此,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应该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充分具备游戏的特征。教学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手段是“游戏”;教学为内容,游戏为形式。
(2)构思要“精”
一个好的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设计游戏要树立精品意识,满足学生喜欢惊奇、讨厌呆板的心理。所以在设计游戏时,一要注意不断地推陈出新,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中的游戏构思新点子越多,游戏过程越有新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涨。
(3)秩序要“严”
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较为完备、严密的规则。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遵守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它是游戏中控制学生认识活动和游戏进行的主要武器。教学正式通过游戏规则来引导游戏朝既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游戏规则把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组织游戏过程要完整、善始善终。
将游戏带入小学数学课堂、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但教学游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了游戏,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不同的课中,不同的游戏所运用的时机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等的情况巧妙安排,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教育新论,2009(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