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家文化”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行,在教学目标上,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对教育流程的控制而非单纯对结果的监测,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创新教育模式,开展新型教学活动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当下一种较为流行的教育模式就是对于教学氛围的把控,通过氛围打造,让学生有较好的代入感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打造“家文化”氛围的教学模式逐渐兴起,这成为了教育研究中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 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130-01
  1.基于小学数学小组建立“家文化”学习的意义和优势
  说到家,几乎所有人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家文化”正是基于家庭的一种文化教育模式,在“家文化”的氛围中,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首先是家庭成员对于家庭的无私贡献,为了家庭的强大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的奉献精神,然后是家庭交流的高效性,在平等的基础上,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就是家庭的独立性,每个家庭内部按照自己的发展模式进行,不会受到其它家庭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交流优势和稳定优势。而当下,有一种较为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方法,从运作关系上来看,它具有较好的“家文化”的关系雏形,小组分组人数本身可变,组员与组员之间平等交流,小组和小组之间独立运作的模式较好地契合了“家文化”的基本交流环境。因此在小组本身的特点上展开对“家文化”交流环境的打造,可以进一步提升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加组员之间的交流效率,实现和谐课堂的打造。
  在小学数学活动小组的学习中推行“家文化”环境氛围的打造,对于新型高效课堂的实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符合当下社会提出的新课堂的要求,再有基于当下学生基本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现状,通过“家文化”课堂氛围的打造,可以很好地弥补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尤其是手足关系上的缺失,所以说打造“家文化”的分组学习的课堂,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知识学习,还从感情上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
  2.在当下小学数学课程上推行“家文化”的难点所在
  (1)经验不足、缺乏指导。在教育中推行“家文化”的概念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概念性课题,在具体的推行上还非常缺乏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经验支持,在大框架下要展开相关的教育工作还存在较大的细节上的实施难题,如何从教育角度理解“家文化”的理念,如何将其融合到现代教育中,如何把握其融合的“度”都是面临的问题所在,所以要在小组合作教育中具体推行“家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正确把握概念。从小学生本身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对于外界新知识新概念的接受能力还十分薄弱,所以对于“家文化”的理解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具体的课堂开展中,哪些是符合“家文化”需求的做法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主体对于教学本身的认知难题更加让“家文化”在教育领域中推行难度加大。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认识学习“时、分、秒”,学生不容易联系到生活实际,无法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关系,以及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转化和过渡,这和家庭的教育与引导有很大关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是引导他们愉快生活和学习的基础。
  (3)数学课程本身偏向逻辑,交流难度较大.从数学课程本身的思维方式来看,它是一门偏向于逻辑的学科,这不太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其本身的表述难度较大,偏逻辑的课程特点让其与文化为思想主体的“家文化”存在较大的沟壑,加强两者联系的难度偏大,这让“家文化”在数学活动中的推行远大于其它学科。
  3.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家文化”中的运用
  (1)加强小组合作,注重构件知识体系,实现“家文化”与数学课程整体的融合。如果考虑在数学的逻辑思想中融入偏文化性质的“家文化”,那么其难度自然较大,但是如果考虑构建数学体系知识,在数学体系知识中融入“家文化”的概念,那么这在推行上难度自然要相对较低。在具体的推行上,教师可以先在备课时完成相关的分组设计和教学流程设计,在分组上,注重小组整体之间的实力均衡性和学生的交流效率,在教学流程设计上,结合小学课本本身的多概念性特点从知识概念交流的角度加强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
  (2)注重对小组学生之间关系的把控,搭建更和谐的数学交流环境。“家文化”在数学小组中的应用目的应该是打造和谐有序的交流环境,实现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的高效性,因此积极对数学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情况做出评价和微调,这符合“家文化”高效和谐基本的教育理念。
  在进行数学小组教学交流时,教师要善于加入到学生的交流小組中,了解学生的交流难题,比如对于某一个概念性的问题难以达成一致理解,教师要善于发觉其中的根源所在,比如是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好存在一定的排斥降低了交流效率还是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有较大出入,让理解本身就不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以上问题,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关系协调或者小组成员之间的微调来完成高效小组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推行和谐有序的“家文化”小组构建就会更加轻松。
  (3)总结经验,及时交流反思.根据当下我国的数学课程的“家文化”的应用经验和理论支持还存在不足的问题,教育工作者之间总结经验,相互扶持交流,建立更完善的理论体系,这对于教育界整体水平的提升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加强相关支持体系的建立,比如建设课堂经验交流平台,为教师之间提供更便捷有效的交流手段,这些措施可保证在后续的数学课堂中“家文化”的应用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韦廷彦. 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B版,2013,(8):21-22.
  [2]李菊花.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一代(下半月),2012,(5):172.
  [3]彭明会.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4,(12):296-296.
  [4]马学林. 漫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14-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