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城市的机动化,停车难早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通病。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的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并以停车方式选择模型中的Logit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博弈关系模型为重点,阐述了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的模型研究。最后对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停车选择行为;停车费率;Logit模型;停车诱导系统
  1 引言
  停车问题日趋成为困扰大中小城市的交通难题。城市中心泊位占用率过高,而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足,导致这一供需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大问题,人们总结出三类措施:一是扩大停车设施的供给;二是进行交通需求管理;三是改善现有设施的利用效率,如停车诱导系统(PGIS)的运用。研究停车问题的首要是对特定区域的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特征进行分析。
  2 停车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收入水平、停车信息、停车费用[1][2]、出行时间、费用支付者[3]、下车步行时间、返车疏散时间、泊位搜索时间等[4][5]。根据其性质可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即个人基本特征和出行特征。停车者的停车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是停车管理与政策优化的基础。
  3 国内外理论研究历程
  交通选择行为的理论研究,最初借用了经济学消费者理论对行为效用的分析。而在这一经典理论中,仅对商品或服务考虑了数量问题,没有考虑商品或服务的属性,同时对于消费者也仅仅是考虑了预算的约束。因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被发展深化,有了消费者理论拓展(Extension of Consumer Theory)[13],并不断深化发展。
  4 停车方式选择行为模型研究
  非集计理论是停车行为甚至出行行为的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在对停车方式选择影响研究中,许多学者利用Logit模型或Probit模型,包括二元Logistic模型、多项式Logit模型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停车选择行为模型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学者们主要通过访谈、观测和交易数据等方式获取停车数据,据此利用数学规划、离散选择模型、线性规划、平均定价法、博弈论、弹性分析和构建新模型]对停车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停车行为模型的研究主要可以划分为静态确定型交通网络模型和动态网络模型。Dell’Olio等以西班牙某小镇停车行为的SP数据为样本,建立包含随机范围变量的MNL模型,据此计算停车者对于减少到目的地车位搜寻时间的支付意愿;Hunt则使用巢式Logit模型对停车方式和位置进行了建模。Hess和Polak通过收集英国多个城市中心区位的SP数据,建立一种混合Logit模型(MMNL),分析结果显示偏好的异质性是影响停车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多重实质性因素如车位距离、搜寻时间、疏散时间和潜在违法停车罚款等因素。
  198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停车选择模型,用来描述停车选择行为,如效用模型、最优模型、分布模型、分配模型等,这些模型普遍以驾驶员可以获得完整的停车信息为前提,并且没有考虑PGIS对停车选择的影响。1990年代,开展了关于停车信息诱导下的停车选择和信息显示优化的研究,对PGIS实施对停车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建立了停车选择模型。在后续的研究逐步中考虑诱导信息对个体的异质性,逐步建立起基于出行者对旅行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道路路段和停车设施的承载能力约束以及道路网络的需求弹性等能力约束下的停车行为模型、基于一定误差的停车通道时间信息可得情况下的停车选择模型等。而对动态停车行为选择模型的研究相对薄弱,主要是基于道路供给和交通需求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研究随机动态交通网络中出行者的停车行为,建立停车行为模型。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提出了一些新颖的停车选择模型,如基于智能体的选择模型等。中国针对停车行为选择模型的研究时间较短,但也有一些有特色的成果,如周智勇]的约束型多目标停车选择模型等,但是其局限性在于很少考虑交通状况的时变性和随机性。Guo等提出的静态游戏理论模型和动态非累积容量模型,考虑了驾驶人个体心理差异的不确定性,从而突破了停车选择都是理性决策的假设。Caicedo等提出了一种预测短时有效泊位方法,其对智能停车预约(IPR)系统和停车行为选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已有研究在停车方式选择行为分析和预测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在停车方式选择影响因素方面大多局限于停车时长和费率结构等研究,对其他因素如停车心理、出行目的和容量限制等纵向研究较少。单一的Logit模型很难描述出其动态变化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动态变化行为。现有模型选取的各因素对停车方式选择的影响结论主要表现在参数估计值、弹性和支付意愿等,已有一部分学者在研究停车问题时开始应用离散选择模型,但仍较少运用于路內外停车定价问题。
  本文对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交通选择行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消费者理论,简要介绍了经历多个发展阶段至今的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研究理论。在机动车快速增长和城市用地资源日益匮乏的交通发展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将停车交通管理政策措施与综合交通协调发展相结合,包括停车行为选择与出行方式选择的调控、停车收费管理与区域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的协调、停车供给策略与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的协调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均是停车方式选择行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秦焕美,关宏志,殷焕焕.停车收费价格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居民小汽车、公交、出租车选择行为为例[J].土木工程学报,2008,41(8):93-98.
  [2]姚胜永,李艳敏.城市中心商务区停车收费与停车行为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37(5):110-114.
  [3]包丹文,邓卫,顾仕珲.停车收费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3):80-85.
  [4]刘兰辉.大城市商业区停车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3.
  [5]BONSALL P,PALMER I.Modeling Drivers’ Car Parking Behavior Using Data from a Travel Choice Simulator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2004,38(12):321-3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0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