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桂林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经验总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环节。桂林市2014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五注重,五创新”开展工作。基于此,针对桂林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取得的良好效果行分析,提出一些有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质量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49
  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解决“谁来种地”的重大问题。只有加快建立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1]。2014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来,桂林市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推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的战略任务来抓,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 013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资格3 554名,其中初级农民3 062人,中级农民399人,高级农民93人。经过系统化培训的职业农民,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创业意识有了明显加强,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带动了一大批农民的发展和成长。在具体工作推进中,主要做到了“五个注重、五个创新”。
  1 五个注重
  1.1 注重与党委、政府沟通,获得支持
  桂林市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项目开展的作用、意义,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项目县区都成立了由县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畜牧、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有效提高了项目实施的知晓率,加强了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各县根据实际制订了实施方案,县政府或县农业局与财政部门联合发文,保证了工作顺利推进[2]。
  1.2 注重前期准备,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下达一般是在每年的7月以后,培训的任务都集中在下半年,时间紧任务重。对此,在任务下达前做好细致的调研,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整理好,能解决的马上解决,解决不了的通过与领导逐个研究解决方案,把项目开展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好,确保按时、按质、按量、按要求完成任务。
  1.3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1)鼓励农广系统的干部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学中干、干中学,努力打造具有“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双肩挑”的“双师型”干部队伍。同时,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组织全市型职业农民业务骨干更高级的学府培训。2)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人才对路、专业对口、质量较高、数量够用”的原则,合理确定兼职老师的需求和专业结构,聘请专家教授、农村土专家等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立涵盖农、林、水、机、畜、菜等方面的专家导师团,有效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到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
  1.4 注重遴选,确保学员质量
  目前,由于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不到位,多数农民对参加培训的认识不足,自愿参加培训的人员不多,给培训学员遴选增加了不少困难。但各县区没有因此而降低标准,而是改变招生策略:资源县通过丹霞资源微信平台、微信朋友圈、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龙胜县采用进村发宣传资料、面对面政策讲解宣传、召开培训会等方式;兴安县列出全县的种养大户名单,对每位进行分析、筛选,再到每一户农民家中动员,从而既完成了任务,又保证了学员的质量。同时,各县区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发布信息,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目的、意义、政策,极大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知名度和认知度,使当地群众提高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认知,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1.5 注重树典型,加大宣传推广
  按照“成功案例可复制,典型突出可推广”的要求,通过宣传优秀学员、真实案例启发受训职业农民。2017年,把种田致富的种粮大王唐新全创富带富故事推荐到农业部,在全国作为典型致富带头人进行宣传,推荐肖卷忠等13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为广西百佳新型职业农民,推荐石志辉等3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为“全国十佳农民候选人,尽最大可能“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2 五个创新
  2.1 创新培训内容
  桂林市按照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的要求,根据农民需求,以水果和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为主,以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业知识等为重点,细化培训专业。为了适应桂林产业特色,各县区重点开展沙糖柑栽培技术的培训,例如,荔浦市、永福县、平乐县这几年重点开展沙糖柑班让沙糖柑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在培训教材的选择上,各县区加强了培训教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选择了科学、权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材。
  2.2 创新培训方式
  1)在培训方式上结合当地产业,采取“农民点菜、专家下厨”菜单式培训,根据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农民什么时间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就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针对性的“点对点”培训,注重受训人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启发性思维,让农民学员在学中干、干中学,变散点式零星培训为线性系统培训,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2)带领学员走出去,利用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让学员直接感受到其他优秀企业的成果。2017年,灵川县通过组织学员参观第13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直观感受到别人成功的成果,给学员带来了全新体验,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动力,让学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3 创新培训手段
  1)利用示范基地结合农民田间学校现场办班。充分利用现有的优秀合作社、科研院所示范基地,结合农民田间学校进行灵活办学,必要时还深入乡、村等基层进行现场办班。2)结合精准扶贫开办培训班。3)开展院校合作,如通过与桂林农学、柳州牧校、梧州农校等有经验的机构合作,签订培训协议,落实相关责任与任务,确保培育工作有效开展和高效运行。
  2.4 创新监管机制
  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顺利、高效、长效实施,各县区在管理上切实抓好“二个强化”。1)强化认定管理。每年都对参加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按照初、中、高三级分级认定,认定结果统一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数据库,4年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 946人,其中生产经营型7 396人,专业技能型150人,专业服务型400人,共认定5 924人,其中初级5 264人,中级572人,高级88人;打造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强化扶持奖励。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基于一定的扶持奖励政策,如龙胜县对认定后的学员跟踪服务给予300元/人的生产物质补助。
  2.5 创新服务模式
  各项目县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跟踪服务工作方案,组织本县专家、教师和培训机构的专家,为学员做好政策咨询和技术帮扶,对接创业扶持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引导学员成立协会、联合会、联盟等组织,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抱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劭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乡村振兴战略[J].当代继续教育,2019,37(1):47-53.
  [2] 呂柏.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11,226.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