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给作文涂上明丽的色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诗歌导读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诗句赏析
  《咏鹅》 两句中“白”“绿”“红”三种颜色写出了洁白如雪的羽毛、碧绿清澈的湖水、红润的双蹼;色彩搭配非常和谐;《赠刘景文》诗句中“黄”“绿”写出了秋末冬初的特定时节橙子、橘子特有的颜色;杜甫的两句诗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白居易的“红胜火”“绿如蓝”更是把江南描摹得如同一幅画。正是这些绚丽色彩的运用,这些诗词才使人久吟不忘。
  技法出场
  色彩,本来只能通过视觉来辨别;语言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以色彩来描绘客观事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绘,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逼真明晰的视觉形象,使人产生联想,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像上面的诗词那样,通过文字为描绘的事物涂上和谐、亮丽的色彩的写法,叫作敷彩着色法。
  精彩片段
  A.远远望去,花坛里五颜六色,色彩繁多,红里包含了淡红、银红、大红、粉红,黄里蕴含了柠檬黄、金黄、淡黄、橘黄,绿中还藏着淡绿、翠绿、孔雀绿……犹如大自然不小心打翻了颜料桶,看得人目不暇接。走近一看,红的是挺拔的串串红,黄的是芬芳的菊,绿的是一些低矮的树木,在太阳的照射下,绽放出不同的色彩。深深一吸,一股大自然的香气钻入了鼻翼,只觉整颗心都沾染上了香味。
  B.一只美丽的孔雀在翠绿色的草地上缓缓走来,它高傲地挺着修长的脖子,形成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胸脯上深蓝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背上的羽毛大都为咖啡棕,其中还掺杂着一些碧绿色的羽丝,根根发亮,看起来十分鲜艳。在旁边的另一只孔雀则优雅地张开了它那美丽动人的尾巴。它尾巴上的羽毛很修长,也是柔软的棕色,上面还镶嵌着一颗颗内绿外蓝的“宝石”,折射出熠熠光芒,显得十分高贵。
  C.扭秧歌的老奶奶头戴一顶五彩的小丑帽,粗黑的眉毛下,一双眼睛虽小而有神,高高的鼻梁上打着白色,最突出的是脸颊上涂着两坨大红的胭脂,脸上还点着一颗粗黑的媒婆痣,一看就十分滑稽。她右手摇着大蒲扇,左手拿着镀金的大烟斗,穿一件镶着蓝边的玫红色大褂。走路一扭一扭的,让人发笑。
  D.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技法揭秘
  从上面的片段,我们可以知道敷彩着色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1.能使纸上的景物逼真如画。如片段A就运用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花坛的画面。
  2.能形象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如片段B中“深蓝色”“咖啡棕”“碧綠色”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形象地表现了孔雀各个部位的外貌特征。
  3.能刻画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如片段C中“五彩”“粗黑”“白色”“大红”等词语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滑稽、幽默、乐观的老奶奶的形象。
  上面的诗句及精彩片段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设色之妙的因素占据了七八成。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种技法呢?
  1.根据描写对象和写作的需要精选色彩。上面的片段无不巧遣色彩,来描绘写作对象特征。
  2.写好色彩的变化。如片段D中“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等词语就写出了天空中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3.着色可以和一定的修辞手法配合使用。如片段A中的比喻句 “犹如大自然不小心打翻了颜料桶”就形象写出了花坛色彩多、色彩鲜艳的特点;片段B中“上面还镶嵌着一颗颗内绿外蓝的宝石”的比喻句则形象地表现了孔雀尾巴上的羽毛的特点。
  4.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世界上不仅仅是七色的,或者五光十色的,而是有数不清的颜色。拿绿色来说,该有多少种呢?“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那深绿的叶子“在太阳下闪着夺目的光”,月光下“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绿”乍一看只是一种普通的颜色,仔细写来却有:翠绿、娇绿、碧绿、暗绿、墨绿、浓绿、残绿、冷绿、闪闪的绿、油油的绿、泛红的绿、神奇的绿、醉人的绿;绿油油、绿蒙蒙、绿闪闪;绿得逼你的眼、绿得耀眼、绿得发亮、绿得叫人心头发痒。
  下面的颜色也需要我们仔细辨别,合理运用:
  比喻色:杏黄、梨黄、桃红、火红、枣红、米黄、天蓝
  混合色:粉红、黑紫、黄绿、白里透红、粉中带紫
  程度色:青绿、深蓝、嫩黄、嫩绿、翠绿、深绿、淡紫
  综合色:五颜六色、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绿水青山、五光十色
  牛刀小试
  同学们,春天来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富有色彩了,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儿?请你试着运用上面所学的技法,描绘一下那个地方的景色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024.htm